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宇飛
摘 要: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有效促進了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能讓其掌握更多運動技能,了解運動原理知識,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在新課標下,體育學科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高中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但體育教學質量仍然受一些現(xiàn)實因素的影響,存在較多的問題,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了尋求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出路必須依靠創(chuàng)新,即積極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讓體育煥發(fā)出新的活力。文章主要分析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究體育教學在高中階段的重要作用,提出新課標背景下創(chuàng)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途徑。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高中體育;教學模式;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4-23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24-0108-02
一、引言
新時期教育領域在不斷革新,體育教育是民族體魄建設的根本,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習工作的根基,而積極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不僅是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也是迎合現(xiàn)實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高中學習任務繁重,學生對體育的學習熱情較低,體育教學方法不出新意,很難迎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致體育教學的效果不盡人如意,偏離新課標教育理念,所以必須通過創(chuàng)新和改革,讓體育教學在新時期煥發(fā)出在活力與生機。
二、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中學習階段關鍵而特殊,但體育教學的開展不盡如人意,一方面,來自教師本身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欠缺,體育教學效率低,歸結為內部原因;另一方面,來自外部條件的壓力,包括學校、家長、學生、教材等,影響了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歸結為外部原因。
(一)內部原因——教師教學
首先,體育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高中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針對運動技能的教學往往通過演示的方法讓學生進行模仿學習,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在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中,教師也是依照教案、PPT等為學生進行瀏覽式的教學,沒有深入地進行講解。高中生有個性,主見性強,思維活躍,對教師采用的這類教學方法,有很強的抵觸心理,因而體育學習積極性不高。
比如,在學習“太極拳”時,太極拳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非常有益處,能幫助學生休息大腦,但教師只是單純地示范各種太極拳的動作姿勢讓學生模仿學習,很多動作學生都模仿不到位,不能體驗到太極拳的魅力。
其次,教學創(chuàng)新偏離。很多教師認識到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積極地進行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但是往往偏離體育教學的目標,使學生掌握不到必要的知識,反而降低了體育學習的效果。
比如,很多體育教師打造“快樂課堂”,認為“快樂課堂”就是活躍、自由、快樂的課堂,放任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玩耍,這種放養(yǎng)式的體育教學勢必不會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再次,忽視學生的特點。高中生獨具個性,但在教學中,很多教師忽略了學生身上的特點。很多學生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會提出自身有關于學習的一些想法,而教師針對學生的意見沒有及時作出回應,這不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學生也會逐漸失去對體育學習的興趣。
最后,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高。體育教師往往是本科體育師范專業(yè)的學生,也有一些師范專業(yè)的研究生,這類教師雖然具有較為專業(yè)的體育運動知識,但是教學經驗不足,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無從下手,需要進一步學習。
(二)外部原因
第一,學校方面。學??紤]到學生升學,對體育教學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對其他課占用體育課的現(xiàn)象也視而不見。體育課課時少、被占用,極大影響了學生學習的進程,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學校體育設備經常出問題,學校沒有及時進行維修與檢查,也阻礙了體育教學進度。
第二,家長方面。家長對體育存在錯誤的認知,認為學生學習體育沒有用處,日常走路、上下樓梯就能夠鍛煉身體,不需要進行體育的學習,并制造體育學習的消極言論,影響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學生方面,學生受現(xiàn)實考試的壓力,對體育的學習熱情度較低,體育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以致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失去了高中生身上本應帶有的自信、陽光、活力。
三、體育教學在高中階段的重要作用
體育是學校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有助于學生人格的健全,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使學生的心理發(fā)育與身體發(fā)育協(xié)調進行,使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與其他優(yōu)秀品質。體育在高中階段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
體育將學生疲憊的肉體從繁重的學習中解脫出來,使學生的大腦得到放松,學生能夠通過體育學習,增強與同學、老師的交流。一般體育課都是相同年級與不同年級同時上課,這樣學生彼此之間可以更好地相處,教師也可以組織友誼賽,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同學,收獲更多友誼。這樣學生的社交能力會不斷提高。
(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高中學習生活對學生來說十分辛苦、勞累,學習的氛圍壓抑緊張,容易出現(xiàn)不良情緒以及心理問題。體育學習中,學生通過體育運動,能夠釋放不良的情緒,尤其是在考試失利、學習挫敗后,這種不良情緒能夠通過體育運動被轉移,從而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這有利于接下來的學習。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
體育運動能夠提高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促進學生意志力的提高。通過體育運動,學生能夠在運動中更加堅強、勇敢、堅持,這些都利于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具抗打壓的能力,讓學生更加自信與樂觀。同時,體育運動還使學生更具集體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心。
(四)督促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
體育運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體育運動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運動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更加專注。
在體育競爭中,學生能夠及時調整心態(tài),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尤其是在體育競賽上,學生能夠根據(jù)賽事分析自身利弊,制定比賽策略,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四、新課標背景下創(chuàng)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途徑
為了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質量,使體育教學更符合學生學習的需要以及新課標的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的模式,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實現(xiàn)。
(一)整合體育教學內容,因材施教
首先,高中體育教學中很多知識是反復進行學習的,既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又不能獲得實質性的教學成果。為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教師要加強對體育教學內容的整合,使體育教學內容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提高,還能使教學的效率得到提高。比如,在講解運動與保健時,既讓學生解了體育對健康的作用,又為學生提供了保健知識,極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也使學生串聯(lián)起知識點的聯(lián)系。
其次,全面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提高。比如,可以進行“分層教學法”。學生之間體質、興趣不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發(fā)揮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更好地進行體育訓練。比如,由于女生的體質特殊性,教師可以對女生進行體育舞蹈、健美操的教學,也可以教女生一些防身對抗技術,提高女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使女生愛上體育。
再次,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親子運動會,這既可以讓學生建立與家長的親密聯(lián)系,使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中享受到與家人一起運動的快樂,又可以讓家長改變對體育的看法,轉變教育思想,更加積極地鼓勵孩子參與體育運動。
(二)教師少講,學生多做
在體育教學中,為了使學生主動進行體育學習,教師要少講,讓學生多做,將體育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體育課堂的主人。一方面,教師要給學生更加自由的活動時間,讓學生積極地進行運動實踐,使學生在運動中快樂地成長。比如,在進行排球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講解排球運動的姿勢、技巧后,讓學生進行排球練習,使學生在練習中更加深刻地領悟排球運動的技巧、方法,更快地學會排球,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另一方面,教師為學生進行講解時,還要時刻留心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邊進行動作演示,邊為學生進行講課,而學生要根據(jù)教師的講解與動作進行模仿學習。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啟發(fā)與引導,給予學生更多的耐心與關愛。
(三)努力提高自我,建立師生交流平臺
首先,教師要積極地與有經驗的體育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學習前輩們的教學經驗,在沒有課時可以去聽其他教師的課;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為自己的教學創(chuàng)新提供靈感,還可以觀看學習網絡上的體育教學視頻,拓展教學思路。其次,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學生高中時期學習壓力大,體育教師要更加關心愛護學生,積極地聽取學生的意見,真誠地為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并建立起師生交流的平臺,這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再次,正確評價學生,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僅僅是學生體育成績,要綜合考量,包括學生的實踐活動、運動成績、合作交流等,促進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激發(fā)潛力。
五、結語
總之,體育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十分重要。教師要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通過整合體育教學內容,因材施教,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實踐,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同時努力提高自我,建立師生交流平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董祥戰(zhàn).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創(chuàng)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途徑[J].學周刊,2017(4):165-166.
[2]黃異寧.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思維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8):4,6.
[3]鄭小成.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思維[J].考試周刊,2016(86):116.
[4]吳曉東.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思維分析[J]. 好家長,2017(47):220.
[5]張曉虎.新課程理念下關于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探析[J].學周刊,2019(2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