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黌梅
摘 要: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課堂評價是非常重要的,適當?shù)恼n堂評價能夠讓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滿足感,進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學習習慣。但不恰當?shù)恼n堂評價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打擊學生的表現(xiàn)積極性,致使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興趣下降。因此,為了有效發(fā)揮課堂評價的教學價值和引導作用,為了能夠切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師應對課堂評價的萬式和內容等進行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評價語;學生成長;實施策略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評價的實施問題
1、課堂評價語言運用枯燥乏味
恰當?shù)恼n堂評價用語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道德與法治學習上的滿足感,繼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對于道德與法治學科而言,其屬于語言類的學科,在進行課堂評價時對評價語的運用更應該體現(xiàn)出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詩意性、藝術性。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的課堂評價用語缺乏趣味性、多樣性,沒有充分發(fā)揮道德與法治科目的學科特點,缺乏對評價用語語言藝術的重視,如常對學生說“非常好、回答的不錯、你真棒”等枯燥性的話語,導致課堂評價乏味無趣,學生的積極性難以被調動,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也不易被及時發(fā)現(xiàn),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2、課堂評價內容過于單一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對教學評價也給予了全新的認識,雖然在新的教學任務的要求下,教師對課堂教學評價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但是其評價內容仍然存在不完善性,評價內容過于單一,依然將評價的關注點放在學生課堂的積極表現(xiàn)、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準確率以及學習效果的進步性上,側重于學習結果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生學習萬法的運用以及對文章、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缺乏重視,不全面的評價機制所評價的結果會讓學生對自身出現(xiàn)誤解,學生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長此以往,學生也會產生只重視結果而不重視過程的學習態(tài)度,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學習造成消極影響。
3、課堂評價時機掌握不準確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評價中部分教師對評價機制的時機把握的不夠準確,一萬面體現(xiàn)在當學生對問題進行回答之后,教師直接忽視對學生的評價,直接開始接下來的教學,導致課堂評價的作用無處發(fā)揮。另一萬面體現(xiàn)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了不合適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評價,打亂了課堂節(jié)奏的同時也打亂了學生的思路,對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有序性開展造成影響。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課堂評價與的實施策略
1、結合生活內容評價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完全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在課程評價中也需要重視引導學生愉快、安全、健康地生活。教師翻閱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會發(fā)現(xiàn)大量內容與小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
比如,在講解“我是班級值日生”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在教學之前趁學生不在教室時稍微將課桌椅弄亂、在地上撒些紙屑等,待學生走進教室時自然會議論紛紛,有的學生會大聲埋怨,有的學生會主動整理。此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將目光投向主動整理的學生!“你們看,有的同學整理得多么認真呀,”隨后,便會有更多的學生加入整理隊伍中,很快教室便能變得干凈。這時候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讓學生懂得如何在值日中分工合作,并且評選出最佳值日生,在班級內部形成“班級衛(wèi)生,人人有責”的氛圍,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當然,這樣的課程評價還遠遠不夠。教師還可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去設計值日生評分表,與學生不定時地對值日生的保潔情況進行考核,讓評價逐漸從語言引導轉變?yōu)檫^程監(jiān)督,通過關注過程評價去督促學生的實際行動。
2、結合德育活動評價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評價還需與學校開展的德育活動有機融合。比如,學校開展的“雅行學生”“道德模范”等評選活動,便與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內容密切相關,所以可在實踐中融入課程知識。具體來說,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展開“禮儀標兵”“勞動能手”等評估,同時合理地設計相應的內容。
3、運用爭星爭章評價
小學生對“小紅花”、“小星星”、印章等格外看重,教師可把握這一特點去設計“班級爭星(章)卡”,結合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去豐富爭星(章)卡的內容,設定相應的評價星級。比如,在教學“花兒草兒真美麗”內容時,可在課前調查中設置“看花看草去”爭星評價表!“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有著多種多樣的植物,他們有著不一樣的本領,如蘆薈能夠凈化空氣,你們還能說出其他幾種植物的本領嗎,”設定說出1種得1顆星、2種得2顆星、3種得3顆星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的星數(shù)并非終結性評價,在后續(xù)的教學中,教師還可利用卡片去進行多次評價,從而讓更多的學生有獲得星星的機會,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另外,在教室后面設置一面“星光墻”,在班級中營造你追我趕的氛圍,教師可承諾集滿20顆星可兌換學習小禮品一份,還可給家長寫“祝賀信”,以此提升學生爭優(yōu)的積極性,同時這也能讓家長更重視對學生的過程評價與激勵,從而推動學生的進步。
4、巧用多元評價語言
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不能只是用“你真棒”“你回答得對”等簡單語句,還要有更具深度的評價,最好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有明確的指導,能夠起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作用。所以,教學評價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去巧妙設計。
三、結語
總之,構建促進學生成長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是有模式可循的,需要教師自我革新理念,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學習新的方法,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使發(fā)展的教育思想有比較穩(wěn)定的體現(xiàn)形式。同時,注意不要形成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科內容應有所變化,教師也要有個人的評價風格,原則性與靈活性兼顧,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連章. 巧用評價語言激活道德與法治課堂[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10):241.
[2]蘇慧英. 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18,4(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