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梅
摘 要:物理是一門特別考驗學生思維邏輯能力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的學科。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感覺到不同程度的壓力和困惑。中學物理不僅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必修基礎課程,也是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門課程,有利于幫助學生發(fā)掘自身思維能力、拓展精神素質、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物理學科中的概念、定理又有著抽象性強、邏輯性強的特點,對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教師可以通過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升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中學物理 創(chuàng)造性思維 抽象 障礙 對策
一、中學物理學習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障礙
中學物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不僅是由于知識的抽象晦澀,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學生對題目中的抽象思維理解不到位,不能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也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這為學生成績的提高帶來了阻礙,而中學又是學生十分重視成績的一個階段,因此很有可能在學生的心理上造成負反饋,越得不到好成績,越對物理學科失去興趣,尤其是女生更難以在物理學習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障礙不僅僅是物理本身比較抽象,還因為它極致的邏輯和真理,使得學生不容易想得全面,也無法開闊思維,非??简瀸W生的想象能力,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從多方面來突破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障礙,才能更輕松的學好物理。[1]
二、開創(chuàng)學生關于學習物理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對策
1.通過知識系統(tǒng)化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物理知識體系龐大,涵蓋范圍較為廣泛,對基本物理現(xiàn)象的產生原因、基本物理規(guī)律以及對物理知識的應用等等都有一定的講解,在面對這樣豐富的知識體系時,學生難免會感到無從下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對學生整體構架的建設,在學習初期,就要按照自身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科的特點構建好基本的知識系統(tǒng),為后續(xù)的物理學習打好框架,在學習新的知識后,將自身已有的知識框架不斷地補充、拓展,使得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夠形成完整有序的知識系統(tǒng),這對克服學生做題找不到思路是非常有效的,在對所學知識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之后,學生可以更加明確每道題考查的要點是哪些,解題思路自然也就清晰了許多,同時,在明白了書本中每一個章節(jié)存在的內部聯(lián)系后,學生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根據其中蘊含的邏輯關系進行推導、梳理,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例如,在學習《曲線運動》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把現(xiàn)階段學到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也可以和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等運動方式類比著學習,教師在引導學生建立聯(lián)系的同時,也可以簡要的將學過的知識再次復習一遍,不僅加深了同學們的印象,也讓物理知識系統(tǒng)更加豐富了。[2]
2.通過加強原理講解強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基本的原理概念是物理學習的基礎,物理規(guī)律、物理現(xiàn)象都是原理、概念的一種客觀反映,只有清楚地明白物理知識中基本原理、概念的具體含義,學生才能夠真正理解物理規(guī)律能夠被總結出來的原因,才能夠明白物理現(xiàn)象背后蘊含的科學知識,從而能夠在物理實驗、生活生產中得心應手地應用物理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重視對物理基礎知識的講解,許多教師認為只要記住了概念,做題就有了依據,因此僅僅要求學生記憶常??嫉降墓?、定理,對這些成果的推導過程、產生原因卻很少講解,因為一些定理的推理過程較為復雜,很有可能大量占用課堂練習時間,但實際上,這種只應用結論卻忽略了事物本身邏輯推理的做法,不僅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也是對學生獨立思考的一種限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對學生思維方式的正確引導,加強學生對原理概念之間邏輯關系的理解,使學生能夠掌握主動分析的能力。例如,在進行《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時,有許多重要的概念需要學生理解,教師在書本的基礎上,又對功率、勢能等概念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做出了講解,并且將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導過程詳細地向同學們進行了解讀,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有較大的可拓展性,教師在課堂范圍內聯(lián)系其他章節(jié),加深了學生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使得學生對這一定律的原理有了更深的認識。
3.通過培養(yǎng)學生客觀分析能力加強創(chuàng)造性思維
物理課程重視實踐,在實踐中,學生能夠對原理、定理進行驗證,能夠親眼觀察到書本中涉及的實驗現(xiàn)象,能夠在實際中探索物理變化,對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有很大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對收獲的經驗和知識進行進一步地概括,通過對知識的總結歸納,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幫助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物理學科的特殊性要求學生有敏銳的觀察力,不僅要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與客觀事實相結合,從實踐中獲取經驗,物理現(xiàn)象中存在的內部邏輯是物理規(guī)律的基礎,也是理論知識的具體表現(xiàn),學生可以在觀察、分析中更加明晰物理知識的因果關系,例如,在《力的相互作用》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中,教師組織安排了重力、彈力、摩擦力等實驗,通過觀察力的產生、力的特性等特點,學生可以在直觀的實驗中獲得靈感,繼而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3-]
結語
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幫助學生形成對事物、學科的整體概念,也是對學生思維深度的一種間接反映,促進了學生核心素質的提升,強化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升對物理的理解能力,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參考文獻
[1]張麗娟.中學物理教育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6):175-175.
[2]黃美麗.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A版,2014,(3):153.
[3]張禮勇.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7,(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