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宏
摘 要:當今社會,隨著經(jīng)濟實力的不斷增長,我國的科學技術也不斷發(fā)展,各行各業(yè)已經(jīng)廣泛地應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使用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學習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可以調(diào)動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學習興趣,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也可以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完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針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課堂整合進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課堂;整合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實施,教育部門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教師有必要采取一些新興技術來豐富課堂教學模式,信息技術就是新興技術中的一種,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主要是多媒體信息技術,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對小學生很好地進行視覺上的沖擊,充分調(diào)動小學生的視覺感官,多媒體信息技術也可以為小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得小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從而調(diào)動其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這樣就更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意義
1.改善了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枯燥煩悶,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代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小學語文教師只有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今時代是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信息技術的使用越來越普遍,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模式,信息技術的信息傳遞速度比較快,可以避免傳統(tǒng)教學課堂因?qū)ふ倚畔⒍⒄`時間;信息技術所覆蓋的知識面非常廣闊,學生和教師都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查閱課堂以外的知識,由此看來,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進行整合也有利于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使其認知風格變得多樣化。例如在學習《找春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具有春天特色的圖片以及小草逐漸發(fā)芽的視頻融入課件中,使學生不出教室也能夠充分體會春天的氣息,在上課之前,教師也可以帶領小學生到微機室里自覺尋找一些關于春天的信息,比如有關春天的詩句或者文章,這樣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學習知識面,也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為以后的師生溝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是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無法比擬的。
2.提升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主要在于多媒體信息技術,而多媒體信息技術相當于家庭中的電視機或者是電腦,能夠非常有效地刺激小學生的視覺感觀,小學生面對這樣稀奇的事物能夠調(diào)動對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積極聽課,提高注意力,最終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一課時,小學生單憑課本上的描述是無法想象到烏鴉喝水時的場景的,教師可以從網(wǎng)絡上搜尋一些有關的資料以及視頻,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一起觀看,學生必定會被這些視頻所吸引,從而能夠很好地理解課本中的主旨以及中心,使得學生能夠非常好地領悟到這篇課文的真諦。
3.增強小學生的閱讀水平
在小學階段會有一些小學生閱讀比賽,小學生閱讀比賽之前要進行一些訓練,而這些訓練主要來源于學生的閱讀課堂,在閱讀課堂上判別好與壞的依據(jù)主要來源于教師,但是一些教師并不是非常專業(yè)的,無法很好地指正學生在閱讀時候的錯誤,利用信息技術將小學生的閱讀錄音錄入信息技術中,并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一同指正出來,不僅能夠及時糾正這名小學生在閱讀時的錯誤,也能夠使其他小學生很好地借鑒。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找出幾段優(yōu)美的錄音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能夠有所學習。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程整合中的對策
1.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現(xiàn)階段,由于國家對基礎教育的大力支持,小學校園的網(wǎng)絡建設已基本達到完善程度。在此基礎上,若想很好地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進行整合,就需要努力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使其熟練地操作多媒體,能更快捷地調(diào)用需要的各種資源,及時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2.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豐富書本信息,提高課堂效率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可以拓寬語文信息的來源,教師可以傳遞給學生的信息增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互動,最大限度實現(xiàn)資源共享。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燕子》的授課時,可插入《春天在哪里》這一音樂課件,并通過多媒體屏幕展示出桃花盛開、春光明媚、鳥兒嬉戲的畫面,將春天的特征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學生可以通過觀賞音樂畫面,在情境中深刻感受春天的美好,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一系列的信息技術的操作中,多種多樣的信息刺激著學生,學生的學習量增加了,信息量也得到了豐富,并且能夠?qū)⑿畔⑴c知識較好地整合到一起,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量增加,且印象深刻,很好地幫助小學生理解課文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課程進行整合,能夠幫助小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對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網(wǎng)絡教學優(yōu)勢,促使學生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的學習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意義。但是如果整合得不恰當,就會使得效果不佳,使學生容易過分依賴網(wǎng)絡,沉迷于虛幻的世界,對文章的理解、人物的形象都受到思維的定格,限制了小學生的抽象和發(fā)散思維,缺少了個性化的理解。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想到更好的辦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進行很好的整合,隨著網(wǎng)絡教學理論的深入研究,讓學習活動將更加個性化、情境化、多樣化、綜合化。
參考文獻:
[1]李國華.小學語文教學中推進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8(4):58-60.
[2]徐云.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29):50-52.
[3]賈欣欣,王新靜.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優(yōu)勢[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36):330-332.
[4]馬繼德.論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途徑與方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9):102-1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