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經不同方式干預后,干預組上述兩項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結論:手燒傷整形患者,予以早期護理干預與功能鍛煉指導,有助于恢"/>
陳瑾
【摘 ?要】目的:探討早期護理干預與功能鍛煉對手燒傷整形患者手部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2017年2月--2019年1月內我院收診的40手燒傷整形患者作為對象,采用雙盲法進行分組,設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組20例,其中,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配合早期護理干預及功能鍛煉,比較臨床護理效果。結果:①干預前,組間手部關節(jié)活動度及Carroll氏上肢功能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經不同方式干預后,干預組上述兩項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②干預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燒傷整形患者,予以早期護理干預與功能鍛煉指導,有助于恢復手部功能,且患者滿意度高。
【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功能鍛煉;手燒傷;整形;手部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4-0171-01
本文筆者為了觀察早期護理干預與功能鍛煉對手燒傷整形患者手部功能的影響,選擇2017年2月--2019年1月內收治的40例患者進行分析,分成兩組且采取不同方案進行干預,現(xiàn)在將方法及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2月--2019年1月內我院收診的40手燒傷整形患者作為對象,采用雙盲法進行分組,設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組20例。對照組20例患者中包括11例男性和9例女性,最小28歲,最大72歲,平均年齡(45.83±5.91)歲。干預組20例患者中包括13例男性和7例女性,最小24歲,最大71歲,平均年齡(44.18±5.78)歲。數(shù)據分析發(fā)現(xiàn),干預組與對照組的基本資料并無明顯差異,P>0.05,可分組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定期更換敷料,創(chuàng)面保持清潔狀態(tài),進行簡單的健康宣教,創(chuàng)面愈合后,指導病人功能鍛煉。
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早期護理干預與功能鍛煉,具體措施如下:(1)早期護理干預:①健康教育,住院期間,護士加強健康宣教,綜合分析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及職業(yè)等,采取一對一輔導、疾病宣講會等形式,介紹手燒傷的相關知識,并介紹整形術的目的及意義,告知注意事項,并強調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發(fā)放相關的宣傳資料、播放相關視頻等方式,宣傳功能鍛煉的基本方法與步驟,提高病人自我護理能力,鼓勵患者及家屬參與護理。②心理護理,手部燒傷后,由于瘢痕增生以及攣縮,引起軀體功能障礙,毀損外形,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煩躁等負性情緒,降低依從性,影響疾病治療。對此,護士應該綜合評估患者情緒變化,掌握患者不良情緒的發(fā)生原因,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耐心傾聽患者訴說,了解患者內心真實感受,用成功案例鼓勵患者,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緩解病人負性情緒,保持樂觀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2)功能鍛煉:①叮囑病人戴彈力手套,持續(xù)3-6個月;②待病情穩(wěn)定后,在醫(yī)生允許的前提下,護士指導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例如,手握握力器、彈力球等,手握兩個核桃轉動,訓練手部抓、握以及拆等功能;③手部功能慢慢恢復的前提下,護士指導患者進行日常活動訓練,如穿衣、吃飯、梳頭、洗臉等,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1.3觀察指標
(1)采用量角器,測量患者手指關節(jié)活動度(TAM),其中,TAM=各關節(jié)屈曲度之和-各關節(jié)伸直受限度之和【1】;(2)采用Carroll氏上肢功能量表【2】,評價患者手部功能,共涉及33個條目,采取0-3級評分法,總分值為0-99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手部功能恢復越好;(3)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表,調查患者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實行百分制,評分越高說明越滿意。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20.00軟件處理實驗數(shù)據,其中,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予以T值檢驗,檢驗值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手部關節(jié)活動度及Carroll氏上肢功能評分
比較兩組患者手部關節(jié)活動度及Carroll氏上肢功能評分,干預前差異不大(P>0.05),干預后,組間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護理滿意度
調查發(fā)現(xiàn),干預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48±5.13)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7.72±5.68)分,兩組數(shù)據分析,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燒傷中,手部燒傷較為常見,且致殘率高達50%-70%,其中,瘢痕增生是手部燒傷常見并發(fā)癥,是影響手部功能的重要因素,降低患者生存質量。對此,加強手術燒傷整形患者的護理干預及功能鍛煉,具有重要意義【3】。常規(guī)護理屬于被動護理形式,護理內容片面、單一,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人們對護理的需求,應用價值不高。手燒傷整形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早期護理干預與功能鍛煉,一方面,早期進行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預,提高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的認知程度,糾正錯誤認知,緩解患者消極情緒,保持樂觀心態(tài),增加依從性,另一方面,加強功能鍛煉,通過一系列鍛煉措施,鍛煉手部關節(jié),有助于恢復手部功能。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干預組干預后手部關節(jié)活動度及Carroll氏上肢功能評分都高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梢姡缙谧o理干預與功能鍛煉對手燒傷整形患者手功能恢復,具有積極作用,值得推廣借鑒。
參考文獻
[1]????? 沈曉嫻,劉怡青,徐勤祺,竇懿. 早期護理干預與功能鍛煉對手燒傷整形患者手部功能的影響[J]. 中國美容醫(yī)學,2019,28(02):153-155.
[2]????? 馮麗霞. 早期綜合護理對手燒傷患者瘢痕嚴重程度的療效分析[J]. 臨床研究,2018, 26(04):162-164.
[3]????? 姜玉,周萬芳,馮蘋,雷永慧. 人性化護理在手部燒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醫(yī)刊,2018,53(07):8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