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惠芳
【摘 ? 要】 ?美術在初中教學中作用比較大,它可以考察學生觀察能力,還可以考察學生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教師要重視初中美術教學,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
【關鍵詞】 ?初中美術;觀察能力;培養(yǎng)
學生觀察能力培養(yǎng)是初中美術有效教學中的重點,教師要準確把握美術教學、學生觀察能力二者內在聯系,立足生本教育理念,完善美術理論與實踐教學,便于學生在美術實踐中高效培養(yǎng)觀察能力,學會由表及里、逐層深入剖析、理解美術作品,促進美術表現、創(chuàng)造、想象等能力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升觀察興趣意識
觀察興趣意識提升是觀察能力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前提條件,而這直接關系到初中美術有效教學實現。教師要在把握美術課題內容基礎上科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領學生融入美術課題知識講解各環(huán)節(jié),在美術知識與情感同步獲取中提升觀察興趣意識,為觀察能力培養(yǎng)奠定基礎。
以“身邊的物品”為例,教師要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利用多媒體向班級學生再現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創(chuàng)設“身邊的物品”教學情境的同時引領學生走進美術教學課堂。隨后,教師可以指導班級學生仔細觀察多媒體作用下的各類物品,從形狀、線條、色彩等方面入手深化感知“身邊的物品”課題知識點。同時,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教學情境展開新課題教學,在講解課題知識點中和班級學生共同觀察、賞析基于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靜物畫,利用多媒體功能動態(tài)呈現靜物畫繪制全過程,引領學生跟著視頻演示進行繪畫練習,在觀察分析、實踐探究中科學把握靜物畫表現內容、表現技法等,在把握細節(jié)中進行深層次觀察,在理解掌握“身邊的物品”課題知識點中深刻感知美術學科魅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向班級學生提供生活常見的靜物,在看一看、擺一擺、畫一畫等中巧用掌握的美術新知識、構圖組合方法等,在學以致用中提升美術觀察興趣意識,對美術觀察產生濃厚興趣,在層次化實踐中提升美術學習能力。
二、強調合作學習,掌握方法積累知識
掌握方法積累知識是初中生進行課外觀察實踐的必要保障,教師要強調合作學習,在有效課堂互動中科學指導各層次學生參與美術課中實踐,實時掌握觀察方法的同時積累美術學科知識,順利提升美術知識結構層次,在課外美術實踐中促進觀察能力素養(yǎng)培養(yǎng)。
以“多變的顏色”為例,教師要在把握教材內容過程中整合課外知識點,科學安排“多變的顏色”課中教學內容,將其融入到課中教學各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功能作用下動態(tài)變化的顏色,吸引班級學生眼球,將其順利引入美術課堂,引入不同顏色作用下的美術作品,聯系班級學生已掌握的美術知識點,巧設課堂觀察問題,將小組合作學習引入課堂,讓班級各小組學生帶著課題問題,從不同角度入手仔細觀察多媒體下多變的顏色,從作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加工、應用中有效解決課中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班級學生巧用整體觀察法、對比觀察法、局部觀察法等,在把握圖畫中花卉、蔬果、建筑物、服裝、工藝產品等形狀、比例、線條中深化了解物體顏色動態(tài)變化。同時,教師要綜合把握班級學生合作探究情況,結合存在的問題深化課中實踐環(huán)節(jié),引導班級各小組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利用提供的材料、工具等,進行色彩明度、色相漸變等實踐練習,在親自繪畫中對色彩、光二者關系,對同類色、對比色、互補色以及色相、純度、明度等有正確的把握。在繪畫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各小組學生交換繪制的作品,深化利用掌握的“多變的顏色”課題知識以及多種觀察法,結合點評要求、標準等,進行合理化點評,在分享、交流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使其在深化掌握觀察方法中有效積累美術知識,實時促進美術觀察能力發(fā)展。
三、巧設課外作業(yè),培養(yǎng)觀察能力素養(yǎng)
在初中美術教育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素養(yǎng)發(fā)展和課外實踐有機聯系,教師要巧設課外作業(yè),在合理分配中指導班級學生實踐,在思考剖析、解決問題中高效完成課外作業(yè),在鞏固復習美術課題課內掌握知識中將其轉化為技能,在培養(yǎng)觀察能力素養(yǎng)中實現全面發(fā)展。
以“生活中的標志”為例,在課題教學結束之后,教師要在堅持因材施教原則的基礎上結合“生活中的標志”課題教學目標、重難點等,巧設課外實踐作業(yè),科學指導班級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日常生活,巧用課中掌握的各類觀察方法,有效觀察學校周邊各類標志,實時捕捉、提取標志各層面有用信息,在合理化記錄中對標志進行分類,在把握基本特征、功能作用中對現實生活中的標志有深層次認識。同時,學生可以隨意選取記錄中的某一標志,自主收集相關的資料以及設計中需要的材料,在活用美術理論知識、設計方法技巧中深入發(fā)散自身美術思維,在明確設計方案、設計步驟、設計方法等中科學設計生活中的各類標志,在完成課后實踐作業(yè)中深層次體會標志具有的藝術美感,在學以致用過程中高效培養(yǎng)美術觀察能力素養(yǎng),促使學生在有效觀察實踐中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得以發(fā)展。以此,在班級學生課外實踐中實現高質量美術課堂教學,更好地促進各層次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使其在美術觀察實踐中更好地張揚個性。
總而言之,教師要深刻把握新課程改革要求,在實踐探究、歸納總結中優(yōu)化美術課程教學思路、方法等,科學指導班級學生理解、掌握美術理論知識,在靈活而有效的應用中掌握觀察方法技巧,獲取美術情感體驗等,在培養(yǎng)觀察能力中更好地張揚個性。
【參考文獻】
[1]郭海凌.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11).
[2]沈煒.美術課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上),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