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丁莉
摘 ?要: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最高層次,是黨和政府寶貴的人才資源。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渠道。新時代背景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新挑戰(zhàn)。通過對省屬地方民族院校M大學研究生的抽樣、走訪調查,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當前面臨的挑戰(zhàn)進行分析,并從學校制度建設層面、課程改革方面以及對學生自我教育的引導等方面提出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新時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7-0006-05
Abstract: Postgraduate students are the highest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a valuable talent resource for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in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riv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 postgradu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ces new challenges. Through the sampling and interview investigation of M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s from provincial and local ethnic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hallenges of postgradu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s the aspects of school system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guidance of students' self-educa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postgradu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the new era; postgraduat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其本質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它不僅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完成黨和國家各項任務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1]。
一、研究的背景及基本情況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在新時代如何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是發(fā)展和推動研究生教育持續(xù)向前的必要環(huán)節(jié)。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加之社會對人才要求逐步提高,無論是研究生報考人數(shù),還是錄取人數(shù)均逐年遞增。據統(tǒng)計,2018年共有290萬人報名考研,近幾年考研人數(shù)還會持續(xù)增長。同時,生源地更加廣泛,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地域差別明顯,年齡跨度增大。以上這些因素均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
為深入了解研究生群體的思想動態(tài),本研究以省屬民族地方院校M大學的研究生為研究對象,對其展開問卷調查和走訪調研。據統(tǒng)計,截止2018年底該校有研究生600余人,少數(shù)民族學生300余人,其占研究生總數(shù)的51.74%,其民族成分主要是該省境內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數(shù)民族。本次采用網絡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抽樣調查,問卷設計上除性別、年齡、學院、政治面貌、民族等常用變量外,著重從入黨動機、人生信仰、人生目標、學習目的等方面調查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現(xiàn)狀。本次共發(fā)放問卷350份,收回有效問卷323份,回收率為92.29%。其中男生137人,占學校男生總人數(shù)的48.07%;女生186人,占學校女生總人數(shù)的48.56%,分別占調查樣本總數(shù)的42.41%、57.59%。政治面貌為中共黨員的占比為36.84%,共青團員占53.56%,群眾占9.6%。生源地為直轄市或省會城市、中等城市、縣城、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地區(qū)的占比分別為5.88%、13.62%、26.32%、9.60%、44.58%。抽樣樣本較為均勻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能夠反映該校研究生的整體思想狀況。
二、M大學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
(一)高度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領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深刻的了解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不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務。學校始終堅持辦學方向,秉承服務理念,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因此對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領導的認同,以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是本次調研的重點之一。調查顯示,71.52%的研究生有著非常強烈的入黨愿望,并為之不斷努力,而其中女生表現(xiàn)的更加明顯。
同時,不同的民族的學生在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民族政策的指導下,在學校教育的引導下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對黨的綱領、理論、路線、方針有著高度的認可。以土家族為代表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中有86.61%的學生申請入黨的最主要動機是有著崇高的理想信念,認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希望可以為人民服務。
(二)整體思想道德水平較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健康向上
研究生群體普遍具有健康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充滿了朝氣與活力。絕大多數(shù)研究生對目前自身的狀態(tài)比較滿意,思想道德水平較高,樂觀向上,有理想有抱負,積極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奮斗,有著青年一代的朝氣與活力。在對其讀研目的的調查顯示,有35.91%的研究生讀研是為了提升學業(yè)含金量,26.93%的研究生認為讀研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57.59%的學生認為讀研可以更好的實現(xiàn)奉獻社會的人生價值標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彰顯著青年一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三、M大學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一定程度的政治信仰迷失、理想信念模糊、價值追求不明問題
在信息飛速發(fā)達的今天,多元價值的出現(xiàn)不斷沖擊著現(xiàn)代社會主流價值觀,一定程度上鼓勵了青年追求“與眾不同”,而這給學校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面對多元價值,部分研究生會出現(xiàn)政治信仰迷失、理想信念模糊。有18.89%的研究生表示自己沒有信仰或者對自己的信仰不清楚;27.55%的研究生在對入黨這件事情上顯示出沒有采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也有部分研究生雖有入黨的行動,但是其入黨的動機還需進一步端正。第二,價值追求不明的問題。在讀研的目的上,有4.64%的研究生認為目前的就業(yè)形勢比較緊張,讀研可以緩沖一下就業(yè)壓力,對于在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上,傾向于人生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大于對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功利主義傾向比較明顯。
(二)研究生群體壓力普遍較大,心理健康問題亟待解決
研究生群體中的壓力普遍較大。調查顯示,因學位授予條件的規(guī)定,有60.68%的研究生認為目前最大的壓力是學習科研壓力,緊隨其后的是經濟壓力(18.27%)和就業(yè)壓力(11.15%)。M大學研究生中超半數(shù)的生源地區(qū)來自于農村,其年齡多處于25-29歲間。從年齡上來講他們已經是成年人,但從經濟上來看,仍未獨立。雖然學校采取了一系列的獎、助、勤、補政策來鼓勵和資助學生學習,但仍不能滿足其全部生活學習開銷,特別是農村生源地區(qū)的學生,經濟壓力占其全部壓力的25%,遠高于其它生源地區(qū)學生。這些壓力都從一定上增加了其心理負擔(表1)。
M大學中含有一部分定向委培的研究生,他們要同時兼顧工作和學業(yè),有時感覺分身乏術,難以平衡二者關系,往往顧此失彼。同時絕大多數(shù)研究生往往社會經驗不足,整體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差,加之受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影響,對心理問題多持回避的態(tài)度,減壓方式方法掌握不多,實際減緩壓力效果有限[2]。
雖然每年學校都會組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試,但是部分學生在進行測試時會有意識的選擇逃避,不愿正視面對自我,拒絕和排斥心理健康咨詢與幫扶。加之研究生教育中專業(yè)人員的配備不足,使得負責老師有時候無暇顧及到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況,對一些潛在心理問題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處理。
(三)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實不到位,教育指導有待加強
導師、輔導員和任課老師是與研究生接觸最頻繁的老師,因而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最具影響力的。調查顯示,82.66%的學生認為導師在其學習生活中的影響較大,近一半的參與者做到了經常主動與導師溝通交流;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與輔導員、任課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但是也存在著以下需要改進之處:
第一,導師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發(fā)揮。研究生的學習生活中,導師是第一責任人,導師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作用是普通老師無法相比的,導師的人格魅力、治學態(tài)度和科研精神等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但是存在新開辦專業(yè)的指導教師不足,新晉導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經驗上不足的現(xiàn)象,加之個別導師不僅有教學任務、科研任務,兼顧一些行政事務,時間精力有限,對所負責的研究生的指導不可能面面俱到。這些都使得導師無法對學生思想狀態(tài)能夠全面細致的掌握。
第二,輔導員對學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待進一步落實。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在學生的日常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3]。M大學研究生的總體規(guī)模不大,分屬于10個不同的學院,但各學院研究生人數(shù)差異較大,大的學院研究生規(guī)??蛇_到200多人,小的學院研究生規(guī)模不足20人。但除極個別學院外,無論學院研究生規(guī)模大小,均未有專職輔導員負責學生的管理工作,學生的日常教育及管理工作掛靠在學科建設科,由學科建設科科長擔任研究生的兼職輔導員。但由于本職工作任務較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繁瑣等,兼職輔導員難以深入研究生群體了解情況,提供的指導與幫助有限。
第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陣地有待進一步鞏固。課堂是學生掌握知識、接受教育的主要陣地和場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運用一定的理論、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調查顯示有極少數(shù)學生對課堂教學表示出非常不滿意。在目前研究生開設的思想政治公共理論課中,上課的主要方式仍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學習態(tài)度差距較大,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識不到位,考試不及格現(xiàn)象常有。另外,部分理論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所從事的教學工作的認同感,不了解學生所關注的熱點社會問題和時事政治,因而在教學中比較枯燥乏味,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雖有部分實踐課但流于形式,層次不高,效果較差。
四、新時代加強省屬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一)學校需把握全局,進行制度規(guī)劃和整體謀劃
1. 提高認識,明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曾強調,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4]。因此高校要提高認識,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研究生群體因其年齡、知識水平、培養(yǎng)模式以及培養(yǎng)目標的不同,其思想政治工作要比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復雜、多變,所以在研究生的教育培養(yǎng)上需有別于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因而要求高校黨委和行政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納入到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整體規(guī)劃之中,明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整個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從制度建設、實現(xiàn)方式、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制訂等方面保障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實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教學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貫穿到培養(yǎng)管理的全過程,實現(xiàn)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 加強研究生教育教學隊伍建設,打造專業(yè)化隊伍
研究生的導師、任課教師以及研究生輔導員在整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首先,發(fā)揮導師在研究生學習生活中的指導作用。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導師是培養(yǎng)質量的第一責任人,要把培養(yǎng)人放到第一位,導師的一言一行都時刻影響著學生。因此,學校要加強對導師隊伍的建設與管理,進行師德師風教育,引導導師樹立高尚的科學道德和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恪守學術道德規(guī)定,增強社會責任感,作學生的表率。一方面,學校組織對新晉研究生導師進行崗前培訓,對全體導師進行專題培訓,學院組織本學院導師進行常規(guī)培訓,加強對導師教育培養(yǎng)的常態(tài)化。同時,健全導師評價激勵機制,對有違反師德師風行為的導師進行一票否決制。對未能正確履行導師義務和職責的導師,培養(yǎng)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約談、限招、停招甚至取消導師資格等措施;對導師教書育人做得好的給予一定的物質鼓勵和精神鼓勵。另一方面,導師自身要加強學習,明確導師的權利和責任,掌握研究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趨勢,關心關愛學生。針對新開辦專業(yè)導師人數(shù)偏少的情況,學校要根據學科特點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新的碩士研究生導師遴選方案,對專業(yè)學位采取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聯(lián)合指導的政策,確保每位研究生都能在導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學業(yè)。
其次,任課教師承擔著學生的課程教學任務,對學生產生著重要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5]。因此一方面要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培訓,加強教師對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體會,開展學習研討活動,不斷完善和提高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確保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四個意識”的教育要求,弘揚“四個自信”。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課堂的管理,職能部門和學院要定期對教學課堂內容和秩序進行檢查,認真做好相關教學檢查的記錄,對違反師德師風的教師,實行一票否決,并按照相關的規(guī)定進行嚴肅處理。
最后,在研究生的管理中研究生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專職輔導員的配備可以有助于學生日常管理和日常教育的常態(tài)化,同時也有助于學科建設科的老師專心負責學科建設與發(fā)展,為“雙一流”建設增添力量。因此,在研究生的管理中當務之急是要按一定的比例配齊研究生專職輔導員,專兼結合,增添研工系統(tǒng)的力量,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yè)務精、能力強的研究生輔導員隊伍。
3. 解決實際問題,關注學生心理成長變化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取得實效,必須深入學生,關心關愛學生,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這是一項重大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學生本人和社會共同配合努力完成。
就學校方面而言,首先應該高度重視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每學期開展心理健康測評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對存在問題的同學及時提供科學的指導。其次學校要針對研究生群體中因不同原因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進行分類,建立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對需要重點幫扶的學生安排專門的心理健康老師進行后期跟蹤和測評,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境。再次,學校從制度上完善獎助困補等有關學生資助的政策的同時積極向上級部門申請、向社會團體籌措更多的獎助資金;完善就業(yè)指導工作,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進行專業(yè)優(yōu)化,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使人才的培養(yǎng)與社會的需求接軌,并通過舉辦就業(yè)講座、模擬招聘會等對學生進行就業(yè)指導與培訓,加強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指導,同時積極與相關的企業(yè)、單位聯(lián)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yè)信息,化解學生的就業(yè)壓力。最后,學校在教育中要根據研究生群體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課,創(chuàng)辦研究生心理健康沙龍,建立研究生的團體輔導工作群等,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管理之中,引導學生學會及時排解壓力,保持身心健康。
(二)推進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充分發(fā)揮課堂育人的作用
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時代脈搏,緊隨互聯(lián)網加的發(fā)展步伐,因時而變、因時而動,加強課程建設與改革,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與時代接軌。
1. 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針對研究生群體思想特點,堅持把黨性教育、主流價值觀教育融入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在堅持方向的前提下,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發(fā)揮研究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利用讀書會、報告會和實踐活動等形式,引導研究生群體將理論與實踐想結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樹立大局意識,用理性的眼光,戰(zhàn)略的思維去分析國內外的環(huán)境變化,將教育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2. 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改革,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生思想上的引領作用
為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緊密結合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要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課程改革,引導學生學會用辯證的思維看待社會熱點、重點問題,全面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質量。
教育者作為知識的傳播者,除了自身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扎實的學識、高尚的道德品德外,還要有仁愛之心。在民主、平等、尊重的前提下,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與學生進行情感互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專業(yè)特色,在課程中融入學生所感興趣的時政熱點、專業(yè)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等內容,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不斷優(yōu)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藝術,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學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實踐育人,例如參與貧困山區(qū)“脫貧”項目調研,在活動中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一方面有助于課堂知識的鞏固,另一方面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展其知識面,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同時也有助于發(fā)展和維持師生之間良好的師生友誼(圖1)。
(三)加強對研究生群體自我教育的引導
“90”后的研究生其成長生活的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改變,接觸的世界也更加的廣闊,要加強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離不開研究生群體的自我教育。
研究生群體相對于本科生有著更成熟的學習經驗和生活體驗,引導研究生群體進行自我教育可以幫助學校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的意識,主動與導師、任課老師等進行溝通交流,請老師答疑解惑;其次,引導他們在面對學習生活上的壓力,主動尋求幫助,尋求緩解壓力的方式方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要勇于面對、敢于挑戰(zhàn);最后,在學習生活中學會以包容的心態(tài),正確處理與同輩群體的關系,正確看待生活中不完美的事物,多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多向周圍的黨員同學學習,向黨員同學靠齊。通過自我教育而達到自我學習、自我監(jiān)督、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目的,幫助自己更好的學習成長。
五、結束語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直接影響著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關系著我國在高水平人才培養(yǎng)上的前景,影響著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學校應該審時度勢,重視并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從制度保障和實踐操作中來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高水平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EB/0L].人民網.http://pic.people.com.cn/n1/2016/1208/c1016
-28935867.html.2016-12-08.
[2]唐佳鸚.當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觀察,2018(12).
[3]教育部.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Z].教思政[2014]2號.
[4]習近平.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3.
[5]習近平.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9-03-18.
[6]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EB/0L].光明網.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1908985668227
465&wfr=spider&for=pc.2018-02-19.
[7]王傳中,吳愛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8]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