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芬
一、作文課教學的內涵
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但小學生往往容易忽略身邊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邊的題材。這就需要教師加以恰當?shù)囊龑?,引導他們在寫作文時要做到說真話、訴真情。
我有幸聽到一位專家再一次作文課賽結束后的點評,他談道:
(一)習作的目的:會自我表達,愿意與人交流
(二)習作的本質:心意的流露
(三)習作的過程:1、選材;2、構思;3、取材(草稿);4、加工(點評和修改)
(四)習作的追求:興趣、自信(讓學生自由表達)
(五)習作的課堂:1、口語交際;2、閱讀的回顧;3、安靜的習作;4、分享習作;5、習作方法的小節(jié)
(六)一節(jié)作文課的結構往往有以下四方面構成:
1、創(chuàng)設情境(盡量不超過3分鐘)
2、指導寫作(不超過10分鐘),包括指導學生選擇材料、口語交際、閱讀回顧。
3、試寫初稿(不超過20分鐘)
4、習作點評,選取不同層次的學生作品進行點評,點評的同時也就是在教給學生修改習作的方法,總結習作方法。
二、積累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有話可寫和寫得生動具體
1.從課文內容中積累
“重視文本”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有“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好詞佳句”這樣形式的練習?!扼暗淖≌分忻鑼戵巴诰蛩淼赖亩温洌ǖ?段),《13白鵝》對白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飯的描寫等等,《頤和園》中一些景物描寫的句段。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并從摘抄中積累材料。學生通過平時的積累為寫作打下鋪墊,在寫作時就不至于“無話可說,無從下筆”。
2.從課外閱讀中積累
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
首先,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條件,比如假期中的“好書相伴”和 學校圖書室就是為學生搭建的一個好的課外閱讀平臺;我校四、五、六年級班均在教室內創(chuàng)建了閱讀角,讓學生隨時有課外書可讀。楚雄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還在樓道的拐角處設置讀書角,方便學生隨時閱讀。
其次,要求學生在讀書時要做筆記,“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原則,把書中的好詞,對于一些描寫人物、動物、植物或事件獨特的地方的句子也要摘抄下來。
最后,讀書交流活動,交流的內容有: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這些好詞好句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讀了某一篇文章的感受有些什么......對交流的同學所交流的內容進行點評。
三、指導學生的寫作,讓學生會寫和寫得有條理、構思新穎
(一)明確習作要求,把握習作重點是寫好作文的先決條件
無論是習作的指導還是講評,明確習作要求,把握習作重點是寫好習作的前提條件。寫文章也是要講究章法的。諸如審題、立意、選材、結構層次的安排、語言的使用和選擇、修改等等。毫無疑問,即使是小學生的習作,也離不開一定的章法。但這些章法應該是最簡單的,最基本的,且非系統(tǒng)的。講到小學生習作需掌握的章法,大體有三條,一是順序,即比較有條理,言之有序;二是內容比較具體,言之有物;三是遣詞造句比較準確、比較通順,文從字順。(舉例本學期期中測試作文)
(二)多種方法指導習作
1.比貓畫虎,讓學生學著模仿
我們小學語文書中有很多課文可以作為事例來進行作文教學,讓學生學會模仿文章的語言、結構、表達方法、寫作順序、修辭手法等等。文學的基本材料是語言——是給我們的一切印象、感情、思想以形態(tài)的語言,文學是借語言來進行雕形描寫的藝術。語文課本中的選文都是語言文字好的范本。教師可引導學生認真地、有針對性地模仿范文中的精美語句,是提高寫作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也可引導學生模仿文章的結構,最好是模仿語文課本中范文的結構。因為范文的結構既全面、千姿百態(tài),又科學、規(guī)范。模仿結構,可以學習全篇結構安排的特點,可以模仿局部的層次安排,還可以模仿范文的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例如,教學《桂林山水》時,讓學生用總分總的結構,采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來寫一處風景。教學《頤和園》時,就學習作者的游覽順序: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2.抓住一切機會,讓學生進行習作練習:讀寫結合
借鑒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學習課文時,引導學生誦讀好詞佳句以及優(yōu)美的段落,積累詞匯、品嘗寫作藝術,指導學生領悟寫作方法,并適當進行讀寫結合的小練筆。小練筆是編者根據(jù)課文內容安排在部分課文后面的,如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去年的樹》的小練筆:我有很多話要對鳥兒說;第五單元《18、頤和園》的小練筆:我要學習《頤和園》的寫法,記一次游覽活動等。可以不用要求學生寫很多,但一定要讓學生明確每次小練筆練的主題是什么。
(三)學生習作時的指導
重點關注習作有困難的學生,并幫學生掃清字、詞及表達方面的障礙。
(四)學生習作的講評
教師對于作文的講評,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必須注重作文講評的針對性,作文講評的方法主要包括:對優(yōu)秀作文的品味;對作文得失的分析以及對文字表達的推敲。
要做好作文講評必須注意以下問題:作文講評中一定要抓住重點;作文講評中一定要多鼓勵,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睂W生的作文水平有限,教師在修改時應尊重孩子的想法,盡量保留孩子的意愿,不大篇幅地進行改動,多給予鼓勵。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修改草稿的良好習慣,并根據(jù)每次作文情況講解一些修改要點,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領學生學會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總之,在作文教學的道路上,只有不斷摸索,不斷總結經驗,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的采用多變的教學方法,就一定能讓學生愛上寫作,學會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