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小龍 樊銳太
【摘 要】目的:對錐形束CT圖像引導用于胸部腫瘤放射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方法:從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部腫瘤病患中隨機選取60例作為研究的對象,將其分為常規(guī)組和實驗組,每組有病患30例。對常規(guī)組病患使用電子射野的影像儀圖像進行引導分析,而實驗組病患則使用錐形束CT圖像進行引導分析。對兩組病患左右前后方向的擺位以及頭腳的擺位的偏差進行對比,同時將兩組病患發(fā)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進行對比。結果:通過對比發(fā)現,實驗組病患在左右前后方向的擺位誤差以及頭腳擺位的誤差要明顯小于常規(guī)組病患的擺位誤差;而實驗組病患放射性肺炎的發(fā)生概率也要明顯小于常規(guī)組病患(P<0.05)。結論:使用錐形束CT圖像引導對胸部放射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減少病患頭腳以及左右前后擺位的誤差,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病患放射性肺炎的發(fā)生概率,其安全性比較高并且治療的效果比較好。
【關鍵詞】錐形束CT圖像;胸部腫瘤;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0.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092-01
胸部腫瘤主要包括的有胸壁腫瘤以及縱膈腫瘤??v膈腫瘤又包括甲狀腺腫瘤、支氣管類的腫瘤以及胸腺腫瘤等[1]。目前在臨床上主要采用放療以及手術的方式對病患進行治療,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目前圖像的引導放療技術已經在腫瘤的治療當中進行廣泛的應用,其中以電子射野的影像儀作為代表,而錐形束CT引導技術在圖像的配準以及圖像的質量上所能提供的信息會具有更加獨特的優(yōu)勢,因此其在臨床上應用的范圍在不斷的擴大。本文對錐形束CT圖像引導用于胸部腫瘤放射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現得出的結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部腫瘤病患中隨機選取60例作為研究的對象,將其分為常規(guī)組和實驗組,每組有病患30例。常規(guī)組中有男性病患16例,女性病患14例,年齡段在29歲至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5±2.1)歲,其中患有肺癌的有8例,患有胸腺瘤的有12例,患有食管癌的有10例;實驗組中有男性病患17例,女性病患13例,年齡段在29歲至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7±2.2)歲,其中患有肺癌的有9例,患有胸腺瘤的有13例,患有食管癌的有8例。兩組病患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的對比上并沒有太大的差別(P>0.05),因此兩組之間的數據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
1.2圖像引導的方法
讓病患采取固定的體位,所有的病患都采用仰臥體位,讓病患將雙手舉到額頭前并且交叉,使用真空的氣墊將病患的雙手進行固定。對常規(guī)組病患采用的電子射影影像儀的圖像進行引導分析,而實驗組病患則采用錐形束CT圖像進行引導分析。常規(guī)組病患進行影像分析以及獲取需要在每個星期使用CBCT的影像進行引導,然后對病患進行一次的分析。而實驗組病患進行影像分析以及獲取則是要每個星期使用CBCT的影響引導的系統(tǒng)對病患進行一次的分析。然后對病患進行隨訪,對相關的臨床資料進行對比研究。
1.3觀察的指標
對兩組病患前后左右以及頭腳的擺放位置出現的誤差進行對比,以及對比兩組病患發(fā)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進行對比。
1.4統(tǒng)計學的標準
本文對數據的處理采用的是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以P<0.05為標準表示數據之間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病患體位擺放誤差對比
通過對比發(fā)現,實驗組病患在左右前后方向的擺位誤差以及頭腳擺位的誤差要明顯小于常規(guī)組病患的擺位誤差(P<0.05),具體情況見表1。
2.2兩組病患發(fā)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對比
實驗組病患中發(fā)生放射性肺炎的人數為2例,發(fā)生的概率為6.7%;常規(guī)組病患中發(fā)生放射性肺炎的人數為5例,發(fā)生的概率為16.7%。通過對比發(fā)現,實驗組病患發(fā)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要低于常規(guī)組病患發(fā)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P<0.05)。
3 討論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對胸部腫瘤的治療上錐形束CT的圖像引導技術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2]。錐形束CT技術在圖像的配準以及圖像的質量方面其所能提供的信息和圖像的成像都會具有更好的獨特優(yōu)勢,在臨床當中被越來越廣泛的使用[3]。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和電子射影影像儀的圖像引導相比,錐形束CT其射線更有特點,因此能夠將影像的分辨率進行增加,從而將影像的質量進行提高。并且使用錐形束CT圖像引導能夠獲得三維的影像,從而能夠將病患橫斷面的影像更為清晰的呈現。在對胸部腫瘤的放射治療中,錐形束CT圖像引導能夠和CT以及CBCT進行直接的配準,從而能夠對病患體位的誤差進行分析。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目前圖像的引導放療技術已經在腫瘤的治療當中進行廣泛的應用,其中以電子射野的影像儀作為代表,而錐形束CT引導技術在圖像的配準以及圖像的質量上所能提供的信息會具有更加獨特的優(yōu)勢,因此其在臨床上應用的范圍在不斷的擴大。
本文通過研究對比發(fā)現,實驗組病患在左右前后方向的擺位誤差以及頭腳擺位的誤差要明顯小于常規(guī)組病患的擺位誤差;而實驗組病患放射性肺炎的發(fā)生概率也要明顯小于常規(guī)組病患(P<0.05)。
綜上所述,使用錐形束CT圖像引導對胸部放射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減少病患頭腳以及左右前后擺位的誤差,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病患放射性肺炎的發(fā)生概率,其安全性比較高并且治療的效果比較好。
參考文獻
[1]劉洪源,彭威,楊銳等.錐形束CT離線校正肺癌擺位誤差[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16,33(06):573-575+583.
[2]王艷陽. 胸部腫瘤患者放療擺位誤差分析:一項基于錐形束CT的研究[A]. 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2007第六屆全國放射腫瘤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2007:2.
[3]許峰. 應用錐形束CT分析腫瘤放射治療中分次間及分次內擺位誤差[A]. 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2007第六屆全國放射腫瘤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