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高中地理教學課堂存在很多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直接向學生灌輸?shù)乩斫滩纳系膬热?,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導致教學氛圍過于嚴肅、古板,加上高中地理課程具有知識范圍廣泛、知識內容結構復雜等特點,導致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優(yōu)化高中地理教學所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地理;提問方法
引言
地理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是所有學生都需要接觸的,它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方向感,帶領學生認識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長期以來,地理都被認為是一門學習難度較高的學科,地理教師與學生都為此困擾,特別是地理教學中的自然地理,學生都需要花費一定時間才可以真正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嘗試使用提問式教學的方法,在課前準備時,將教學內容一問題的形式提供給學生,降低地理知識的學習難度,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地理知識,使用更短的時間解決地理教學中的學習問題。
1地理核心素養(yǎng)內涵
在新課程的要求下,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不僅要記住大量的地理知識,同時也要提升自身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地理認識和在地理品質上的提高。目前地理核心素養(yǎng)包括四個層面,分為地理實踐能力、人地協(xié)調觀念、綜合思想觀念以及區(qū)域認知能力。人地協(xié)調觀念是指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在同一個空間上,兩者之間的協(xié)調關系,人們對于這兩者的關系的認識、理解與協(xié)調的必要性的一個想法;綜合思想觀念是指人們在基于地理學的基礎上,對各種地理環(huán)境的形成、現(xiàn)象、變化做出認知的思維品質;區(qū)域認知能力是指人們能夠對一個空間區(qū)域的地理環(huán)境變化進行預測、分析、解釋的方式和能力。地理實踐能力是地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旨在考查學生在對戶外考察、社會調查、地理探測、地理模型構建上的行動能力和一種良好的地理品質。
2提問式教學下設計問題原則
2.1適應學生能力
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使學生,所以教師的所有教學都應圍繞學生而展開。教學中的問題不論是教師課前準備或是隨機生成的都應符合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還應做好問題難度的層次管理??傊?,教師在設計問題前應先了解學生實際能力,對于地理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合理掌握問題的難度,真正做到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2.2結合生活實際
問題式教學中和教師提出的問題都出于教材,但它也可以出自教材以外。在教學時,大部分教師都會選擇在教材、輔導書中尋找問題,卻忽視了在實際生活中其實也可以存在有意義的地理問題,教師應嘗試將實際生活中的生活時間加入到教學中,是課堂教學逐漸生活化,使學生對地理問題更感興趣,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是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2.3具有一定啟發(fā)性
在教學中,每個問題都是有其對應的問題情境,會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啟發(fā)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因為高效的學習都是根據(jù)學生人只需要的情境中進行的。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應注意把握好學生的認知結構,為學生留下一定的認知懸念,引起學生的對知識點的學習想法,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加入到課堂學習中。
3基于地理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分析
3.1完善班級管理方式
在新高考改革下,地理科目成了一門專業(yè)類選考科目,而選擇地理的學生往往來自不同的班級。在集中各個班級學生的地理選考班中,班級本身的靈活性以及特殊性,會導致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遇到眾多阻礙,比如,學生的遲到、請假以及早退等問題。對此,高中地理教師需要構建起完善的班級管理體系,以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進行規(guī)范考核。此外,地理教師還需要組建出與普通班集體同樣的班級管理團隊,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管理,從而提升學生對選考班級的認同感以及參與感,激發(fā)學生的集體協(xié)作意識。
3.2教師提出核心問題激勵學生追問與探究
問題是驅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主動探究和思考問題,其主動性能夠得以體現(xiàn)。但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由學生提出。核心問題需要教師在深入理解和把握主題單元內容的基礎上提出,并圍繞核心問題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進一步追問和探究。為此,教師要提供充足、有效的探究材料作為“腳手架”,讓學生在研讀材料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調動已有知識,自主構建知識結構。需要注意的是,實際教學過程的展開要以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為線索,要避免出現(xiàn)用問題過度“牽引”學生的現(xiàn)象。
3.3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學生的學識
就高中地理課本內容來說,其涵蓋了諸多知識,天文學、地質學內容眾多,學生在學習地理課本內容時需要具備極強的理解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因此,在實際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許多難以理解又較為重要的知識理論和自然現(xiàn)象,地理老師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引用先進科學的教學手段,借助一些輔助工具把抽象的地理內容變?yōu)榫唧w形象的地理知識,用直觀生動的畫面促使學生輕松地了解地理課本內容,從而加強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對于地理知識學習的欲望。
3.4循序漸進的進行課堂提問
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高中地理課程內容不僅復雜度高,各章之間也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重視設計問題的有序性和傳達性,切實提高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效率。例如,在進行農業(yè)區(qū)位選擇這一知識的講解時,教師能提出什么是農業(yè)?農業(yè)地區(qū)的意義是什么等有關問題,在向學生詳細介紹農業(yè)地區(qū)的形成、發(fā)展、特征等知識的基礎上,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農業(yè)地區(qū)影響因素的認識和理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對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有積極意義。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針對地理教學的要求,設計合理的地理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促進地理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確保能夠達到課程改革對地理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楊云霞.基于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167-168.
[2]趙偉偉.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提問的設計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2018.
[3]羅增幸.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廣州大學,2018.
[4]劉懷印.從核心素養(yǎng)角度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152.
[5]姚巧芳.基于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模式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186.
作者簡介:
武學娟,(1988-)女,漢族,籍貫:江蘇沭陽 ,單位:沭陽修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