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曉莉 張志業(yè) 安坤堯
摘 ?要: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小班授課、翻轉課堂為手段,充分發(fā)揮網絡平臺、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勢,并通過考核結構的改革增加過程考核的比重,通過教學改革前后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對比發(fā)現,教學改革后學生及格率、技能內容、綜合內容、創(chuàng)新內容的掌握程度都優(yōu)于教學改革前。
關鍵詞:小班授課 ?網絡平臺 ?翻轉課堂 ?實踐教學 ?考試改革
中圖分類號:G9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c)-0088-02
Abstract: 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and to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small-sized class, flipped classroom, network platform, practic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reform is used in 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teaching reform. In the course of paper analysis, we find that after teaching reform,the pass rate, skill part, eneral part and innovation part are better than before.
Key Words: Small-sized class; Network platform; Flipped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ing; Examination reform
《安全系統(tǒng)工程》作為安全工程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在學生安全素質的培養(yǎng)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2]。課程改革前的教學模式主要以老師講述為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偏重方法、步驟的羅列和知識點的背誦,對書本上的知識理解得深度不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習興趣,以小班授課、網絡平臺、翻轉課堂、與實踐環(huán)節(jié)相結合、考試改革為手段,在安全系統(tǒng)工程授課過程中進行了教學改革,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對該專業(yè)其他課程的開展也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3-5]。
1 ?教學改革的內容
(1)小班授課。
筆者學校2015級安全工程兩個班分別為22人和23人,2016級兩個班分別為27人和31人,安全系統(tǒng)工程是在第5學期進行,所以在2017年和2018年的秋季學期對該校安全工程專業(yè)2015級和2016級學生開展小班授課的教學模式,隨著課容量減少,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有了更多的互動機會,教師在講解教學內容的同時,可以兼顧學生的課堂反應,學生可以針對某些知識點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同的見解,在教師和學生的討論過程中,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更加深入,應用起來也更加靈活。
(2)網絡平臺的應用。
隨著網絡平臺的普及,其在安全系統(tǒng)工程的教學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對于不同的系統(tǒng)安全分析的方法,充分發(fā)揮網絡教學平臺的優(yōu)勢,將與之相關的PPT、應用的案例、相關的文獻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上共享,還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實現課下的答疑、討論等,這不僅加深了學生的認知程度,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向學生推薦了質量比較高的專業(yè)網站和公眾號,如“應急管理部”官網,“每日安全生產”“工貿安全”“EHS之家”等公眾號,選擇其中一些代表性的文章展開交流,對于網絡上提到的一些事故,利用安全系統(tǒng)工程的方法進行系統(tǒng)安全分析,并提出預防該類事故的對策和措施,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后,對安全問題的處理能力明顯提高,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濃。
(3)翻轉課堂。
對于部分教學內容,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在課前為學生設計學習任務,學生根據學習的內容和目標,自主規(guī)劃學習內容、學習節(jié)奏,通過在課前閱讀教材,查閱參考文獻、網絡教學平臺的內容等完成自主學習以及與其他同學的討論,課堂上則主要考核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課堂互動能力以及成果展示能力,通過翻轉課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明顯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明顯增強。
(4)與實踐環(huán)節(jié)相結合。
由于安全系統(tǒng)工程是解決生產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所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將安全系統(tǒng)工程的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例如,在危險源辨識環(huán)節(jié),學生首先對教室、食堂、宿舍、實驗室等的危險源進行辨識。在系統(tǒng)安全分析環(huán)節(jié),學生利用安全檢查表的分析方法對學校及自己熟悉的領域的危險、有害因素編織成表格,并進行檢查,對于一些比較典型的事故,如學?;馂氖鹿实壤檬鹿蕵涞姆椒ㄟM行分析。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帶領學生走進企業(yè),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安全生產過程中,并通過積極參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挑戰(zhàn)杯、“互聯(lián)網+”等活動,加深對課本上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5)考試改革。
傳統(tǒng)的僅僅通過閉卷考試的方式,很難全面考核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2017年的教學改革也對考試方式進行了改革,采用能力與知識考核并重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加大過程考核成績的比重,綜合應用筆試、口試、應用能力考試等多種形式,全方位考核學生的理解程度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也通過考試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對內容查漏補缺,并思考自己學習方法的不足之處。
2 ?課程效果檢驗
為了檢驗教學改革的效果,對2012—2018學年的期末成績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學生的及格情況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教學改革前的2012—2016學年學生的及格率在75%~85%之間,2017年教學改革后,學生的期末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及格率在90%以上。通過教學改革,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學習的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求知欲望也顯著提高,書本上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應用能力明顯好轉,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了亦師亦友、融洽合作的關系。
為了細化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將試卷中考試部分的內容分為知識內容、技能內容、綜合內容和創(chuàng)新內容4部分,分析教學改革前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統(tǒng)計結果如圖2所示。
圖2中的分數百分比為學生在該部分的平均分占該部分總分數的百分比,通過分析發(fā)現,教學改革后,學生知識內容部分和教學改革前略有提高,但是學生的技能內容、綜合內容、創(chuàng)新內容部分都明顯好于教學改革前,充分說明了教學改革對學生的應用能力、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都有較好的效果。
3 ?結語
通過教學改革,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以往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通過與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結合,學生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有意識地應用于自己生活的校園環(huán)境中,學生的學習動力明顯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也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
參考文獻
[1] 傅貴,周心權,秦躍平,等.安全工程本科的“工程型大安全”教學方案構建[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14(8):64-67.
[2] 陽富強,吳超,覃妤月.安全系統(tǒng)工程學的方法論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19(8):10-20.
[3] 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5-16.
[4] 牛福生,王龍,張晉霞.小班授課制下《碎礦與磨礦》教學模式探討[J].科技資訊,2018(3):159-160.
[5] 王衛(wèi)偉,李蛟,李成峰,等.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小班授課探索[J].高教學刊,2018(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