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華
摘要:3-6歲幼兒音樂教育是幼兒課程中藝術領域的一個分支,在3-6歲幼兒課程中卻占有重要位置,其根本目標是促進3-6歲幼兒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因而,3-6歲幼兒中的音樂教育是以音樂為教育手段而進行的素質教育。音樂教育就是用潛移默化的方法,以濃烈的藝術感染力發(fā)揮著獨特的教育功效,將音樂教育潛移默化的融入生活中。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3-6歲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眾所周知,“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币魳方逃c生活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
關鍵詞:3-6歲幼兒;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音樂教育;學唱
引言
為推進我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2012年頒布了《3~6歲兒童學習發(fā)展與至指南》,其基本目標是以“為3-6歲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3-6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xié)調發(fā)展為核心”。[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3-6歲幼兒園管理條例》和《3-6歲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指導3-6歲幼兒園深入素質教育,2001年頒布了《3-6歲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3-6歲幼兒園教育內容要求全面的、啟蒙的,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3-6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一、音樂教學法的實施現狀
(一)朗誦入手,語言在教學中的應用
進行基礎的語言節(jié)奏練習,可以從簡短的字、詞、等開始的節(jié)奏朗誦,最簡單的字詞就是我們的姓名,我們中國的姓名,用孩子的姓名來進行基礎的節(jié)奏教學短句練習好了可以進行兒歌、童謠的練習,不管哪個民族,哪個國家都有帶有自己特色的兒歌、童謠,特別是本土方言的兒歌、童謠,使用這類兒歌、童謠進行語言節(jié)奏練習除了可以練習兒童的節(jié)奏更能提高兒童的興趣挖掘各地的民族本土文化。
(二)結合動作,身體律動在教學中的應用
將音樂、動作、舞蹈和語言融合在一起進行音樂教育是音樂教育的特色,結合動作的音樂教育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其中包括聲勢、身體部位的動作等方式。例如讓3-6歲幼兒通過聽鼓節(jié)奏的方式,摸脈搏按脈搏跳動的方式進行走。用變奏或結合聲勢的辦法進行變奏的方式走,并對空間方位進行改變。
(三)器樂教學,樂器在教學中的應用
二、音樂教學中,樂器的使用也是該教學法的一大特色。樂器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打擊樂器,第二類是有音高可以自由拆卸組裝和更換的音條樂器。
3-6歲幼兒音樂學唱實施就是將3-6歲幼兒的生活中滲透著他們喜歡的音樂,而我們專門的音樂活動中加入3-6歲幼兒日常生活的音樂元素。3-6歲幼兒音樂學唱實施就是將音樂學唱融入3-6歲幼兒一日生活中,將節(jié)奏、聲勢、動作、器樂、聽力等訓練合理的滲透到日常生活,又將生活中的元素滲透到音樂教學中,促進音樂學唱實施的健康發(fā)展。
(一)音樂學唱實施存在的問題
1.音樂教學內容偏離了3-6歲幼兒生活
實習時觀察發(fā)現,在專門的音樂活動中,教師沒有關注3-6歲幼兒的興趣,只按照教材照搬,完全脫離了3-6歲幼兒的生活,沒有從3-6歲幼兒的實際經驗出發(fā)。例如:在中班音樂活動里,學習兒歌《小兔子乖乖》的活動中,當音樂響起時,3-6歲幼兒已經熟練地唱出來并說“我已經會了”,“媽媽教過我”等的話語,但教師還是依據教材中的示例繼續(xù)活動,沒有做出啊改變,教師的做法偏離了3-6歲幼兒的日常生活及3-6歲幼兒的認知發(fā)展。其實教師可以轉變一下,將歌曲進行表演,加入動作,聲勢等的節(jié)奏訓練以及加入樂器的伴奏,還可以穿插社會領域,學唱3-6歲幼兒在家不隨意開門,不跟陌生人走等等,還能對歌詞進行改編,發(fā)展3-6歲幼兒的思維能力。
2.活動組織上與教學方法不匹配
在3-6歲幼兒園實習觀察中發(fā)現,教師對音樂學唱法只是淺在的了解,并不能靈活的運用,只是按照教材的教案將內容簡單的過一遍,活動組織單一,并不能激起3-6歲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3.生活環(huán)節(jié)中缺少音樂元素
在3-6歲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加入音樂的方式進行活動,能促進日常生活的有序進行。但是在一日生活音樂元素運用中教師真正運用的音樂元素過少還單一,更多的仍然以正面管教為主,忽略了生活中音樂的作用。
(二)音樂學唱實施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3-6歲幼兒教師缺乏音樂素養(yǎng)及音樂學唱的意識
3-6歲幼兒園教師整體水平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首先教師對鑒賞分析音樂的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把握曲式結構,同時在教法技能上對音樂的表現能力認識不夠。
2.家長思想觀念落后
在家長的觀念中傳統(tǒng)的音樂學唱是讓3-6歲幼兒學習那些經典的易于傳唱的兒歌,而教師需要做的便是一遍遍的把兒歌就教給3-6歲幼兒,讓3-6歲幼兒用自然地聲音唱出來,家長們能快速看到學唱成果。家長們看重的是表現音樂技術而非音樂的文化。
3.教學資源缺乏
在3-6歲幼兒園中,教學資源的缺乏是常見的現象。音樂學唱在音樂活動中的開展是離不開打擊樂器的。音樂學唱在國內盛行但是并沒有在3-6歲幼兒園引起重視,缺乏一定本土化的資源。
三、3-6歲幼兒音樂學唱實施的途徑
(一)3-6歲幼兒音樂教育活動中的學唱
3-6歲幼兒的日常生活環(huán)節(jié)是3-6歲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動。愉悅的音樂讓3-6歲幼兒有愉悅的心情。3-6歲幼兒教師都重視盥洗環(huán)節(jié),而盥洗過程中常用《洗手歌》,3-6歲幼兒邊唱邊洗手,為單調的洗手增添樂趣。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聽各種各樣的聲音,各種風格的音樂都有利于3-6歲幼兒音樂能力的發(fā)展。關注兒童喜愛的音樂才是關注兒童的生活,這些音樂都是從兒童的立場出發(fā),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及年齡特點,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二)將音樂滲透于游戲活動中
游戲是3-6歲幼兒園活動中重要的活動形式,而游戲活動也是3-6歲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早操,餐前游戲等環(huán)節(jié)都能將音樂滲透當中。早操活動是每個3-6歲幼兒園必備的活動也是每天3-6歲幼兒園的第一個集體活動,3-6歲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早操的音樂也是多種多樣了,比如,《大王叫我來巡山》、《小猴子的勇敢軍》、《拍拍操》等等,比如,午餐后,教師播放輕音樂讓吃完的3-6歲幼兒進行走線活動,不僅維持教室秩序還有助于3-6歲幼兒消化。
(三)將音樂滲透于節(jié)日活動中
3-6歲幼兒園中的節(jié)日活動主要是六一兒童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是他們自己的節(jié)日也必然是3-6歲幼兒最喜愛的節(jié)日,進行親子時裝秀等,除了這些親子活動,還可以進行關于兒童節(jié)的手工制作,給自己做一朵花,一張賀卡都是可以的,有條件可以一起包餃子,做餅干等等。除了兒童節(jié)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活動中也能滲透音樂。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8.3.
[2]? 高琳.3-6歲幼兒音樂學唱[D].山東師范大學2014:2-3.
[3]? 吳雅楠.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學前兒童早期音樂教育的作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7.(2):221-222.
[4]? 徐春艷.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5-11.
[5]? 李坦娜,修海林,尹愛青.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教育出版社,2011.1,13-19,32-42.
[6]? 卡爾·著,廖乃雄(譯).《學校兒童音樂教材》——回顧與展望[J].音樂教育參考資料,1985.(5):1-2.
(作者單位: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