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邦
摘要:體育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幫助和影響,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可以幫助學生以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也能夠幫助學生們調整好心理狀態(tài),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由此可見,體育課程對于學生的重要性,我們不能只是關注學生的成績,更應該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這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并且這對于學生往后的發(fā)展也極為重要,具有長遠的影響作用。這才能夠將“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觀完美地體現(xiàn)出來。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對策
1 在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在新時代的我國,在新教育制度改革下的體育課堂,如何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改變師生對體育的認知,明確課堂目標,豐富教學手段,因材施教,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課堂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課堂練習中充分利用場地器材,做到人人有練習,間歇休息合理,這樣才能把場地器材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化。通過以上途徑,無論是從教師教學方面,還是學生學習方面,都盡可能地將體育課堂的時間利用最大化,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2 如何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2.1 合理使用教學設備改進教學方法
體育器材作為體育課展開的載體,對于體育課堂的質量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多學生不明確體育器材到底是何?實際上籃球、足球、羽毛球、羽毛球拍等都是體育器材,而不是那些跑步機、拉伸杠等健身器材。教師多次的實地走訪和針對性的體育課程聽課發(fā)現(xiàn),很多的學校在進行體育課教學的時候,大部分的教師都只是讓學生跑幾圈,隨便做做準備活動就算是結束了體育課程,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自己安排,這樣不僅沒有起到體育鍛煉的作用,并且很多時候,學生自由活動時,因為沒有具體的動作指導或者教師的引導,容易出現(xiàn)安全事故。因此,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教學器材和教學手段完善教學過程。比如說教師可以改變一下熱身運動,不再只是單純地圍著操場跑國,可以換成跑步接力,或者體操運動等等,轉變一下教學的手段,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開發(fā)課程的趣味性。
2.2 積極融入課堂教學活動縮短師生距離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無論什么課程,都是教師教授知識,學生接受即可,這就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xiàn)在常規(guī)的教學課堂,同樣也會出現(xiàn)在體育課堂中。在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認知中,會認為體育課是拿來放松和鍛煉的,更多的應該是自由活動,比如打打籃球、兵乓球、做做游戲等。但是體育教師為了完成自己課程的教學目標,卻改變了他們對體育課的認知,練體育課都無法逃脫老師不停的講的命運。因此很多情況下,學生對體育課沒有了期待,原本作為戶外課程的體育課占據的優(yōu)勢,都被這不恰當的教育觀念所淹沒了。想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就應該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動向,積極了解學生的需求。比如說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一個統(tǒng)計,了解整體學生的體質情況,以及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偏好,選擇大部分學生都喜歡的體育項目人手,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在調查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整體情況都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樣更加有利于教師設計課程,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設計,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并且也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在這樣有針對性的教學中,學生會感覺到自己也是課程的主人,他們的反饋作用到了課程設計中,這會讓他們有一種參與感,同樣還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需求也在教師那里受到了同等的尊重,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也對教學的推進有很重大的作用,會使學生更加投入到體育課程之中。
2.3 運用現(xiàn)代先進媒體技術優(yōu)化教學效果
由于“新課標”改革,國家教育部已經將初中的體育課程列為了中考中的考試科目。這也意味著,教師務必要切實完成每節(jié)課必要的教學任務,還需要提升自身意識,著重培養(yǎng)考試課程,但又必須避免“為了考試而鍛煉”的錯誤思想。因此,除了戶外的課程以外,體育課也是有室內課堂的,只是一般的學校都只是在下雨或者每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是在室內上,大多也只是讓學生自己安排做一些其他的作業(yè)等等,其實體育課也是需要有理論來佐證的。體育理論看似是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是值得明確的是體育理論都是在體育教學中逐漸積累和實踐出來的經驗,這是每一位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內容。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理論課程教學,再讓學生進行實踐,這樣學生才能夠深刻地系統(tǒng)地理解體育知識。
3 結語
綜上述,隨著新課標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國家教育部提高了對于中學階段學生各方面素質全面發(fā)展的目標,要求所有中學需要根據“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將學生培育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青年。其中的“體”排在第三位,進一步明確了體育對于中學階段學生身體健康發(fā)育的重要性。不僅如此,最近幾年越來越盛行“全民健身”的思想,這無疑是提高了對體育的重視程度。因此,這對于教師們的體育課程的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郭興喜, 研究初中體育教育質量現(xiàn)狀及提高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9(4).
[2]吳智嶺, 分析初中體育教育質量現(xiàn)狀及提高對策研究[J].體育風尚.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