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梅
[摘 要] 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學進度太快,學生是無法領會文章深層次的內(nèi)涵和意蘊的。只有靜下來,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才能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關鍵詞] 靜;語文課堂;風景
語文可以理解為語言和文字。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去體會文字構(gòu)造出的意境,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就需要做到“靜”。如何更好地做到“靜”呢?
扁鵲曾經(jīng)說過,“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患?!边@句話的意思是心神煩亂則百病叢生,而心一旦安靜下來,則萬病也終將歸于平息。由此可見靜心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提倡靜心。
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幫助學生把下課的心收回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靜心。例如,教師本節(jié)課要上《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破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及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在課間十分鐘快樂地玩耍,情緒就比較高漲??墒沁@篇文章的氣氛卻比較沉重,二者并不契合,學生在課堂上很難集中注意力。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播放這篇文章的音頻,由詩人的朗讀加上音樂播放,能將學生很好地帶入文章的情境中,渲染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靜下心來后能夠體會到,圓明園真的是“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睂W生也會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如此一來,這篇文章的教學才算到位。
不管做任何事,靜心都能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將我們的關注點放在一件事情上,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教師如能從小培養(yǎng)學生學會靜心的好習慣,學生將會受益終生。
思考有利于我們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靜下心來思考效果更顯著。語文教學以情感為主線,學生靜下來去思考,身臨其境的分析才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提倡靜思。
對于語文的學習,小學生主要學習的是寓言神話故事、記敘文、詩歌、文言文、散文。散文可以說是其中最難的,其沒有主要事件,全靠語言和文字去抒發(fā)情感。散文主要講究的是“形”和“神”,可是學生往往很難領會散文的“神”。為了更好地開展散文教學,教師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靜下心去思考,進而體會文章的情感。
例如:《風箏》這篇散文。文章最后一句“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xù)尋找我們的幸福鳥……”,那么在作者心中,幸福鳥指的是什么?他們會找到幸福鳥嗎?這兩個問題需要學生領會全文的意思和感情才能回答。通過學生靜靜思考,聯(lián)系自身生活。我們會發(fā)現(xiàn),幸福鳥表面上是指作者放過的風箏,實際上是指作者的快樂、童趣及夢想,等等。不管幸福鳥能否找到,作者可以找到的是童年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的向往。
俗話說,凡事三思而后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倡靜思去引導學生正確思考,能夠幫助學生去獲得一項新的知識或技能,對學生十分有利。
我們常說,“入室即靜,入座即學?!币粋€人只有排除雜念、專心致志,將智慧靈感全部集中調(diào)動起來,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成就,這就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靜學即是要靜下心來學習。在學習《背影》這一課中,老師讓學生閱讀全文,然后針對某個片段做具體分析。其中最感人的就是對父親這一段的描寫了?!拔铱匆娝髦诓夹∶?,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衣布袍,蹣跚地走到鐵軌邊,慢慢地探下身去,尚不大難??墒撬┻^鐵軌,要爬上那邊的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在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边@段話通過描寫父親攀爬的動作表現(xiàn)出父親的衰老,但是他對“我”的愛依然沒變。很多同學讀到這里的時候都感動不已。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回想自己的父母對自己有哪些愛的表現(xiàn),開展當堂小練筆讓學生進行描寫。這時,回蕩在耳邊的就是鋼筆寫字的沙沙的聲音。這就是靜學的一個表現(xiàn)。
以上課堂采用聽、說、讀、寫結(jié)合的方式,很好地讓學生學會了靜學。對于語文的學習,學生和老師都不能浮躁。只有通過靜學去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才能讓學生和作者產(chǎn)生一種情感上的共鳴。
總之,靜,是語文的另一道風景。朱光潛先生曾經(jīng)說過,“慢慢走,欣賞啊?!睂τ谡Z文教學來說,教學進度不可過快。教師應該認識到,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和作者對話的過程,而不是教學的結(jié)果。
參考文獻:
[1]許昌良,杜鵑.沉靜之美:語文課堂一道絢麗的風景[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5(29).
[2]盧珊.靜默—語文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J].中學教學參考,2011(31).
(責任編輯: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