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靈武
[摘 ? 要]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的思維能力,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師十分重視的問題,它不僅直接影響學生語文水平的發(fā)展,還關系到素質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落實問題。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開啟學生的思維出發(fā),積極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其思維能力,還要舉辦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并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文章結合當前語文教學現(xiàn)狀,就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做簡要分析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思維能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25-0018-02
思維能力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主體學習地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在實踐和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
一、更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科學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教師以身作則,摒棄傳統(tǒng)的“強行灌入式”的教學理念,利用有效教學策略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思維方式。首先,教師要改善傳統(tǒng)教學理念,積極學習新知識,充分借鑒新穎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專業(yè)知識水平,同時,要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和相關培訓活動,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維能力。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積極交流,展開討論,并充分尊重學生的觀點。對于樂于回答問題和善于思辨的學生,教師要通過提示語對他們展開思維引導,并給他們滲透新穎的思維方式。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活動,通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來開闊其思維。如教師在給學生推薦《名人傳》時,可以故事中主人公的悲慘經歷以及最后的成就來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在學生興趣高昂時,教師再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了解貝多芬是如何在失聰后還能指揮音樂表演,托爾斯泰又是以怎樣的心境和思維來創(chuàng)作小說的,必要時可讓學生進行仿寫,通過分析和仿寫,學生能對科學的思維方式有進一步的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造意識,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有莫大的幫助。
二、進行課堂互動,啟發(fā)學生思考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在教學中引入共同討論和小組學習,以促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對問題展開相關討論。首先,教師要給學生多留一些課堂時間,引導學生針對某個問題展開討論,通過適當地引導,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其能夠真正發(fā)散思維,從而打破常規(guī),得到突破。其次,教師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改變學生僵化的思維,讓學生克服思維定式的干擾。對此,教師在上課時要引導學生對主題進行合理的聯(lián)想,構建正確、合適的場景,并使其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教師在講課時也要根據文章內容來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課堂互動,啟發(fā)學生思考,使學生能深入文章,體會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情感。如在講授《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完后,可以讓學生從語言、心理描寫中感知人物形象,在學生大概了解文章內容后,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并結合生活中人們的虛榮心展開分析。最后,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進行總結,以幫助其構建大致的知識結構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互動,誘使學生展開想象,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使其進一步發(fā)散思維,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刺激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想科學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還應該積極創(chuàng)造良好的思維環(huán)境。一方面,教師要營造一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能夠自由交流的學習氣氛,構建師生雙向交流的平臺,使學生感到自由、和諧,從而愿意發(fā)言和講話。同時教師要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認真思索,相互交流,產生思維碰撞,從而摩擦出新的火花。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分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鼓勵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心得,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由于初中生好奇心重,經常有大膽和別出心裁的想象,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初中生的這一特點,引導他們提問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依據其見解和學生進行討論,幫助學生彌補認知上的不足并學習到具體的思維方法。同時,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提供有意思的論題,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如在講授《愛蓮說》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說”這種文體,理解體會文章以花喻人的寫作手法,分析文章中所使用的多種修辭手法,還要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如“出淤泥而不染”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到底哪一個更有道理,請說出具體的理由。教師也可以舉辦辯論賽,通過辯論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及時反應能力。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討論環(huán)境,以刺激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利用思維導圖,開闊學生的思維
學生要想學好課文,就必須把文章的脈絡和主線弄清楚,因此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對文章主線進行梳理,以方便學生進行學習和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思維探索過程。教師可以通過樹狀圖或思維導圖把文章內容展示出來,然后指導學生該如何去解析文章、了解文章內涵等。同時教師可結合課堂內容布置一些課后作業(yè),讓學生自主設計和文章內容有關的思維導圖,這既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其觀察力。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教師可從題目入手,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百草園”的部分和描寫“三味書屋”的部分,并引導學生對這些描寫進行分析。在學生大致了解后,再帶著學生分別學習每段的具體內容,如“百草園”中的景物有哪些,作者是通過什么修辭手法來描述景物的,分別體現(xiàn)了作者對“百草園”的什么態(tài)度和情感等,以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讓學生了解文章主旨。最后教師再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總結文章,以進一步開闊其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運用思維導圖,不僅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還能教會其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方法。
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學生不斷的努力。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對于思維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其溫故而知新,利用有效教學措施發(fā)展其思維能力,并培養(yǎng)其個性思維,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同時有效帶動班級整體的進步,從而使學生能夠得到均衡發(fā)展。
[ ? 參 ? 考 ? 文 ? 獻 ? ]
[1] ?姜澤美.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亞太教育,2015(4):60.
[2] ?謝新標.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初探[J].考試周刊,2018(26):53.
[3] ?韓鋒.淺析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J].課外語文,2018(10):184.
(責任編輯 農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