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終身學習的理念下,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而信息化環(huán)境下,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越來越緊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和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9-0126-02
一、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含義
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預習,主動地制訂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的目標,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解決問題和完成學習任務,并逐步達到自主評價學習效果、反觀學習心理的能力。
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即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進行個性化的、探究式的學習的能力。
二、信息化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學生方面
1.借助電子產品,按時完成語文學習任務
信息化技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使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方式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學生的一部分作業(yè)要在電腦上或電子產品上完成。因此,為了更好地完成作業(yè),小學生可以將游戲與作業(yè)相結合,制訂一個獎懲計劃,如果自己按時完成語文學習任務且正確率在90%以上,那么就可獎勵自己玩游戲,否則就不能玩游戲。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就會進一步加強。
2.樹立語文學習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他們也向往成功,希望自己成為教師、學生喜歡的人,此時,自信在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中就顯得很重要。
小學生要想獲得自信,那么他們就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杜絕那種“破罐子破摔”的行為,學會將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理想的自己作對比,從而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有待改進的地方。比如,在語文課堂上,學生要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勇敢地和同學、教師交流,當同學提出不同的見解時,學生要一邊傾聽一邊思考,之后將自己的見解與同學交流,從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會進一步增強。
3.選擇合適的語文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每一種科目都有其對應的教學方法,每一個人也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小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如果學生不知道哪種方法適合自己,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直到找到合適的方法。比如,在記憶漢字的時候,想象力豐富的學生會采用聯想記憶法,而有的學生則會采用換一換或編歌訣的方法。
(二)教師方面
1.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促進自主學習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以課本為載體,不斷地挖掘它的深層含義。因此,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將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延伸。在語文學習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努力尋找教材中的各種有利因素,啟發(fā)學生去大膽想象,盡可能讓插圖動起來。
2.語文教學回歸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語文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它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的知識,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教老舍的《貓》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然后讓學生觀察自己家的貓的特點,進而讓學生借鑒或模仿這種寫作方法也寫一寫自己家的貓或者其他小動物,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利用電子白板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隨時切換圖文或聲像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根據內容創(chuàng)設適當的教學情境,將一些重點記錄下來,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觀潮》時,讓學生讀第二段,并且看著屏幕上的圖片想畫面,體會江面的特點及此時人們的心情,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接著學習第三段,教師可以放“潮來時”的錄像,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從而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就會自己去探索語文,發(fā)現問題并去解決問題。
4.授之以漁,提高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的能力
首先,教師要教學生預習課文的方法。在課前預習時,教師引導學生畫出重點的字詞和句子,標出自己不懂的段落,并在課文旁邊做一些備注,使其進行有目的的預習。
其次,要讓學生學會提問題。學生預習課文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讓學生學會對不懂的問題進行質疑。例如,當學生看到《和時間賽跑》這個題目時,學生可能會問:“作者為什么和時間賽跑?誰和時間賽跑?賽跑的結果怎么樣?”進而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從而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最后,教師要教會學生檢索信息。讓學生抓住課文的關鍵詞或重要的內容,利用網絡資源查找資料,例如,在《圓明園的毀滅 》這一課中,學生可以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輸入圓明園,可以查到相關的文字和圖片,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5.網上建立雙向互動平臺,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教師可以在網上建立一個雙向互動平臺,學生遇到難題時可以給教師留言,教師要及時地給予學生反饋,學生也可以就一個問題和教師、同學在這個平臺上交流,與此同時,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學生才有學習的動力。
此外,教師可以在校園網上建立一個自學網站,根據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進度,教師可以提供課程的相關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源,要求學生進行自學,定期發(fā)送自己的自學狀況,這樣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自學條件。
6.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
教師要善于運用激勵機制,對于主動預習或者按時完成學習計劃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從而使學生愿意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給予他們表達觀點的機會,之后再與學生討論,這樣學生會對問題理解得比較深刻,教師在教學時,要抓住重難點,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
總之,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隨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顯得更重要,而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師和學生自身的努力。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充分發(fā)揮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呂玲.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探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
[2]朱遜.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06(6):62-64.
作者簡介:周乃萍(1994—),女,碩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