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燕
【摘 要】 小學生是一群充滿活力與朝氣的群體,想象豐富、情感細膩,對世界萬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同時,小學階段也是進行人格塑造的黃金時期,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雖然很強,但是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耐心地引導。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人格塑造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素質卻日益減退,尤其是一些中小學生,經(jīng)常因為一件小事引發(fā)大型的群毆事件,甚至致人傷亡,導致青少年的犯罪率上升??梢?,學生的心理教育是學校、社會、家庭的首要責任。因為學生的在校時間比較多,所以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重任就落在了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的身上。在平時的教育中,班主任老師要多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及時引導與鼓勵,幫助每位學生塑造一個良好的人格。
一、尊重學生,用關愛溫暖學生
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一定要以“愛”作為教育的前提與基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的思維方式、生活經(jīng)歷都不能與成人相比。所以教師就不能用成年人的標準來衡量學生,面對學生的偏執(zhí)與問題,教師要給予寬容與容忍,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相信學生的實力,理解學生的想法。相反,如果學生長期得不到教師的關愛與認可,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太吝嗇,要將陽光灑滿學生的心田。
班里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個小女孩,她長得盈盈弱弱的,梳著兩條小辮兒,看著膽小又懦弱。老師觀察她很久,發(fā)現(xiàn)她總是獨來獨往,幾乎與其他學生沒有任何的交流??吹竭@名女生的情況,老師非常為她擔憂,長此以往,孤獨與自閉離她也就不遠了。所以,老師開始走近她,關心她的生活與學習,對她小小的進步也會給予鼓勵。時間久了,她感覺到了老師的關愛,漸漸露出了自己的笑臉。同時,班主任老師還讓其他同學主動接近她、幫助她,讓她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慢慢地,孤獨離她遠去,她也從自己的世界走了出來?,F(xiàn)在,經(jīng)??匆娝f說笑笑,變得活潑又可愛。
可見,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密切地關注每位學生的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將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只有學生感覺到老師的關愛與尊重,才會敞開自己的心扉,讓自己的心理走向健康之路。
二、學科互用,用榜樣引導學生
學生的言行是教育的一面鏡子,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一定要時時刻刻注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與教育,關注學生的心理,關心學生的成長。班主任老師要用善良的心鼓勵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引導每一位學生。尤其是語文教材中,里面蘊含了豐富的知識與資源,對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老師要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相應的人格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例如,教師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都特別喜歡美麗的花和可愛的小動物,不過他們的喜歡只是建立在表面上,時間久了,學生對它們的“喜歡”也變淡了,他們會攀折植物,會“虐待”小寵物,而且還以此為樂。面對這樣的情況,班主任老師為學生介紹了《珍珠鳥》這篇課文,課文中細膩地描述了作者對鳥的喜愛與真誠,讓學生體會到了人與鳥之間的珍貴感情,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對動物的熱愛,懂得善待生命的道理。教師帶著學生反復閱讀,仔細品味,學生的心融化在作者與小鳥之間的感情中,相信這份感情早已植根于學生的心里,以后,他們一定會與小動物和睦相處,珍惜每一個生命。
可見,學生的心理極易受到文中感情的渲染,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班主任老師要深刻挖掘語文學科中的德育資源,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引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家校合力,用親情疏導學生
雖然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但是僅靠教師的心理教育還是不夠的。想要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家庭教育也是不可缺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當學生有了問題之后,班主任老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同時,家長也應該多多與班主任聯(lián)系,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只有學校與家庭緊密地聯(lián)合在一起,雙管齊下,及時地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疏導,才能讓學生的心理沿著健康之路發(fā)展,做一個健康向上的陽光少年。
這位班主任老師的班級曾經(jīng)有這樣一位男同學,他經(jīng)常反其道而行,上課不聽講,下課去亂闖,真是一位“混世魔王”。讓老師想不通的是,他的表現(xiàn)很有故意的嫌疑。直到班主任通過他的日記才找到了答案,原來他與自己的父親“積怨已久”,認為父親對自己管得太嚴了,甚至是“兇狠”,難道自己不是親生的?這些話讓老師覺得很吃驚,不知道他的父親看見這篇日記會是如何感想?于是,班主任及時與這位同學進行了溝通,對他進行了心理疏導,同時,班主任也趕緊與他的父親電話聯(lián)系,跟他說明了這位學生的在校情況以及學生的心理負擔。這位父親意識到了自己在教育方式上的錯誤,表示要與班主任老師好好配合,教育好學生。
當然,在老師與家長的共同配合下,這位學生肯定放下了心里的負擔,變得“遵紀守法”,成績也是直線上升。可見,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過程中實行家校合一的措施,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學生的心靈就像一顆純凈稚嫩的種子,需要教師耐心地引導和培養(yǎng),更需要家長精心地呵護和澆灌。因此,每位班主任老師都要為學生提供一片成長的沃土,真心地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讓每位學生都迎著陽光茁壯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夏穎新.班級管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教育導刊,2006(12).
[2]汪玉海.將心理健康教育應用于小學班級管理的思考[J].教育革新,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