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蘭
摘 要:在當代教育理念中,游戲不再是玩物喪志的代名詞,游戲式教學已經(jīng)成為幼兒教育體系中頗受認可的一種教育方式。在游戲中,幼兒能夠獲得更直觀和更鮮明的認知與體驗。文中從幼兒表達能力、行為習慣、安全意識和品性引導幾方面入手,講述課程游戲化對幼兒成長的推動作用。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智力啟迪和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幼兒教育至為重要。面向幼兒的教育活動,當依托于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通過易于被幼兒接受的教育方式,有目標有預案地開展。課程游戲化正是具備上述特征的一種幼兒教育形式。課程游戲化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受到眾多幼兒的青睞。將課程游戲化引入幼兒工作中,從表達能力、行為習慣、安全意識、品性引導等方面對幼兒展開教育教學活動,以游戲活動的樂趣引導幼兒,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一、課程游戲化與表達能力
有科學數(shù)據(jù)表明,兩歲至六歲幼兒正是培養(yǎng)和強化語言表達能力的黃金時段,應當抓緊寶貴的黃金周期來啟發(fā)幼兒多說、多想。幼兒的接觸面較窄,接受能力較差,借助于或直觀或形象的活動更有利于引導幼兒開口表達。在訓練幼兒的表達能力時,采用游戲化的課程活動,讓教學變得充滿趣味和歡樂,充分調(diào)動幼兒參與語言教學的熱情,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以“人和動物是朋友”的語言表達課為例。如果老師只是一味地告訴孩子們哪些動物和人類是好朋友,它們有什么習性,相信沒有幾個孩子能夠記住這些枯燥的內(nèi)容。為了讓孩子們更積極地融入課堂,老師特別設計了角色游戲。老師先向孩子們講述一些常見的小動物和人之間的情感關聯(lián),再介紹這些小動物的習性,然后讓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開展角色游戲。每一位小朋友要向大家講述自己所代表的小動物的特點以及他們與人之間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關聯(lián)。頭戴動物頭飾的小朋友們興致勃勃地講起自己的角色,孩子們不僅學習了動物習性,還鍛煉了他們開口講述的能力和當眾表達的勇氣。
二、課程游戲化與行為習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從狹隘的觀點來看,教育就是培養(yǎng)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園的孩子們正處于行為習慣的初步培養(yǎng)階段,如果能夠在這一階段給幼兒以系統(tǒng)的行為習慣教育,幫助尚幼的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讓他們受益終生。因此,行為習慣是幼兒教育的重點內(nèi)容,其中最基礎也最迫切的是衛(wèi)生行為習慣和守紀行為習慣。
在向幼兒們滲透行為習慣教育時,一味的批評并不可取,一味的說教也未必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考慮到幼兒的生理特性,開展游戲化的行為習慣教育,如以細菌為主角,講述它從手至口再到人體內(nèi)部的旅行及給人造成的痛苦,讓孩子們在懸念迭起的故事中明白講衛(wèi)生和勤洗手的道理,引導孩子們認識到不良行為習慣造成的后果,樹立改正不良習慣的念頭,并在后續(xù)的教育中多次提醒孩子們,逐步幫幼兒養(yǎng)成正確的行為習慣。這種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幼兒們理解和接受行為習慣教育。
三、課程游戲化與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是關系到孩子生命健康的頭等大事。如今的社會,安全隱患太多,調(diào)皮的孩子可能會將幼兒園的小玩具偷偷塞進嘴巴或者鼻孔,幼兒在吃果凍或堅果時可能噎著,好奇的孩子把小指頭伸進家插座里面的金屬片,過馬路時路上的車太多太多……可以說,威脅幼兒安全的因素無處不在,沒有一片絕對安全的空間。被動的防護固不可少,但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幼兒的安全教育,看護、愛護不如自護,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必不可少。老師應該向幼兒們加強安全教育,在孩子們的大腦中建立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識。
在對幼兒開展安全教學時,可以搶答的方式調(diào)動幼兒的參與熱情,問答題目以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內(nèi)容為主,如“發(fā)現(xiàn)一個小朋友掉到水了,你該怎么辦”、“當你想過馬路時,你該怎么辦”、“當你在購物中心與爸爸媽媽走散了,你該怎么辦”等。在搶答中,孩子們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當有小朋友的回答正確,老師要進行表揚,如回答不完整可請別的幼兒再加以完善。在類似這樣的游戲化教學中,孩子們對安全的認識加深了。
四、課程游戲化與品性引導
幼兒就如同一棵小樹苗,對幼兒展開道德品性教育的出發(fā)點就是保障這棵小樹苗能夠長得又直又健康??嗫谄判恼f教式的品德教育對著年幼無知的孩子們似乎難以起到大的作用,春風化雨式的熏陶教育能夠起到更實際意義的引導和培養(yǎng)意義。緣于幼兒對游戲天然的好感,倘若把幼兒的品德教育融入到游戲化教學中,則效果更好。如在向幼兒講解團結(jié)的意義時,老師可以給孩子們一根小小的木棒,請他們折斷,再給他們一捆小小的木棒,再請他們折斷,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孩子們“團結(jié)”的力量。也可以通過小游戲“兩人三足”、“四人合作頂氣球”等游戲來告訴孩子們團結(jié)協(xié)作對能力的放大作用。為了能夠在游戲中取得成功,孩子們會自覺自主地合作起來,在游戲后老師再對他們的表現(xiàn)進行分析,告訴他們團結(jié)的力量,再次玩游戲時,孩子們的表現(xiàn)定然會與第一次不同。通過這樣的游戲化教學,幼兒們能夠直觀地認識到什么是團結(jié)、為什么在集體活動中需要團結(jié)。老師充分利用各種游戲化課程,挖掘各種游戲中的教育潛力,開展諸如這類的道德品性教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讓幼兒們體會到良好品質(zhì)的正面作用,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性。
在幼兒教育中運用游戲化課程,在游戲這種幼兒們樂于參與的活動中強化對幼兒的引導和培養(yǎng),讓幼兒教育與游戲、生活緊密結(jié)合,這是“生活教育”的現(xiàn)實運用,是教育本質(zhì)加歸的體現(xiàn),以真我為導向的幼兒教育將極有利于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昆山市開發(fā)區(qū)蓬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