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霞
摘 要:十二地支又稱十二生肖,是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歷法紀(jì)年,其文化內(nèi)涵十分豐富。文章通過對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館藏的一件清代十二生肖圖厭勝錢,對十二地支的文化內(nèi)涵進(jìn)行闡述。
關(guān)鍵詞:厭勝錢;十二生肖;文化內(nèi)涵
厭勝錢叫作壓勝錢,也叫押勝錢,是漢族民間一種作為吉利品或避邪物的古錢幣,為小孩子佩帶的飾物,并非流通幣。厭勝錢最早起源于漢代,“厭勝”一詞最早出自《漢書·王莽傳》:“莽親之南郊,鑄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銅為之,若北斗,長二尺五寸,欲以厭勝眾兵?!鼻宕鷧拕馘X的種類、花式、構(gòu)圖、做工達(dá)到了厭勝錢的藝術(shù)高峰。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收藏的一枚十二生肖圖厭勝錢就是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這件清代十二生肖圖厭勝錢,黃銅質(zhì),扁平圓形,一端有一個用于懸掛的小圓環(huán),直徑5.5厘米,孔徑1厘米,重量3克。正、背面都有圖案,正面以一道弦紋分為內(nèi)外兩區(qū),外側(cè)圖案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的楷書文字,內(nèi)側(cè)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動物生肖圖案,其中外側(cè)的十二動物生肖圖與內(nèi)側(cè)的十二地支文字分別相對應(yīng),為鼠-子,牛-丑,虎-寅,兔-卯,龍-辰,蛇-巳,馬-午,羊-未,猴-申,雞-酉,狗-戌,豬-亥。錢背面為星官四神圖案,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個肖像圖案。
這枚清代十二生肖厭勝錢體積雖小,反映的內(nèi)容卻十分廣泛,涉及十二地支、十二屬相和四神三種文化,對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十二地支又稱十二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是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歷法紀(jì)年。中國古代十二地支經(jīng)常跟天干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時的次序,天干地支簡稱“干支”,《詞源》里說“干支”取義于樹木的“干枝”。且它們都有自己的屬性,其中寅、卯月為春季的正月、二月,正是東方風(fēng)木之氣當(dāng)令,故寅、卯在五行同屬木。巳、午月為夏季四、五月,正當(dāng)南方火熱之氣當(dāng)令,故巳、午在五行同屬火。申、酉月為秋季的七八月,正是西方燥金之氣當(dāng)令,故申、酉在五行同屬金。亥、子月為冬季的十、十一月,正當(dāng)北方寒水之氣當(dāng)令,故亥、子在五行同屬水。辰、未、戌、丑分居春夏秋冬四個季月,都是中央濕土之氣寄于四時月份,故辰、未、戌、丑五行同屬土。天干地支的意義均來自樹木,所以,他們的原始字義也被人們賦予了生動的說法。
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是十二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生肖的出現(xiàn)始于記時,古人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xí)俗確定十二生肖?,F(xiàn)在的一晝夜是二十四個小時,古代人們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正是老鼠頻繁活動之時,屬子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牛習(xí)慣在這個時候吃草,屬丑時,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活動頻繁,屬寅時,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兔子出窩,喜歡吃青草,屬卯時,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此時一般傳說龍騰云駕霧,屬辰時,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艷陽高照,各種蛇類出洞覓食,屬巳時,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每當(dāng)這個時候,馬四處奔跑嘶鳴,屬午時,故稱“午馬”;午后一點至三點,是放羊的好時候,屬未時,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太陽西下了,猴子喜歡在此時啼叫,屬申時,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zhuǎn),屬酉時,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人準(zhǔn)備休息了,狗在門前守護(hù),屬戌時,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夜深人靜的時候能聽見豬的聲音,屬亥時,于是稱作“亥豬”。
星官是中國古代的星區(qū)劃分,相同于西方的“星座”,中國古代的“星官”系統(tǒng)把天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官,再將“二十八宿”分為四大星區(qū),分別可用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靈獸命名,即是所說的“四象”,又稱為“四靈”或“四陸”。朱雀是四靈獸之一,是南方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的總稱,聯(lián)想起來就是朱雀了。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鳳凰。它也有從火里重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一樣,故又叫火鳳凰,在中國它是一種代表幸福的靈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種,如錦雞、孔雀、鷹鷲、鵠、玄鳥(燕子)等,又有傳說它是佛教大鵬金翅鳥變成的。玄武是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shù)节らg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之后,玄冥的含義不斷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白虎是四靈獸之一,當(dāng)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二十八星宿中西方奎、婁、胃、昂、畢、觜、參七宿的總稱,所以白虎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為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的,這個“白”而是從五行中來的了。青龍亦作“蒼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中國的精神象征,從漢朝開始,龍被確定為皇帝的象征與代表。
參考文獻(xiàn)
[1]李翰.關(guān)于厭勝錢的初步探討[J].中國錢幣,1984(2).
[2]張宏銘.錢幣[M].合肥:黃山書社,1995.
[3]劉春生.中國古代鏤空花錢鑒賞[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4]余榴梁.中國花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王文升.十二生肖和生物鐘[J].東南文化,1992(1).
[6]湯可可.中國錢幣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