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羽
【摘 ?要】目的:探討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在子宮肌瘤中的實施方法。方法:回顧分析我院2018年7月~2019年2月之間收治的30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治療。結(jié)果:本組收治的30例子宮肌瘤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術中無臟器損傷,術后無并發(fā)癥,且隨訪6個月無異常,故手術有效率為100%。結(jié)論:對子宮肌瘤患者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創(chuàng)傷小,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康復速度快,值得廣泛應用。
【關鍵詞】子宮肌瘤;治療;腹腔鏡子宮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R7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095-01
子宮肌瘤是婦科腫瘤中的常見疾病,也是人體最常見腫瘤之一,隨著內(nèi)鏡手術的不斷進步,腹腔鏡下子宮肌瘤的切除術已經(jīng)逐步取代了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1]。本文選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2月之間收治的30例子宮肌瘤患者,對其臨床治療觀察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共30例,年齡在30~50歲之間,平均年齡(40.38±3.67),其中初產(chǎn)婦21例,經(jīng)產(chǎn)婦7例,未育2例,全部患者均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颊叩闹饕R床癥狀包括月經(jīng)量多、經(jīng)期延長、尿頻、下腹不適等。
1.2 手術方法
1.2.1 處理圓韌帶和骨盆漏斗韌帶 用舉宮器推舉子宮,同時牽張圓韌帶,在距子宮角約2 cm或中段位將其切斷。然后剪開闊韌帶前葉,視情況明確切割范圍與方向。如行卵巢切除時,應向側(cè)方切除,并與骨盆漏斗韌帶平行[2]。整個韌帶需通過雙極電凝多次電凝再切割,或直接通過超聲刀凝切,可有效止血,致切割創(chuàng)面干凈。
1.2.2 分離子宮與卵巢 如患者需保留卵巢時,應切斷卵巢固有韌帶,在距子宮角約1 cm處,將卵巢固有韌帶切除,使闊韌帶中段分離。當韌帶增厚,尤其是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時,如電凝不足則可引發(fā)出血,影響手術操作,故切割時應與卵巢貼近。
1.2.3 下推膀胱 由圓韌帶斷端至子宮頸方向,切割闊韌帶-膀胱子宮腹膜交界,夾住膀胱子宮腹膜后反折,提拉腹壁,并用舉宮器牽拉子宮至頭端,再用剪刀、單極電切、超聲刀等,分離膀胱與子宮、宮頸與陰道上段的連接處,下推膀胱。
1.2.4 子宮血管的處理 如子宮體積過大,且孕期超過4個月時,應先阻斷子宮動脈,再處理韌帶與分離子宮膀胱反折;如子宮較小時,可先處理子宮圓韌帶、闊韌帶、卵巢固有韌帶,然后將子宮體頸交界處分離,使子宮動脈暴露,并行血運阻斷[3]。
1.2.5 處理主韌帶及骶韌帶 僅適用于行全子宮切除術,可用雙極電凝加單極電凝分離韌帶,必要時采用超聲刀。在此之前,應游離直腸與膀胱,以及子宮直腸陷凹,以便陰道手術更為簡便安全。
1.2.6 切開穹窿、取出子宮 采用陰道拉鉤將陰道擴張,使前后穹窿與子宮頸暴露,用組織鉗或?qū)m頸鉗,鉗夾子宮頸前唇,向外牽拉子宮頸,在距子宮頸口約1 cm處切開前穹窿,或經(jīng)陰式進行,如子宮增大或子宮無脫垂時,可在腹腔鏡下進行手術[4]。
1.2.7 子宮頸的旋切 對于筋膜內(nèi)全子宮切除術者,無需切開陰道穹,待腹腔內(nèi)旋切子宮體以上組織后,在子宮頸口置入校正桿,參照子宮頸大小與子宮頸有無肥大判斷子宮頸旋切器的直徑,常用1.5 cm旋切器,將子宮頸內(nèi)膜組織全部切除[5]。待組織切除后,用雙極電凝徹底于創(chuàng)面止血,殘端分別經(jīng)陰道與腹腔關閉,確保子宮頸旋切后創(chuàng)面完全閉合,不可留死腔,防止子宮頸殘端出血或積液。
1.2.8 關閉陰道或子宮頸殘端 根據(jù)術者的臨床經(jīng)驗及患者情況,選擇經(jīng)腹腔鏡或陰式縫合,將陰道穹完成關閉。
1.2.9 再次檢查 當穹窿關閉后,用腹腔鏡檢查盆腔,充分沖洗,并將血塊與碎屑清除,如沖洗時發(fā)現(xiàn)殘余小出血,則用雙極電凝進一步止血,必要時可于中央縫合止血[6]。除此之外,應參照術中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完全吸凈沖洗液,并檢查輸尿管的活動情況。
2 結(jié)果
本組收治的30例子宮肌瘤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術中無臟器損傷,術后無并發(fā)癥,且隨訪6個月無異常,故手術有效率為100%。
3 討論
子宮肌瘤的發(fā)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懷疑與正常肌層的細胞突變、性激素及局部生長因子間的相互作用有關?;颊叨酂o明顯癥狀,通常自訴有腰酸背痛、下腹墜脹感、白帶增多,及子宮出血、腹部包塊、貧血、不孕與流產(chǎn)等[7]。對子宮肌瘤患者檢查時,首選超聲,這是目前最為常用的輔助診斷方法,可顯示子宮增大,形狀不規(guī)則,以及肌瘤大小、部位、數(shù)目與肌瘤內(nèi)部是否均勻、囊變、液化等,還可為鑒別肌瘤是否有變性提供依據(jù),有助于鑒別卵巢腫瘤或其他盆腔腫塊。對子宮肌瘤患者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主要取決于肌瘤大小、生長部位、患者年齡、有無生育要求及醫(yī)療技術條件等因素,此手術避免了剖腹流程,可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術后康復速度快。但當患者伴宮頸、子宮內(nèi)膜病變、子宮肉瘤,或合并盆腔嚴重黏連時,則應選擇其他手術方式,如開腹手術??偠灾瑧訌妼Ω骨荤R子宮切除術的培訓,提升術者的手術技巧及熟練程度,從而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及并發(fā)癥,以便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姜麗,祝亞平.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的臨床優(yōu)勢及爭議[J].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2010,19(3): 221-223
[2] 馬俊,陳葵喜,程珊,等.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在子宮肌瘤中的臨床應用[J].西部醫(yī)學,2015,27(5):779-781
[3] 尹國武,李怡,楊華,等.腹腔鏡與開腹子宮肌瘤切除術的對比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39(4):475-477
[4] 呂慧玲,韓臨曉,劉燕燕,等.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中垂體后葉素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2):50-51
[5] 謝立敏,郝良華,張建海,等.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縫合方法的應用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1,16(12):954-956
[6] 何純芬,張昌鳳.腹腔鏡與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對子宮肌瘤的療效比較[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6):1096-1097
[7] 侯青霞,馬丹丹,席守民.復雜子宮肌瘤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4(8):68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