李健康 單蕊蕊
摘 要:與公辦學校相比,民辦高校學生違紀現(xiàn)象較為嚴重,違紀行為日益增多,本文通過對商丘工學院學生違紀行為進行分析,探討違紀行為產生的原因,并就預防和減少民辦高校學生違紀行為,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民辦高校;違紀行為;成因及對策
大學生違紀問題是高等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一直以來,受到教育主管部門、高等學生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特別是民辦高校,對學生的違紀現(xiàn)象尤為重視。隨著民辦高校生源數量的不斷增加和學生學歷層次的增多,學生管理工作不斷面臨新的挑戰(zhàn)。近年來,大學生中違紀、違規(guī)、違法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嚴重違紀現(xiàn)象呈上升趨勢,所以,大學生違紀現(xiàn)象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雖然這些現(xiàn)象只發(fā)生在極少部分學生身上,但其行為卻對周圍學生產生了不良影響,甚至對社會構成了一定危害。對此,如何避免學生違紀違法行為的發(fā)生,如何合理的、恰當的處理和教育引導違紀學生認識錯誤、轉變觀念和思想,促使其轉化,并從源頭上大力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已經成為當下學生管理工作者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任務。
一、學生違紀行為的定義
學生違紀主要指其行為在沒有智力遲滯和精神失控癥狀的情況下與其所處的社會情境及社會評價相違背,其狀態(tài)顯著異于常態(tài),并且妨礙他人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
二、學生違紀行為的分類
從2015年到2018年,商丘工學院學生共違紀1945次。各類違紀所占比例為,課堂占21.44%,吸煙為19.53%,男女交往失度占19.12%,使用大功率電器占11.5%,宿舍占9.88%,其他占17.56%。
通過以上數據可將學生違紀行為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學習型違紀,如遲到、曠課、早退、課堂不學習、考試作弊等;二是生活型違紀,如晚出、晚歸、不歸、抽煙、酗酒、斗毆、大功率電器、翻墻等;三是戀愛型違紀,如戀愛觀不正確或戀愛方式不當而造成對方受傷害的違紀事件等;四是心理型違紀,主要指心理人格障礙、情緒行為失常及在病態(tài)行為驅使下發(fā)生的違紀行為。
三、學生違紀行為產生的原因
出現(xiàn)這么多違紀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學生違紀現(xiàn)象不是一促而就的,它的形成受到自身素質、家庭教育、學校管理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一)社會因素
受社會不良因素和腐朽思想的影響,在現(xiàn)實社會中,市場經濟的一些負面因素,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自由主義、江湖義氣等腐朽思想依然存在,并深刻影響著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青少年。這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往往通過網絡傳播、文化滲透、金錢誘惑等方式腐蝕著那些道德防線脆弱的青年學生的靈魂。
(二)學校因素
中學教育,特別是高中教育,只注重分數而忽視了素質教育,只注重成績好的學生培養(yǎng),而忽視差等生的教育,將其放任自流,疏于管理,使得這部分學生紀律散漫,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無目標、無追求,無理想、無抱負。這無疑給大學期間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
(三)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對于95后,甚至00后的大學生,他們家庭成長的環(huán)境多為隔代教育,這在無意中形成了教育缺失,老一輩疼愛、甚至溺愛孩子,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培養(yǎng),很多家長一味的在金錢上面彌補孩子,卻不注重對他們心靈上的關愛,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不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自身因素
有些大學生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導致內心空虛和精神支柱缺失。高考過后,放松了對自身的要求,自律意識淡薄,于是滋生了不求進取、貪圖享樂的思想意識。還有的學生自私虛榮,缺乏責任感和感恩意識。大學生在中學一般都是佼佼者,考上大學,更是得到社會各方面的贊賞,一些同學在這種鮮花和掌聲的包圍下,自我評價的天平便開始傾斜,逐步產生了過分的自我肯定和嚴重的虛榮心。還有部分學生篤信:“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卑褜W習當兒戲,違反學校有關學習的相關管理規(guī)定,這也是學習性違紀居高不下的原因。
四、對學生違紀行為的教育防范對策
通過對違紀學生情況的分析,筆者找到了違紀學生的原因所在,那么如何教育防范大學生違紀行為的發(fā)生,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這直接關系到高校優(yōu)良學風的創(chuàng)建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要想做到減少學生違紀現(xiàn)象的發(fā)生,學校首先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如何預防學生違紀
1.加強新生的養(yǎng)成教育
根據上文數據分析的結果不難看出,大學生違紀居高不下的原因就在于新生養(yǎng)成教育的缺失。學校每年開展的“明德修身月”活動,就是在抓學生的養(yǎng)成,“五種習慣、兩種意識”教育就是為了讓大一新生養(yǎng)成文明自律的習慣。我校學生違紀行為隨著年級的增長而呈現(xiàn)出的下降趨勢,說明學校在大學生養(yǎng)成教育方面的成效較為明顯,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2.認真落實學業(yè)預警警示制度和違紀預警
學業(yè)預警是減少學生學習型違紀重要措施之一。我校每年開學之初,會針對所有在校生,特別是大一新生,進行一次學業(yè)預警的宣導,以此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順利完成學業(yè),減少上課遲到、早退和曠課現(xiàn)象的發(fā)生,避免學生在考試中弄虛作假、作弊等行為。
3.嚴格落實班導師制度,促進良好學風的養(yǎng)成
良好的班風、學風是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的前提和基礎。學校每年開展“優(yōu)良學風建設月”活動,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風。在加強學風建設方面,開展“一查,二進,三對照”制度,“一查”即堅持每天上課前一檢查,“二進”即領導進課堂、輔導員進課堂,“三對照”即輔導員檢查記錄、學習委員登記記錄和任課老師登記記錄相互對照,這樣有效避免了學生上課遲到早退和曠課現(xiàn)象的發(fā)生,切實有效地促進了良好學風的養(yǎng)成,有力避免了學生學習類違紀行為的發(fā)生。
4.加強校紀校規(guī)和法制教育
學生對校紀校規(guī)的充分認識和正確理解,是大學生守紀的基礎。學校每年會對大一新生開展《學生必讀》測試,就是為了讓新生更好地掌握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避免違紀行為的發(fā)生。學校還會利用特殊日子和關鍵時期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法紀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法紀觀念,讓學生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用法律的準繩約束自己的行為,也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觀念,學會做人和做事,呈現(xiàn)出大學生應有的進取風貌。
(二)如何教育引導違紀學生
1.要處分
對待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學生,學校要視其情節(jié)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對于違法的學生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不能姑息,以防后患。處分是在教育本人的同時,也在警示其他學生,避免更多違紀行為的發(fā)生。
2.要教育
通常情況下,違紀學生在受到處分后,一般都能馬上認識到錯誤,會感到追悔莫及,有強烈改正錯誤的愿望。此時,教師應在平等相處、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循循善誘,耐心細致地啟發(fā)他們認識自我,約束自我,使他們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努力進取。
3.要關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曾被認為不值一愛的學生身上確實存在著可愛的因素,存在可喜的苗頭?!彼詫Υ`紀學生,教師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觀察他們,不能冷落、歧視他們,而要從多方面關心他們,要理解學生違紀后的痛苦心情和進步愿望,使之感受到溫暖,激發(fā)其進取的熱情。只要教師的方法得當,違紀學生將會轉化成為學校建設的中堅力量。
針對違紀的學生,教師要始終做到“三個一”,即一個安靜的場所、一杯開水和一個小時推心置腹的交談。安靜的場所是顧及學生的羞恥感,一杯開水是為了拉近學生的距離,一個小時的談話是為了打開學生的心扉。
4.對違紀學生進行體驗教育,增強他們的責任感
違紀學生的責任感相對比較弱,思想也較保守和封閉,缺乏為人處世的經驗,但是情感較豐富,容易被調動。針對這一點,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體驗教育,利用實踐活動機遇,開展社區(qū)服務活動,讓學生到敬老院開展義務活動,到特殊教育中心開展體驗活動,到企業(yè)參觀學習體驗生活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
5.重視加強和家長的聯(lián)系
學生違紀后,學校要及時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形成家校合力,教育、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需要注意的是學校和家長聯(lián)系,只是希望家長和學校進行必要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而不是向家長告狀,必須提醒家長不能過分責怪學生,否則會適得其反。
6.開展違紀學生心理援助,減輕學生心理壓力
學校要以預防為主,以教育為基,以人才培養(yǎng)為根本,開展紀律教育,盡快構建大學生違紀預防體系,構建起社會防線、校園防線和家庭防線。對違紀大學生首先要從三個方面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強化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二是強化道德觀教育;三是強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防他們再次違紀。有效地預防學生和合理恰當地教育引導違紀學生,是擺在每個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問題。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其不良行為方式,才是真正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