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塑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有效手段。受以往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現(xiàn)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更多是傾向于看管、監(jiān)管,大多都帶有強制性,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教育效果并不明顯。本文主要分析目前班級管理的教育意義和四個誤區(qū),并深入探討其解決對策,以供教育工作者參考借鑒。
關鍵詞:班級管理;誤區(qū);教育意義
隨著我國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重視也逐步加強,學校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方式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F(xiàn)階段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誤區(qū),為此,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教師要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在實踐中逐漸完善班級管理模式,以此促進教育工作的進步。
一、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根據(jù)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xié)調(diào)與控制,以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是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師生雙向互動過程。其中,學生是班級管理的主要對象,班級管理的目的是實現(xiàn)教師管理學生到學生自我管理的變化 [1]。
二、班級管理的四大誤區(qū)
1.“堵截”管理
目前部分學校管理制度仍以管制為主,在學校看來,學生仍然是不成熟的社會群體,所以設立了很多規(guī)章管理制度,隨著社會和學校的接軌,學生的思想也愈加成熟,會想得到更多的自主權,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處處都受管理制度的影響,時間久了很容易造成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
2.保姆式管理
保姆式管理魏書生曾提出過一個觀點說:“管是為了不管“,現(xiàn)階段部分教師都是采用”保姆式管理“,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教師去督促,長此以往,學生獨立性越來越差。班級管理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而這種緊抓的管理模式,也會使學生對教師形成較強的依賴性,喪失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3.“嚴格”管理
很多班主任都秉承著“嚴師出高徒”的育人理念,在學習生活中多是扮演著“嚴厲的監(jiān)管者”形象, 常用標準的規(guī)章制度對學生進行管理,長此以往會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批評”管理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大都是嚴厲,古板,不近人情的形象。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犯錯是正?,F(xiàn)象,但是部分教師誤以為批評就能夠幫助學生改正過來就是大錯特錯了。有些教師在批評的同時忽視了學生的自尊,這對學生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三、班級管理的有效對策
1.疏堵結合,以導為主
學生正值青春年少,意氣風發(fā),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展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然而有時候班級管理卻阻斷了學生的去路,管理制度中“嚴禁”、“不要”、不準“等制度的落實,雖然在一定條件下減少了學生犯錯的可能性,但是長此以往下去,很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將學生推向良好教育的對立面,增加教育難度,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與社會的全面接軌。正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樣,一味地“堵”雖然表面上解決了問題,但是會埋下更大的隱患。為此,教師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疏與堵的結合,正確的引導學生健康發(fā)展。當學生犯錯時,不要一味的埋怨、批評學生,而是要理解、寬容、愛護、引導學生逐漸改正。而且在教學過程的同時,要善于觀察學生們的表現(xiàn),要從充分肯定學生的興趣愛好,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2],未來的社會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在新的社會形勢下,高技能人才將會成為促進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生力軍,所以教師要學會觀察學生的閃光點,注重其個性發(fā)展。與此同時同時教師應該多開展校外活動,比如踏青、爬山等,在爬山過程中既可以鍛煉身體,也可以讓學生明白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比如環(huán)保植樹、社區(qū)宣傳科學文化知識或者參觀學習科研機構等等,既能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也能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
2.開放管理,和諧共治
在教學活動期間,班級管理的主體并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教師只是班級管理的引導者,輔助者。班級管理的任務不僅僅是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同時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控能力,實現(xiàn)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徑?,F(xiàn)階段“保姆式”管理雖然看似全面的對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活進行了規(guī)范化管理,但是其從根本上并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教師應該給與學生一定的信任和支持,組建班委會,由學生自行選舉出班干部,同時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榍疤幔瑤熒黄鹩懻撝贫ü芾碇贫?,然后由班干部實行管理工作。這種信任與肯定,可以喚起學生的責任感,把對制度的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訁⑴c管理。教師除了日常教學以外,更多是的起到監(jiān)督、督促的作用。
3.管理之道,一張一弛
在教師與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應該是一種輕松、和諧的生活氛圍,但是一定要掌握一個度,教師既是學生的“知心大姐姐”,同時也是幫助學生學習進步的“監(jiān)管者”。為此教師也要將“知心大姐姐”的形象展現(xiàn)出來,首先就是要與學生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其次加強溝通,教師應該善于觀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利用空閑時間,積極主動的找最近情緒起伏較大的同學談心,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見的問題,并加以指導。不僅能夠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能促進師生之間的友誼。其次21世紀是互聯(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達的時代,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qq微信,微博等聊天軟件,與學生進行互動聊天,增加彼此的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信息,同時也能夠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和想法。最后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嚴厲的監(jiān)管者”還是“知心大姐姐”都不是完整的教育者,嚴不是冷面貼心,知心也不是遷就縱容,要做到嚴寬結合,一張一弛,才能達到更好的管理效果[3]。
4.多激勵少批評
在人類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別人尊重,優(yōu)等生也好,差等生也罷,教師一定要給與學生一定的尊重。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由于學生的各方面條件的差異性,所以學習成績難免會出現(xiàn)有高有低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批評也好、表揚也好,教師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無論是成績優(yōu)良還是稍差一些的學生犯錯,教師都要一視同仁,做到公平公正的對待。在教育學生時,批評是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指責學生,因此教師一定要掌握批評的藝術,以激勵代替批評。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的錯誤,將幫助孩子改錯看成一件簡單但又意義重大的事,而不是一個麻煩的包袱。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經(jīng)常說:“老師相信你,你努力過一定可以的”、“你這個問題回答的非常好,思考的都比我全面了”、“你的作業(yè)又進步了,同學們都應該向你學習啊”、“我相信只要你認真思考一下,這道題難不倒你的”等,這種贊美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了來自教師的關心關愛,同時也在心底買下了一顆自強不息的種子,使得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積極自信。另一方面,對于犯錯了的學生,不問青紅皂白的處罰會讓師生關系愈加疏遠,而過于輕松的方式會使得學生更加放縱。所以班主任要采用溫和的方式提醒學生,明白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
結語
總而言之,構建完善的班級管理模式是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對新時期下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項長久而又艱巨的任務,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在之后的教學工作中,引進創(chuàng)新管理理念,注重疏堵管理、開放管理、張馳管理、和激勵管理,不斷改進班級管理模式,以此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胡曉洋. 課堂管理從“他律”到“自律”的機制轉(zhuǎn)變[J]. 教育理論與實踐, 39(02):27-29.
[2] 李振東. 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甘肅教育, 617(21):44.
[3] 楊永瑞. 論情感對班級管理的催化作用[J]. 中學教學參考, 2017:83.
作者簡介:
廖蘇莉 (1984年9月--- ),女,漢族,江西贛州人,南昌大學碩士,江西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中級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