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實
目前造成小兒運動障礙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小兒腦癱,其中痙攣型所占比例最高,達到60%~70%[1]。如果沒有在早期及時給予此類患者有效治療,很有可能產生交叉剪刀步態(tài)和尖足等遺留癥狀。而造成患兒站立困難的一般是小腿三頭肌痙攣導致的跟腱攣縮和踝關節(jié)障礙[2]。目前,臨床治療此類患者常采用推拿方法,但臨床效果有限?;诖?,我院嘗試將中藥浴聯合傳統(tǒng)按摩手法治療痙攣性腦癱兒,并取得了不錯效果,現將研究內容整理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6年4月—2018年2月在本院治療的痙攣型腦癱患兒43例設為研究對象。男26例,女17例;年齡1~5歲,平均年齡(3.21±0.57)歲。所有患兒均符合痙攣型腦癱診斷標準,患兒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授權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治療前,用量角器測量每一位患兒的踝關節(jié)活動度,依據測量結果進行綜合痙攣量表(CSS)評分,具體方法為:患兒取仰臥位,屈膝90°,為放松踝關節(jié)便于測量可以讓家長用玩具等分散孩子注意力,醫(yī)生則用左手握住小腿部,右手掌貼緊足跟,中等壓力按壓足掌;另一位醫(yī)師快速測量小腿和足背之間的夾角,測量3次后取平均值。綜合痙攣量表評分廣泛應用于脊髓損傷和腦損傷后遺留的下肢痙攣癥狀,評定內容包括踝陣攣、小腿三角肌肌張力和跟腱反射等[3],根據相關指導原則制定如下評判標準[4]:若跟腱反射無反射,記0分,反射減弱記1分,反射正常記2分,反射活躍記3分,反射亢進記4分;若踝跖屈肌群肌張力測定無阻力,記0分,阻力減低記2分,正常阻力記4分,阻力輕中度增加記6分,阻力重度增加記8分;若踝陣攣情況完全改善,記1分,偶爾陣攣1~2次記2分,陣攣2次以上記3分,陣攣持續(xù)時間超過30 s記4分,輕度痙攣記7~9分,中度痙攣記10~12分,重度痙攣記13~16分。評定后按照痙攣程度將患兒分為A、B、C 3組,分別為輕度、中度和重度痙攣。隨后便開展中藥浴聯合按摩推拿進行治療,取容量為50 L的木桶,注入溫度37~38 ℃的溫水40 L。選用丹參、當歸、續(xù)斷、艾葉、獨活、桑枝、杜仲、羌活、防風、赤芍、川牛膝、五加皮、伸筋草、川木瓜等中藥材組成小兒康復藥浴方,每次煎煮適量藥劑取湯藥一起加入浴桶當中,患兒在其中沐浴玩耍,為了保證安全可以佩戴頸圈,10~15 min后,仰臥于床上,醫(yī)生開展按摩推拿,家長同樣用玩具等方式分散孩子注意力,治療師首先左手固定足部,右手沿腎經、膽經、膀胱經和脾經等部位適當壓力的推揉,尤其是承山和承筋2穴,要重點按揉,隨后用中指食指無名指彈撥跟腱和撥腓腸肌內外側頭各10次,最后按壓涌泉穴,活動患兒的踝關節(jié)2~3 min,力度不宜過大。推拿結束后立即采取保暖措施進行保暖,測量足背屈角,開展綜合痙攣量表評分,中藥浴每日1次,至少連續(xù)治療3 d。
1.3 觀察指標分析患兒治療后的足背屈角變化以及綜合痙攣量表評分。療效判定標準:痙攣程度按CSS評定法判斷,降低1個級別為有效,不足1個級別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藥浴前后踝關節(jié)背屈活動度、綜合痙攣量表等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采用率(%)表示治療效果,實施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兒踝關節(jié)背屈活動度以及CSS評分對比治療后,患兒踝關節(jié)背屈活動度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CSS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見表1。
表1 患兒治療前后踝關節(jié)背屈活動度以及CSS評分對比 (例,
2.2 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情況治療有效37例,無效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6.05%(37/43)。
中醫(yī)理論認為痙攣型腦癱屬于血虛風乘和肝腎不足等范疇,治療的關鍵在于活血養(yǎng)血,補益肝腎。本次藥浴配方選取的各種藥材都有各自效用和特點,其中丹參、川牛膝、赤芍和當歸等能夠活血養(yǎng)血,五加皮、續(xù)斷、杜仲和川牛膝等可以補益肝腎,而防風、木瓜、羌活、透骨草、伸筋草和桑枝等具有祛風通絡之力。因為患兒在藥浴中會出較多汗液,所以增加了黃芪和艾葉,用來溫經散寒,益氣固表。上述各種藥物綜合使用可以起到祛邪補血,通補兼施功效[5]。
導致痙攣型腦癱發(fā)生攣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肌肉麻痹,肌肉麻痹后會導致關節(jié)缺乏運動,產生制動效果,造成患兒日常生活能力受限。而痙攣發(fā)生后關節(jié)軟骨相較于平常會承受更大的壓力,這就容易造成源性攣縮,膝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張力會長時間處于較高狀態(tài),換個角度來說,攣縮的實質就是結締組織異常[6]。采取中藥浴水療可以幫助患兒調整呼吸,增加受損關節(jié)的活動度,不論是全身肌肉還是身心精神都能得到很好的放松,而且這種方法沒有疼痛,患兒易接受,藥浴之后實施推拿,首先選取合適的穴位進行按壓,循經按摩進一步疏通經絡,讓小腿三角肌徹底處于放松狀態(tài),之后用三指進行適當力度的跟腱彈撥和腓腸肌內外側頭彈撥,最后用按壓和扳搖的手法活動踝關節(jié),促進關節(jié)的恢復,增大活動范圍。
本研究結果顯示,痙攣型腦癱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86.05%;治療后患者踝關節(jié)背屈活動度、CSS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中藥浴聯合推拿效果十分理想,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療效。
綜上所述,對痙攣型腦癱踝關節(jié)活動障礙患兒采取中藥浴聯合推拿進行治療,可以在短時間內起到十分滿意的功效,而且這種方法操作比較簡便,價格低廉,不會造成疼痛,患兒易接受,可以作為痙攣型腦癱治療的一種輔助方法,值得日后進一步探究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