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
摘要: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的思政課教師“思維要新”的要求,從“思維要新”提出的背景意義及內(nèi)涵進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三同式”“以案說法”思政教學法,從教學方法的改善、學習方法的改進、考核方法的改良三個層面貫徹落實“思維要新”的具體舉措,為改善思政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思維要新” 思政教學 “三同”式 “以案說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5-0047-02
2018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diào)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這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書記提出的“思維要新”為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對該問題具體落實路徑研究還有很大的空間。只有探索出切實可行的落實路徑,不斷改進教學活動,才能把總書記提出的思政課教師“思維要新”落到實處。
一、思政教學必須堅持“思維要新”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diào),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性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同時,提出思政課教師“六要”,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另一方面,《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05方案”)以來,高校思政理論課構建了“學科、教材、師資、課程協(xié)同推進”的思政課教學模式,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尤其是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召開,掀起了思政教學改革研究的熱潮,無論是師資隊伍建設、教材體系建設還是課程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形成了豐富的理論研究成果。這些都為思政教師的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思政教育教學理論。
但思政課教學依然面臨“尷尬”的處境,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如教學對象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簡單化的矛盾,教學內(nèi)容正義化和社會現(xiàn)實多元化的矛盾,教學內(nèi)容素質(zhì)化和教學評價應試化的矛盾。尤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背景下,如何把總書記提出的“思維要新”落實在思政課程教學中,用新思維解決這些矛盾,便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所以,思政教學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尋找“思維要新”的系統(tǒng)可行性落實路徑,指導改進我們的教學。
二、思政教學“思維要新”的內(nèi)涵
1.思政教學“思維要新”應緊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國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這一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思政教師要在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前提下,緊緊圍繞如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全過程展開,才能突顯課程的時代性和思想性,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2.思政教學“思維要新”應把握青年學生特點的“新學情”
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思想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特點明顯增強。由于自身社會經(jīng)歷的局限和受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多元化社會思潮的沖擊,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理解、認同上尚有較大的空間。而只有讓學生感到思政課學習能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在思想理論和價值選擇上的各種困惑,整合選擇學生關注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才能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
3.思政教學“思維要新”應掌握思政教學的“新教情”
教育部印發(fā)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并且提出思政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課程,是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現(xiàn)高等教育內(nèi)涵式發(fā)展的靈魂課程,把思政課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對思政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普及應用,也是思政教學面對的新教情。
三、“三同”式“以案說法”思政教學法是貫徹落實“思維要新”的有效舉措
思政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探索“思維要新”這一理念在思政教學中的可行性落實路徑,使思政課真正實現(xiàn)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三同”式“以案說法”思政教學法便是貫徹落實“思維要新”的有效舉措。
所謂“三同”式“以案說法”思政教學法,正是基于思政課教學特點,本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以“師生‘協(xié)同'收集案例,師生‘共同'分析案例,師生‘會同'總結(jié)案例為核心要素,在教學中建構完整、科學、高效的課程教學體系,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教學的整個過程,徹底改變教學中出現(xiàn)的‘教與學,兩張皮的現(xiàn)象,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有效激活思政課堂教學?!?/p>
1.“三同”式“以案說法”思政教學法對教學方法進行了完善
教學活動是一種雙向互動的行為,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學中,應堅持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的統(tǒng)一。教師的主導性要求教師把握教學的導向,尋求高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叭笔健耙园刚f法”思政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實現(xiàn)了思政課堂的“翻轉(zhuǎn)”,使學生深度參與教學過程,同時輔之以“以案說法”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以章節(jié)按部就班、依次授課的教學現(xiàn)狀,有力地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突出重難點,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了解,讓雙方能在最大限度上理解對方的思想認識,增強師生的認同感,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三同”式“以案說法”思政教學法對學習方法進行了改進
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則要求思政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理解學生的關注點和現(xiàn)實困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叭笔健耙园刚f法”思政教學法的運行方式如下:課前,基于師生協(xié)同收集案例的任務驅(qū)動,學生會收集國內(nèi)外及自己身邊的典型案例,帶入課堂;課中,通過“以案說法”的環(huán)節(jié),每節(jié)課組織3至5名學生對案例中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學生關注度較高;課后,結(jié)合“教學反思”“課后思考”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jié)、檢驗。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參與教學的整個過程,這對他們學習方法的改進、知識的掌握、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都有很大的幫助。
3.“三同”式“以案說法”思政教學法對考核方法進行了改良
結(jié)合高校學生的實際特點與需要,在課程考核模式上應改變單一的考核模式,實施綜合全程考核模式,建立起復合性的過程性的考試指標評價體系,貫穿于思政課教學中。這種考核將在運行中選擇主要因素及重要環(huán)節(jié)納入考評體系,同時需要確定納入的因素在本門課程考核體系架構中的比例,并確定實施方案。由此建立過程性、復合性、立體化的考評體系,提升考評激勵效果。“三同”式“以案說法”思政教學法強力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為細化和準確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提供了客觀而充分的事實依據(jù)。如: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頻次和質(zhì)量進行統(tǒng)計,并以此為主要參數(shù),結(jié)合出勤、作業(yè)等其他因素進行綜合評價,由此建立復合性、過程性、全方位的評價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考核評價的公正性,發(fā)揮了其激勵作用。
參考文獻:
[1]蘇燕平.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J].成才之路,2016(19).
[2]梁美琪.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
[3]劉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效性問題及其應對[J].教育評論,2016(3).
[4]劉春霞,張衛(wèi)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5(35).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