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 要 如何更好地開展中職學生的管理工作,充分發(fā)揮管理教育的指導作用,提升中職學生的整體素質和道德水平是目前中職學生管理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在開展中職學生管理工作時,需要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以學生為本,對中職學生的管理工作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對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進行改善,有效提升中職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 以人為本 中職學生 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
1以人為本學生管理內涵
在班級管理中的主要內容是尊重和理解學生,客觀的看待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調動學生的責任心,提高學生的熱情。和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相比,以人為本更注重個人的自身條件,調動人的積極性,提高班級內部的集體凝聚力。在班級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要不斷的優(yōu)化班級內部的可利用資源和教師手中所掌握的教育資源,對班級內部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和要求,對學生進行激勵和肯定,完善學生的人格和缺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 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
2.1學習能力較差
中職學生屬于特殊群體,一部分學生排斥基礎教學或者被基礎教學拒之門外,所以才會選擇進行中職系統(tǒng)學習,普遍的特點就是學習能力比較差,其中主要的原因為缺少合適的學習方法并且對所學知識無法產生興趣,因此中職教學應從此角度出發(fā),對其進行提高。
2.2欠缺奉獻精神和社會交往的能力
部分學生能力差的主要原因與其生活環(huán)境有關,大部分學生都是90后,多為獨生子女,所以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下長大,對身邊人只知道索取,缺少奉獻精神,同時每個學生個性較為自我,無法和教師與同學處理好關系,缺少應有的社交能力,最后到此受到排斥,引起學生逆反心理,從而使其放棄學習,自暴自棄。
2.3心理素質不健全
部分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選擇放棄學習的主要問題就是在教師那里得不到尊重和重視,當前的學生心理較為軟弱,同時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喜歡受人關注成為焦點,但是基礎教育階段受到應試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只關注學習成績,忽視學生的心理成長,使得學生心理素質不健全,影響其學習。
3基于以人為本的中職學生管理工作對策
3.1樹立以人為本管理理念
要對中職學生的管理工作當中切實融入以人為本思想,就要管理人員積極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重視發(fā)揮管理工作的服務職能,堅持教書育人原則開展各項管理工作,通過各種管理服務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中職院校在對學生開展各種管理工作的時候,需要結合學生心理與生理特點,發(fā)自內心地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教師要在尊重學生基礎上,積極挖掘并發(fā)現(xiàn)學生內在優(yōu)點,給予其適當?shù)墓膭詈图?,幫助其樹立信心,在學生充分感受來自教育管理者的肯定、關心、尊重和重視前提下,全面提升自身主觀能動性,有效地挖掘學生內在潛能,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精神與意識,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3.2尊重個性,轉變觀念
要想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尊重差異,尊重和關愛每一個學生,將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實行有教無類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教師常常忽略了公平,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學生。在學生管理中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行為,對學生進行指導。
3.3結合以人為本要求制定管理制度
要確保各項管理工作充分落實以人為本理念,就要在管理制度中體現(xiàn)以人為本,保證相關管理工作能夠順利推進,并全面彰顯以人為本理念。中職院校的學生管理部門,需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專業(yè)結構特點、國家相關法規(guī)以及學生發(fā)展特點等,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制定人性化、科學化以及合理化的管理制度,提升教育管理可操作性,對學生日常情況加強規(guī)范與約束。
3.4激發(fā)中職生的自我意識
自我習慣的養(yǎng)成,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的。而班級的自我管理中,則對學生自我習慣和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有著極好的熏陶作用,如勞動意識、生命意識等。例如:在校園里舉行“雙月班級衛(wèi)生大掃除”活動,對于參加大掃除且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提供“先進個人”的獎狀頒發(fā),這不僅能使學生更加愿意愛護我們的班級,愛護我們學習的環(huán)境,還能使班級這道靚麗的風景線永葆整潔和美麗;在學生每日都要用餐的食堂,可以請值日生張貼一些“愛惜糧食”、“粒粒皆辛苦”、“吃多少盛多少”、“不丟不浪費”等標語,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此實現(xiàn)細致管理基礎上的育人目的,實現(xiàn)學生管理上的自我教育。
3.5對學生加強心理管理
高中畢業(yè)參加過高考的學生,受到年齡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心智發(fā)展尚不夠成熟,容易在校園生活中產生思想與生理等方面的困局,且對學生管理工作存在一定抗拒心理,影響中職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因此,在中職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工作中,還要重視對學生加強心理教育,通過多樣化的心理策略突破學生心理防線。教師在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中,需要積極地通過情景教學、分組討論以及心理拓展等心理培訓方法,幫助學生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并對不良思想增強抵抗力。
4結語
在學生管理過程中,老師應該對學生給予充分關注,用心去管理班級,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解決影響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關愛和包容,逐漸建立良好的橋園文化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讓學生參與到自我管理實踐中,促進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韓亞青.“以人為本”的中職學生管理方法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2):121.
[2] 李昆超.中職學生管理有效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8(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