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語/大連醫(yī)科大學
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已經應用的人們生活以及生產的方方面面,并且網民數量呈現(xiàn)日益增加的情況,“網絡成癮”這個詞逐漸被我們熟悉和關注,它是一種新型成癮形式。目前,我國對網癮的一些情況尚沒有明確的結論,如,網癮的形成因素、定義、治療方式等。1994年美國醫(yī)生Ivan K.Goldberg第一次提出“網絡成癮”。隨后美國博士Young對“網絡成癮”的具體概念開展了深入的探究。一些研究工作人員認為“網絡成癮”實際上是過度的依靠、依賴互聯(lián)網,具體可以分為多種表現(xiàn)方式,如,網絡消費購物的知足感成癮、在虛擬世界得到尊重感成癮、熱切希望構建平等關系的訴求成癮等。
根據大學生上網目的調查得出,一些大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玩網絡游戲,占的比列將近半數。大學生的一些心理想法能夠通過網絡有效得到有效的釋放,如,宣泄、競爭等。網絡成癮的大學生在網絡游戲里耗費了資金、時間等,希望在虛擬的世界展現(xiàn)自身的價值,他們處于享受、快樂、廢寢忘食的狀態(tài)。
大學生利用網絡聊天能夠認識更多的朋友,并且這些朋友五湖四海,來自四面八方,認為是比較有趣的交往形式,從而現(xiàn)實正常朋友交往逐漸被這種虛擬網絡交往所替代。這些網絡成癮的大學生通常是性格比較內向、孤僻,在生活和學習中不善于交際,但網絡的隱匿性正好符合這些學生的情況以及心理特點,這些學生能夠在虛擬網絡中袒露自己的心里所想、所感。
我國和一些發(fā)達國家相比,如,美國等,性教育方面內容涉及的較少,導致一些大學生性心理發(fā)展不是很成熟,平時接觸性相關知識很少,因此對性方面充分一種好奇感、神秘感。因此,一些不良網站正是抓住大學的心理,誘惑大學生觀看色情網站,而大學生自我抵抗能力很低,陷入其中不能擺脫。這些大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手段沉迷在網絡色情中,如,色情聊天、色情視頻、色情文字等,從而使網絡色情成癮的大學生很難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這些大學生特別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是一名技術高超的計算機程序設計工作人員,對計算機相關知識充滿濃厚的熱情,喜歡鉆研于計算機程序,特別是研究黑客技術。這些程序性網絡成癮的大學生特別喜歡創(chuàng)設個人網頁等,在虛擬網絡中暢通無阻,并且以破壞他人網站、識破他人密碼為一種享受,有很大的成就感,絲毫沒有一點負罪感。
網絡信息收集成癮的大學生總是喜歡在網絡上下載以及網上到處搜查和學習以及生活不相干的數據信息。
這些網絡成癮的大學生不能夠控制的在網絡中拍賣、Shopping以及參與一些互聯(lián)網的討論活動等。
現(xiàn)代化社會中大學生壓力越來越大,他們熱切希望能夠發(fā)泄、釋放心中的壓力。而網絡正好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具有一定的隨意性、虛擬性,成為大學生能夠利用的工具,可以在網絡中釋放自己的情緒、逃避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等,成為當代大學生網絡成癮的一種因素。并且當代大學生深深被網絡的一些特性所吸引,如,開放性、科技型、自由性等。
當代大學生網絡成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自身的個性心理特點。大學生的人格特點具有多樣化,如,紀律性較差、期望成功、性格內向、認知水平不高、管束能力等,都與大學生網絡成癮有著直接的關系?,F(xiàn)在社會非常復雜,而大學生一般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缺乏自我約束和管控能力等,不能很好的面對以及應對比較復雜的社會,不能分辨是非對錯,并且自我保護觀念較弱。
大學生受到的壓迫來自多個方面,如,家庭、社會、學校等,一些大學生迫于這些壓迫只能被“逼”走向虛擬網絡,因為這些大學生通過網絡能夠逃避現(xiàn)實壓迫,從而使這些大學生慢慢變?yōu)橐幻W絡成癮的大學生。以前的教育觀念落后,大學生一度成為“寵兒”,而隨著教育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高等院校規(guī)模逐漸擴大,大學生日益增加,大學生不再是“寵兒”,但是網絡能夠迎合大學生的心理需求。首先,大學生通過網絡能夠顯露出自我。其次,大學生通過網絡世界能夠發(fā)揮自身的價值,獲得心理滿足感,從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高校要加強大學生的網絡教育工作,使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網絡對自身的作用。大學生能夠科學合理的使用網絡信息資源,能夠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健康的資源。此外,要想有效的抑制大學生網絡成癮,加強大學生的心理輔導有著重要的預防作用。使大學生的思想逐漸變的健康、積極,宣傳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用傳統(tǒng)文化思想武裝大學生,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不斷提升篩選能力、批判能力,從而能夠科學、規(guī)范的使用網絡。
現(xiàn)代的大學生,不但要懂得、學會選擇自身熱愛的活動,而且要懂得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夠坦然面對學習以及生活中的困難。大學生在學習方面,要給自身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案,并且要學會讀書、善于讀書,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降低網絡的吸引力;大學生在生活方面,要有充足的睡、合理飲食。除此之外,要善于交流,多結合志同道合的朋友,取長補短,使生活充滿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大學生在娛樂方面,要發(fā)掘自身的愛好,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從而心理、精神上找到寄托。
大學周圍通常會有一些的網吧,從而為大學生提供了上網的條件,但是不可規(guī)避會有不良經營人員抓住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在網絡上發(fā)布一些視頻,如,賭博、色情等,從而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大力度管控這些網絡信息,凈化網絡環(huán)境,并且嚴格查處不法網站,如,賭博、色情、暴力等,對一些公共網絡場所要制定嚴格的網絡管理制度,結合法律法規(guī)開展全面的治理工作。
高校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引導大學生按照正規(guī)途徑合理的使用網絡。引導的途徑可以有很多種,如,網絡知識競賽,宣傳網絡知識等,從多層面、多角度呈現(xiàn)一些健康的網絡世界,從而構建健康的校園氛圍,多舉辦一些多樣化的科學活動以文化活動,并在其中融入一些知識性、思想性的內容,從而使大學生形成高貴的人格,不斷提升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情感得到升華,進而大學生在無形之中不再依賴網絡、依戀網絡,在健康融洽的氛圍中茁壯成長。
總體來說,網絡成癮已上升為社會問題,是現(xiàn)階段重點研究的對象。因此要積極研究解決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手段,如加強大學生的網絡教育、提升大學生自我管控能力、凈化網絡環(huán)境、構建健康的校園氛圍等,從而使大學生不再沉迷于網絡、依賴網絡,能夠正確使用網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大學生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