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近年來,中國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對現(xiàn)代教育理念與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許多高職教育在“機械制圖”課程中,依然沿用著粉筆、黑板、掛圖、模型等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難以高效率、高質量的達成教學目標。盡管許多教師開發(fā)了相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但由于技術上的局限性,大部分軟件的功能有限,缺乏互動性,在教學實踐中起到的效果不夠理想。整合多種技術與資源,開發(fā)一套真正意義上的“機械制圖”立體化教材,是當前機械制圖課程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對高職教育中“機械制圖”立體化教材構建策略進行探究,旨在通過采用新的教學手段、教學模式,讓學生能更容易掌握制圖的基本知識與能力,從而促進教學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
[關鍵詞]機械制圖;立體化教材;構建策略
一、編撰高質量的紙質教材
紙質教材是教師組織教學、學生學習知識的基礎,然而,過去使用的教材印刷質量不夠理想,特別是在一些圖像的展示上,不夠清晰明確,對重點、難點知識也沒有突出表現(xiàn)和詳細講解。對此,學校應更新教材設計的技術和理念,按照立體化教材的思考進行編寫,以“機械制圖教學基本要求”為基礎,結合高職教育中理實結合的特點,編撰和出版高質量的“機械制圖”紙質教材。首先,教材的插圖要采用計算機繪制,以提高其清晰度和準確性,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加簡單直觀,對立體圖像可用Photoshop軟件進行潤色修繕,增強立體感與質感。其次,對一些重、難點知識要使用不同的顏色或字體表示出來,增加辨識度,并對其進行必要的文字說明。最后,教材要采用雙色印刷,以突出插圖重點,方便學習。
出于高職教育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特點,在更新教科書的同時,還可以配上一套對應的習題集,配合教材內容,由淺入深地設計習題,可增加一定的輔助線或基準線,提示學生進行練習,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教學效果,使他們在習題訓練的過程中,將所學的知識吸收內化,從而實現(xiàn)學生理論知識水平與實踐操作能力的共同提升。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在習題集中可多設置讀圖練習題目,通過閱讀零件圖、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等題目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能力。
二、制作相應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件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講課思路而設計制作的,課件中的內容要與紙質教材相互對應。多媒體課件的最大優(yōu)勢是能實現(xiàn)人機之間的互動,功能豐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靈活運用,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多媒體課件可以取代教學中的掛圖和模型,脫離板書的教學形式,顯著地提升教學的效率。
在多媒體課件中,教師可以用動畫、視頻等方式來呈現(xiàn)抽象化、靜態(tài)化的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除此之外,針對“機械制圖”課程中作圖內容較多的特點,教師可將課件中的作圖題目鏈接到對應的二維、三維作圖軟件上,為學生進行現(xiàn)場繪圖演示和講解。例如,在教學“組合體”時,教師可將課件中的組合體三視圖的畫圖步驟鏈接到Auto CAD二維繪圖軟件上,為學生直觀地演示組合體的畫圖步驟,對補畫切割型組合體第三視圖的題目,則可以先鏈接到Solidworks三維建模軟件中,示范其切割形成過程,再利用Auto CAD二維繪圖軟件來示范第三視圖的補畫。
三、開發(fā)習題集解題指導
在機械制圖課程學習中,學生通常需要經過大量的習題訓練來鞏固學習成果,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無法對每個習題都進行細化深入地講解,也無法全面地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大多是在學生做完題目后,展示或分發(fā)答案,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只能知道正確的結果,但不知道作圖的過程,各種疑問也得不到有效地解決,以至于習題訓練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立體化教材的構建中,關于習題訓練的解題指導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機械制圖”課程中的習題答案大部分都是紙質的,學生理解起來有著一定的難度。在現(xiàn)代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從兩種形式來實現(xiàn)解題指導的有效開發(fā):一是以光盤的方式出現(xiàn),附在《機械制圖習題集》中;二是在習題集后面配上二維碼,通過智能手機掃碼鏈接到答案、做題步驟、視頻講解、動態(tài)三維模型等。這兩種方式都能融入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三維模型等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機械制圖解題指導”來優(yōu)化和完善自身的教學設計,使其成為解決教學問題的有力工具,學生也可以將其作為學習的工具,自主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學生做題、課后輔導等提供技術上的支持。
在新時期的職業(yè)教育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材構建模式已然無法適應“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需求,構建立體化的“機械制圖”教材勢在必行。在構建過程中,教育者要從高職教育理實結合的特點出發(fā),通過編撰高質量的紙質教材、制作相應的多媒體課件、開發(fā)習題集解題指導等,打造出系統(tǒng)、有效的“機械制圖”立體化教材,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推動“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陸龍.《機械制圖》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探討[J].時代教育,2014(4):151-153.
[2]陳興昌,蘇秦,張燏.以新視角開發(fā)高職高專機械制圖教材[J].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10,30(5):139-140.
[作者單位]
江蘇省連云港市工貿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