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萍
教學質量是學習發(fā)展的生命線,也是評價學科老師的依據。初中化學是九年級的新學科,是學業(yè)水平考試中檢驗教學成果的學科,這就要求初中化學老師在教學中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手段,通過一學年的努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突出學科特點,激發(fā)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是多難的學科,只要有興趣,就完全有能力,有機會把它學好。而化學優(yōu)勢就是實驗,實驗具有千變萬化的現(xiàn)象,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初中學生剛接觸化學,通過一系列趣味實驗的教學,使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如,剛上化學課時,可用無色酚酞溶液在白紙上畫一個小笑臉,待其干后不留任何痕跡,展示給學生的就是一張白紙,然后我對著上面噴灑無色的氫氧化鈉溶液,就會顯現(xiàn)出一個紅色的小笑臉,學生很詫異,接著對著笑臉噴灑無色的稀鹽酸,笑臉又消失。對于沒有學過化學的同學可能覺得就像魔術一樣,像這樣的實驗有很多,如“空瓶生煙”、“瓶吞雞蛋”等實驗使學生不斷產生新的好奇心,新的興奮點,隨之就會有不斷求知的興趣,就會產生愉快、主動學習化學的欲望和動力,極大地煥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率
眾所周知,要上好課,首先要備好課。而傳統(tǒng)的備課重“教材”,輕“學生”,這是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備課中教師要思考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思考學生可能出現(xiàn)或遇到哪些問題,老師又該如何調控等,整堂課要賦予學生的思想,而不是干巴巴的講授灌輸。上課是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獲取知識,是學生發(fā)展智力,增長能力的主要途徑。作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適時調整教學思路,根據課堂上實際情況性進行二次備課。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課堂上,教師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話,都可能在師生間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可以使課堂的氛圍既輕松又和諧。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語氣平淡,表情呆板,那么學生必然在下面昏昏欲睡,毫無學習興趣,只有教師激情澎湃,才能感染學生、吸引學生,也才能真正達到有效課堂,這就是“有思想”、“有激情”、“有效果”的課堂教學。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緊緊圍繞有效課堂教學,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三、凸顯實驗指導,培養(yǎng)學科思維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講到化學,學生腦海中毫無疑問彈出“實驗”二字,在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中,實驗占總分的40%左右;由此可見,實驗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作用不可小覷。
化學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問題能力重要手段,觀察是認識的窗口,是思維的前提。在化學實驗中,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明確觀察的目的和重點,從明顯到細微的都必須認真地、細致地觀察。如,將一個生銹的鐵釘放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剛開始觀察到溶液顏色由無色變?yōu)辄S色,由于Fe3+為黃色,那么可以推出有Fe2(SO4)3生成;一段時間后又有氣泡產生,溶液再變?yōu)闇\綠色,又因為 Fe2+為淺綠色,所以可以推出該反應生成FeSO4和H2。同樣根據實驗現(xiàn)象可以輕松寫出并記住化學方程式。對于化學實驗來說,所有的反應都知道在什么條件下發(fā)生、怎么發(fā)生、最后生成什么,全過程都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
四、牽線搭橋,構建知識網絡
化學學科的知識結構,像數學物理一樣各章節(jié)銜接非常明顯,如果哪一章節(jié)沒有學好,直接影響對內容的整體掌握,因而在化學學習中,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非常重要。
五、巧用科技手段,強化課堂教學
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為我們提供了越來越先進的教學手段,應充分利用這些現(xiàn)代化手段,使一些難點、重點知識,能夠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鐵生銹的條件探究實驗中,由于鐵生銹是緩慢氧化,是一個短時間內看不出現(xiàn)象的實驗,所以我們必須提前一星期做實驗,盡管一周后的實驗現(xiàn)象明顯,但是生銹的過程卻看不出來,有的同學甚至會以為是不是老師在這期間“做手腳”,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快放現(xiàn)象就明顯得多,也打消學生的疑慮。通過多媒體展示,使非常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明了,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增大課容量,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六、注重教學反思,提高業(yè)務水平
教學反思對教師自身教學業(yè)務水平的更高的要求,是檢查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分析教學中的不足,記錄教學中的困惑,發(fā)現(xiàn)某種教育教學行為是否對學生有傷害,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是否適合學生等,使教師在反思中不斷完善和提升自我。如:剛開始教化學時關于化學式的計算部分教得特別粗魯,就是讓學生背公式,然后代入,效果怎么都不理想,因為學生記不住公式,經過反思發(fā)現(xiàn)只要聯(lián)系生活,問題就會變得簡單得多。后來,每到這個內容,我都會帶一些水果到教室,把每一個桔子當成一個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氫原子,蘋果當成氧原子等,這樣一個個分子就直觀得多,學生再也沒必要死記公式了,課堂氣氛活躍了,效果也提高了。教學反思是教師進步的重要途徑,作為教師要不斷地反思,從而提升專業(yè)素質,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七、構建和諧課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和滿足。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低,需要教師的監(jiān)督和約束。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結合學生的學習習慣建立與學生的密切聯(lián)系,構建和諧課堂。良好師生關系不僅需要教師在生活中關愛學生,與學生建立朋友的關系,而且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從心底就對教師的認可和喜歡。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讓學生心中敬佩你,行動上跟你學,教學質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