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鵬
摘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學生的學習階段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小學語文作文則是考查小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能力的一項學習內(nèi)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也在順應現(xiàn)代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進行多種教學方式的嘗試。層遞式則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chǎn)生的一種科學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層遞式教學
引言:
層遞式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將作文教學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由淺入深地向?qū)W生教學寫作技巧以及相關作文知識點。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引導下,學生不僅能夠扎實地掌握寫作的基本知識,還能夠得到能力的提升,使得作文內(nèi)容豐富而又蘊含深意。本文將從小學語文作文中層遞式教學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一、小學語文作文中層遞式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小學生本來就對作文有所偏見,認為作文字數(shù)較多并且難以構(gòu)思。學生完成一篇作文不僅耗費大量時間,最終的得分還會受主觀因素影響而難以把握。因此小學生對寫作沒有太大的興趣,甚至帶有厭煩情緒,導致學生在寫作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效率低下。
而利用層遞式教學法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層遞式教學法并不是要求小學生每次動筆寫作都要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也不會在小學生語文能力還沒有得到有效培養(yǎng)的階段,就要求小學生寫出高水平的作文。它要求教師先教會小學生認字,再遣詞造句,然后從生活中、從書籍中積累素材。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系統(tǒng)訓練后,再自主進行作文寫作。
因此教師要想從基礎開始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且讓小學生中在寫作時能夠思路通暢、不被不必要的想法拖慢進度,就可以教學過程中采用層遞式作文教學方法,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層層遞進中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二、小學語文作文中層遞式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
(一)提高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
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學習生活較為短暫,生活閱歷也較少,所以他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最先遇到的最大困難先就是詞匯量有限,在作文中不能有效表達出自己的真正想法與情感。如果學生只是簡單機械地掌握語文課本上的詞匯,那么在寫作時便會缺乏總結(jié)與運用的能力,使得作文呆板無趣、缺乏吸引力。
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之前,要針對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讓學生打好基礎。例如在部編版教材中有一篇課文叫做《花的世界》,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形象,用簡單但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出雨天的美麗景致。教師在講解這一課時,便可以讓學生模仿文中的句子進行造句。例如“濕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边@一句,學生可以在生活中選取一樣事物造句,模仿句式與擬人的修辭手法,看看是否能像作者的句子一樣引人入勝。教師在訓練學生的造句能力時,可以選擇口頭造句法,這種方式既可以讓學生快速的動腦思考,也可以鍛煉他們的反應能力,在寫作時不會因為想不出句子而浪費時間。
(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與思考
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遣詞造句能力之后,教師就要適當?shù)匾龑W生加大閱讀量,才能夠讓他們的作文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在讀書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模仿作者的文筆與結(jié)構(gòu),還可以感受書中世界的美好與悲傷,讓學生在寫作文時能夠表達自己真正的感情,培養(yǎng)語文審美觀。在這個階段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不僅會讀書,還會在書中感悟人生,得到一定的成長。這對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也是小學生作文能力訓練的第二個階段,即從簡單的敘事過渡到升華主題。
教師為小學生選擇的閱讀書目,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進行抉擇。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中,第八單元中的課文都是童話,比如《海的女兒》,《巨人的花園》等。教師便可以在講解這一單元時,讓學生自行閱讀童話書籍,比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這種類型的書籍本身對學生的吸引力就比較大,而且符合小學生天真、浪漫的心理,因此學生在閱讀時,會有更多的情感迸發(fā)。而本單元的作文題目則是“故事新編”,學生就可以在閱讀童話書之后,選擇感興趣的內(nèi)容,自己進行改編。想象力是學生在寫作時必須應該具有的能力,通過“故事新編”學生還可以拓展思維、大膽創(chuàng)新,挑戰(zhàn)不一樣的作文題材。
(三)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許多名人作家的作品之所以被奉為經(jīng)典,不是因為他們筆下的世界有多么宏大、新奇,而是他們擅長從生活小事出發(fā),折射出整個社會的人生百態(tài)。這種寫作方法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手段。由于小學生還沒有足夠的生活閱歷與成熟的文筆。因此教師可以先引導他們觀察生活中的小事,觀察人物在處理事情時呈現(xiàn)出的性格特點以及這件事情在社會中的影響與作用。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即小事中也可以悟出大道理。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這樣一篇課文《北京的春節(jié)》,小學生這時對春節(jié)已經(jīng)不再陌生,因此教師可以讓他們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回憶自己的春節(jié)是如何度過的。雖然這篇課文描寫的只是北京春節(jié)的流程與習俗,但是,學生在學習與回憶時,可以加深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增強對祖國的歸屬感。這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階段,即從日常生活中發(fā)散思維,進行寫作。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層遞式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根據(jù)小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寫作能力,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案,使得層遞式教學法能夠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最終達到小學生作文水平和生活能力全面提高的最終目的,與素質(zhì)教育理念相契合。
參考文獻:
[1]羅曉維.小學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79.
[2]孫春艷.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9,23:62-63.
[3]尤慧.小學層遞式寫作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