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紅
摘要:古詩學習講究意境,而在語文中古詩又十分重要,小學正是語文學習啟蒙的最佳時期。意境極其需要一個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美術在眾多學科中又恰好兼具這兩者,可見美術課堂對小學意境的培養(yǎng)是多么重要。如果將小學美術課堂進行課堂改革,將會對意境的鍛煉大有裨益。
關鍵詞:美術課堂;創(chuàng)意教學;策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大家的印象中,小小的美術課堂有啥了不起,可上可不上。的確不得不承認,小學生學個四五年美術是沒啥太大變化,創(chuàng)造不出什么可以比肩達芬奇的驚世駭俗畫作。但我們對于教育,尤其是像美術這樣的素質教育,抱著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絕對不是什么好事,這類教育需要的鐵杵磨成針的堅持與等候。需要日積月累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才能讓學生打開藝術思維,養(yǎng)成好的習慣,有助于他們的發(fā)展。
一、同課異策化
同課異策,重點體現(xiàn)在異和策上面。異顧名思義就是不同,同一節(jié)課講究不同就必須要因材施教,就是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且往往一個老師需要支教好幾個班級難免在教學方式上產生同質化,這樣會大大降低教學質量。這種異策其實是有科學根據(jù)的,諾大個學校,每一個學生就有自己的個性,這樣一來就會有許多的性格特點。我們是知道的性格往往決定命運,這就說明不同的個性會造成與眾不同的差異,在學生身上就是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動力等。雖然這樣一來,校園會更加精彩,但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需要老師們根據(jù)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班級去制定不同的叫哦學計劃和安排,因人制宜,因班制異。更巧的是,美術也是這樣一門科目。美術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是一門藝術,是一個審美教學。正所謂藝術天生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之所以這樣說,美術高于生活的部分是來源于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有著截然相反的看法。在這里,個體的審美和獨有的個性就十分重要。簡單理解就是,美術是動態(tài)的,變化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如果想讓美術課變的不再無所謂就須要異策。尊重差異,尊重愛好。還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老是備課和真正上課是兩碼事,課堂上往往瞬息萬變,會讓你變得措手不及,脫離原先的計劃,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隨機應變,解決這些矛盾。在學校層面,可以更據(jù)自身情況,推出一些展覽,讓學生的作品有機會被大家看到,得到大家的認可,同時也提高自我的展示能力。
二、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以往的課堂,常常是比較嚴肅的,這讓學生也如坐針氈,影響其聽課效率。而營造寬松的氛圍就變得十分有必要。作為學生,其實對一切都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也很有欲望去學習,當然也有這個潛質。就比如說我們往往在開放,積極,和諧的環(huán)境中交談更有新點子。因此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顯得十分重要。而老師要做的就是要一改已往的嚴肅,壓制學生的欲望。尤其是美術課,應該是一個開放,包容的課堂,允許不同的點子,美術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構思,讓他們創(chuàng)意滿天飛,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自己認為最好的點子畫出來。這樣也對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維,自我感知能力大有裨益,鼓勵大家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認識,讓大家在情感和思想上展翅自由翱翔。這樣做也十分符合教育心理學,有安全感,有自由的課堂才有助于學習質量的提高。而且老師要做好疏導學生們因出現(xiàn)困難而焦躁不安,因取的成績就驕傲自滿的情緒和心理。讓大家學會在思考時能安靜下自己的內心,完全的投入到創(chuàng)作當中。
三、傳媒多層化
美術和意境都是從現(xiàn)實可視化開始,而如今多媒體的興起正好讓這兩者可以更好的發(fā)展。在課堂上,如果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美術內容顯示出來,讓大家看到生動形象的畫面,這樣會十分有助學生的理解和構思,在平面上更有色覺,在立體上更有空間感。而且這樣子的展示,會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很有探究精神。而且這樣對于老師也更加輕松,可以省去許多描述性詞語,也讓老師和學生可以更好的認識到美術的美。讓孩子們從小打開對這個世界的審美之心,對這個世界充滿美學方面的好奇,讓他們積累每一個看見,這都會對日后孩子們的意境培養(yǎng)產生深遠的影響。并且美術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有著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可以更好的鍛煉創(chuàng)造力,不僅僅是繪畫,還有日后的學習,生活技能等方面,當你有創(chuàng)造力后就可以去實現(xiàn)心中的價值,獲得別人的認同感,這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益。而且多媒體的興起也正好順應了藝術的發(fā)展,藝術講究的是視覺上的沖擊,而多媒體正好可以滿足人們的視覺需要,眾多的線條,色彩,空間在多媒體的展示下,就變得十分形象了。也就可以更好的讓學生將精力放在藝術的內在聯(lián)系中了??梢哉f多媒體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讓老師的教學變得更加有力。
結束語:
如今隨著課改的進行,素質教育的展開,像美術這類可以提高學生審美的學科就變得比以往更重要。而素質教育就要求學生對身邊事物的審美能力提高,對色彩感知力的提高,對空間感能力的提高。故此,教師們就要轉變觀念,提高對美術這種學科的重視程度,努力讓學生學好學優(yōu)。
參考文獻:
[1]林艷容.如何構建有效的美術課堂教學[J].文理導航,2013 年3期
[2]程津鋒.多媒體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探索[J].讀寫 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3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