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雄
著名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筆者也曾一度困惑。近年來,筆者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樹立生本教育理念,大膽創(chuàng)新習作教學方式,從小學三年級起步習作開始,就注重小學生習作寫改良好習慣培養(yǎng),從平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注重小學生字、詞、句、段等習作構件積累習慣、生活情境的觀察積累,說寫習慣、習作評改等良好習慣培養(yǎng),對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一、注重積累習慣培養(yǎng)
習作是由字、詞、句、段按照語言規(guī)范和一定章法構建成的書面表達形式。小學生習作全靠日積月累?!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學生“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要讓小學生學會習作,能夠習作,寫好習作,老師必須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遵循小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筆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習作的構件——字、詞、優(yōu)美句子和文章段落的積累教學,采取“識字——組詞——用詞造句——連句”形成一段較為完整的話,逐步養(yǎng)成“活學活用”的積累習慣。例如,在語文課文教學中,識字時,采取獨體字、按字的偏旁部首字(難字)、形近字,同音字歸類,邊學字邊組詞,邊說話、邊進行擴句、寫話、習作訓練。在學習課文時,我讓小學生把精美的詞語、描寫精彩的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進行讀記后,再讓學生模仿造句、說話、寫話。在課文教學中,聯(lián)系課文案例指導學生分析作者選材、用詞、句子和段落構建及其寫作意圖,再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說說自己的理解,把書本知識與學生的認知、口述、表達、寫話、習作有機聯(lián)系起來。訓練小學生有序用詞造句、說一句完整話,用幾個關聯(lián)詞語說出幾句項關聯(lián)的話,形成一個完整的語段的說話能力,進行說寫能力訓練。平常每個學生建立優(yōu)美詞語、語句摘抄本,讓學生積累說寫資源,注重培養(yǎng)了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積累習慣。
二、注重觀察習慣培養(yǎng)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在寫作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鼓勵學生自由寫作、自主說話聯(lián)系,讓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抵制抄襲行為。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僅有書本知識積累是不夠的,還要讓學生從生活實踐中去觀察積累,留心觀察在生活上中的所見所聞。我便改變了原來那種習作課教學當堂命題、當堂習作,閉門造車的習作的做法,在每個單元設計教學之前,超前安排學生在學習單元課文前,就設計出讓小學生在生活環(huán)境進行針對性觀察事件、進行體驗活動等,為語文學習和習作練習先行做好準備。教給小學生觀察圖畫、靜物、人物、場景的順序方法,讓小學生在課余、綜合實踐活動、生活環(huán)境中去觀察積累。例如,布置學生寫作《可愛的小動物》,我提前一周讓孩子們到生活中去找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用課余時間進行仔細觀察,有的觀察昆蟲(螞蟻、蟋蟀、蝸牛、瓢蟲……),有的觀察寵物(小狗、小貓、小兔、小烏龜、小金魚……),孩子們習作時就能寫出真實的內(nèi)容。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觀察活動,班級90%的孩子養(yǎng)成對一些事物細心看、認真思、抓關鍵、動筆記的習慣。
三、重視說寫習慣培養(yǎng)
習作是用書面語言形式進行表達和交流的一種形式?!拔艺f表我想,我筆寫我心”。習作說寫習慣培養(yǎng)要注意對小學生的心理關注,要根據(jù)學生知識基礎、生活經(jīng)歷體驗,重視小學生的說話與寫話興趣培養(yǎng)。讓學生感受習作的快樂,能夠表達課余生活的有趣,能夠表達得完整通順。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說寫興趣,說寫學生熟悉的事情,如讓學生回憶觀察的情境或回想閱讀積累的知識,找準“習作”建構材料,讓學生先說說,寫什么,怎么寫,激發(fā)學生說寫興趣?其次,每次習作要指導小學生先按一定順序、層次擬出說的提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jīng)過、結果;第三,口頭作文。把學生劃分為4人學習小組,讓小學生在各自的小組里對擬寫的提綱和想說的話,進行交流,再讓組內(nèi)同學補充、點評,這樣會提高小學生說寫的層次性、邏輯性和口頭表達能力。第四,擬寫說話習作初稿,讓學生在說話交流基礎上完成寫作。第五,在自改、互改基礎上進行“二次”習作。
四、重視評改習慣培養(yǎng)
每次習作初稿完成后,在老師示范下,教給學生自改、互改習作方法,培養(yǎng)小學生習作評改習慣。
1.自讀評改法
文章寫完之后,我讓學生休息2分鐘,用游戲使學生放松放松。接著,讓學生自己將習作小聲讀兩遍,改正文章里的錯別字、錯用詞語和錯誤標點符號,不恰當?shù)姆侄?。重點讓學生學會借助工具書、“詞句積累本”修改習作中的錯誤的習慣。
2.交流互改法
采取班級學生每次輪流交換互改對象,老師按習作互改排次表,交換不同同學結對。首先明確每個學生批改要求,改什么,怎么改,改正用的符號、旁批等。重點培養(yǎng)孩子認真負責,細心閱讀、認真修改,提出自己建議的責任感。不得隨意增刪別人習作內(nèi)容,要把自己的意見與被修改同學意見交流,指出不足時要提出合理建議,克服了同學之間的矛盾糾紛。
3.小組評改法
按照四個人學習小組,圍坐在一起,由組長組織組內(nèi)同學依次讀改習作,指出字、詞、句、修辭方法,分段不當?shù)冉ㄗh,指出每篇習作1—3個優(yōu)點,由小組長工整加上評語和等級。
4.教師點改法
在小組批改過程中,教師到各小組進行指導,借此機會對各小組先批改出的習作,立即進行口頭或書面點改。激發(fā)孩子習作興趣,鼓勵再改改那些地方就是一篇好作品。學生根據(jù)同學、老師的修改建議,將草稿本上的習作再次修改,工工整整地抄寫到作文本上,由小組長審查后,老師再進行批改。對部分學生采取當面批改,細心指正不足,肯定優(yōu)點和長處,提出希望,增強每個孩子的習作信心。
總之,小學生起步習作階段,老師要樹立以生為本理念,只有交給孩子習作積累、運用方法,培養(yǎng)孩子習作寫改的良好習慣,才能提高孩子們愛習作、愿習作、能習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