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明
摘要:通過最近幾年對醫(yī)院的臨床用藥研究分析發(fā)現有一種藥物應用十分廣泛,就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因此這類藥物的使用對臨床肯定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我院這些年的應用情況并不是十分規(guī)范,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些不合理的應用導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必須十分重視。本文針對此類藥物如何使用進行了研究分析,同時對于該類藥物的合理科學應用進行了相關研究,為臨床用藥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糖皮質激素;使用誤區(qū);合理用藥
1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使用誤區(qū)
1.1作為退熱劑
作為退熱劑,一個比較典型的應用就是將地塞米松進行靜脈注射或者肌肉注射。但是從這幾年的臨床用藥發(fā)現,不管是醫(yī)生也好還是病人也好,沒有一個很好的心態(tài),急于求成,有時候強制性用該類激素作退熱劑使用,這樣雖然表面上使患者的發(fā)熱癥狀得到一定的緩解,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病情也會進一步加重。
1.2輸液過程中預防不良反應
通常來說,在輸液過程中,為了防止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會將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一起兌入到靜滴藥物當中,也就是在靜滴中加入地塞米松,這樣做的原理是利用了此類藥物的抗過敏效果,它會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但是該類藥物本身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有時候也可以導致患者過敏,故而并不能完全達到預防出現不良反應的效果,甚至會在輸液過程中進一步出現其他反應現象。
1.3作為抗生素
此類藥物用作抗生素,主要是用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當中,跟前面所說的一樣就是在抗生素中加入地塞米松。臨床試驗研究發(fā)現,在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同時,量多或者量少,在治療炎癥的過程中,所起到的抵抗效果也不同,但是此類激素本身也具有副作用,在減輕患者炎癥的同時也能造成患者自身抵抗力的下降,從而使一些潛在的病灶擴散,以至于治療困難,如果情節(jié)嚴重會發(fā)生更不良的效果。
1.4慢性疾病中的不合理使用現象
對于某些慢性疾病可以按規(guī)定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比如說風濕,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針對此類疾病,該藥物可以緩解疼痛,但是并不會根治,因此建議采用綜合治療的方法。
1.5局部治療中的不合理使用現象
此類藥物本質的特征就是抗過敏和抗炎,因此還可以用來治療皮膚病。但是在治療皮膚病的過程中,也必須按照醫(yī)學標準進行。如果使用不當,就會造成皮膚病的進一步擴張,甚至導致皮膚萎縮以及毛細血管擴張等,還可能引發(fā)皮炎等不良癥狀。
1.6不合理制劑及給藥
對于一些特定的病癥,并不是通過注射肌肉注射來解決病灶。比如說支氣管等哮喘病癥,就會采用口服的辦法。
2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合理使用
2.1合理用藥規(guī)范
對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合理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就是如果出現感染嚴重以及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的癥狀就可以使用此類藥物,同時還可以在過敏性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方面發(fā)揮作用。合理用藥的原則主要表現在當患者來就診的時候,必須搞清楚患者的病癥,理清問題根本,確認到底使用何種藥物,同時還必須確診用藥的量以及方法和療程,如果有必要還必須用一些其他輔助類的藥物,如果患者對此類藥物使用周期過長,必須逐漸減量,一直到停用,使藥物的效果能夠最大化的發(fā)揮出來,同時還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2.2合理用藥策略
2.2.1小劑量療法
針對某些病癥,必須小劑量使用此類藥物。這些病癥包括垂體前葉功能減退以及腎上腺皮質次全切除術等,一般來說,每日的用藥量維持在15到20毫克左右,或者說每日可以用15毫克左右的氫化可地松維持。
2.2.2中劑量療法
而對于另一些,比如說腎病綜合征以及頑固性的支氣管炎等患者可以適當的增加藥物劑量還必須長期服用此藥物。剛開始可以每日口服15毫克左右的潑尼松,待病癥減輕后,藥物用量就可以逐漸減小,連續(xù)使用一段時間即可。
2.2.3大劑量突擊療法
大劑量藥物的使用,主要是針對特別嚴重的患者,比如說中毒性感染以及休克等癥狀,它主要是將機體有害的過敏反應和炎癥進行消除,使人體嚴重的癥狀基本得到緩解,否則會損害人體的心腦等器官。但是針對此類嚴重感染性的患者用藥量加大的同時,還必須同時服用抗菌藥物并且抗菌藥物劑量要大,但是只能短期治療,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灶的進一步擴散,以避免引發(fā)更嚴重的后果。
2.2.4支氣管哮喘類疾病的治療
臨床研究發(fā)現,治療哮喘最為有效的藥物還是糖皮質激素類的藥物,此類藥物能夠直接將病灶控制,對于患者來說,很快就能見到療效,而且有更少的副作用。目前來說,醫(yī)學上已經出現了長效β2受體激動劑,跟此類藥物進行聯合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2.2.5過敏性鼻炎的治療
針對鼻腔黏膜炎的患者,這種病癥的早期和晚期都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早期主要表現為炎性介質的組胺釋放,晚期主要就是淋巴細胞等浸潤鼻腔黏膜,而皮質激素類藥物針對這種癥狀治療起來極為有效。比如說在春季使用小劑量的此類藥物能夠緩解過敏癥狀的發(fā)生。具體療法就是在花開季節(jié)之前12天左右第一次用藥,當花開季結束之后的2到3周就可以停藥了。
2.2.6隔日療法
此外還有隔日療法,隔日療法所使用的藥物起效并不是特別明顯,比如說潑尼松等此類藥物主要針對于長期治療的慢性疾病。這種療法顧名思義,就是在用藥的同時隔一天用一次,最好是在隔日的早晨。因為人體皮質激素分泌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在每天上午9點左右,屬于皮質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而皮質激素類藥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分泌腺體,它的抑制作用在早晨最小。
3 結語
總而言之,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普遍應用在臨床上,用藥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加強其應用價值,就必須對此類藥物的應用進行一定的控制,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同時使用此類藥物也要注意其可能引發(fā)的并發(fā)癥。從長遠的角度來說,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有著非常樂觀的應用前景,但是為了進一步減少其引發(fā)的副作用,必須對其進行深入開發(fā)與研究。
參考文獻:
[1]黃凰.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用藥誤區(qū)及合理用藥分析[J].海峽藥學. 2017(10)
[2]趙琳琳,蒙瑞.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臨床應用探究[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 2012(10)
[3]張樹春.糖皮質激素局部封閉和全身用藥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