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芳
摘 要:就小學生的身心與思想發(fā)育現狀來講,要想使其全身心積極、主動的投入教學,必須要使其首先對學習產生主觀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最終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所以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應當不斷探索、改進和優(yōu)化教學方法,注重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本文從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出發(fā),首先就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然后探討了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實際教學策略,希望能夠對教學實踐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興趣培養(yǎng)
語文是一門以漢語言知識為基礎,但人文性尤為突出的科學,其能夠幫助學生實現道德、價值、審美等觀念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豐富學生的思維和情況,對于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成長與發(fā)展具有相當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們應當加強對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發(fā)展。
1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性
就小學生來說的話,由于其年齡尚小,身心稚嫩,所以在自我管理、約束和控制方面,能力相對較差。所以其學習的主要來動力來自于其學習興趣的產生,只有在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的情況之下,他們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配合教學,在教學過程當中發(fā)揮出理想的主觀能動性,并獲得深刻的主管學習體驗,這樣一來不僅教師會感覺到教學壓力的明顯減輕,教學效率會明顯的提高,同時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的掌握,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便都可以取得更高的成效。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來看,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對于促進他們實現更好的學習、發(fā)展來說是相當之必要的[1]。
2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2.1 注重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置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對一堂課的教學影響非常之大,尤其是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卻經常忽視這一環(huán)節(jié),平鋪直敘的切入教學主題,這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學習心理壓力,而且會使課堂的教學氛圍非常沉悶,從而使得教學成效大打折扣。為了改變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應當將課堂導入重視起來,科學設計、利用課堂導入,通過課堂導入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活躍起來,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開展教學,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會更加積極、主動,教學有效性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2]。
例如,在《盤古開天地》這一課的教學當中,如果教師一開課直接讓學生翻開課本開始教學,肯定不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正確的教學做法是教師應當在開課后的前幾分鐘內,設置一個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給學生講一些有關盤古的神話故事,或是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了解,簡單的講一些有關盤古的故事,這樣一來班級當中的學生便都可以集中起注意力,并對盤古這個神話人物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可以自然而然的轉移到課文《盤古開天地》上,這可以使得課堂氛圍快速的活躍起來,為教師的教學切入提供理想契機,教師問學生愿不愿意進一步的學習、了解盤古?這個時候學生的回答必然是肯定的,課堂教學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2.2 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語文教學除了涉及字、詞、句等基礎的漢語言知識外,同時還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性、思想性,但是就小學生來說,其年齡尚小,對社會的認識相當有限,生活方面的經驗也非常的少,所以對于課文的學習,他們可能難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況。為了克服這樣的教學難題,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在一定的情景下來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這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融入感,彌補他們個人認識、經驗的不足,加深他們的主觀學習體驗,從而使其準確把握課文的思想、情感,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例如,在《晏子使楚》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和歷史背景,創(chuàng)設一個晏子與楚王會面、對話的情景,并讓學生分別扮演晏子與楚王,重現但是的情景,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空前的高漲,且他們對于課文的記憶和理解都可以變得更加的深刻,教學成效能夠顯著的提升。
2.3 應用信息化教學技術
再者,教師還應當嘗試將信息化技術應用、整合到教學中來,這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非常強的吸引作用,信息化教學技術新穎的展現形式以及多樣的表現能力,能夠極大的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重要的是,信息化技術能夠降低教學的抽象性,使教學內容更加的直觀、形象,更加適合小學生離家、消化、吸收,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例如,在《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技術,給學生展示有關圓明園的紀錄片視頻,首先讓學生感受一下圓明園的壯麗、秀美和不可多得,然后再讓學生觀看一下圓明園被毀后的殘破,觸動學生內心的情感,這樣一來他們便會更加有興趣和動力進行課文的學習,并積極、主動的去了解有關圓明園的知識,這相比于常規(guī)普通的課堂教學而言,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效[3]。
3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促進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發(fā)展來說是非常必要的,這必須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和重視。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幾點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措施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或是拓展教材課本當中的教學內容,這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我們在教學當中加強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司永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7(20):112-114.
[2]劉秀池.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7(20):83-84.
[3]張雪.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實踐意義探尋[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7(04):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