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
【摘 要】目的:探討影響患者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妊娠結局的相關因素。方法:選擇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間在本院接受宮腔粘連分離術治療的4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回顧性統(tǒng)計分析患者的病例資料與隨訪結果。結果:40例患者均符合入組標準。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提示,患者術前月經情況對術后妊娠率間無影響(P>0.05);病因、宮腔操作頻率、粘連程度均對術后妊娠率產生影響(P<0.05)。結論:宮腔粘連原因、宮腔操作頻次、病變程度均影響術后妊娠結局。
【關鍵詞】 宮腔粘連;宮腔粘連分離術;妊娠結局;影響因素
Discussion on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pregnancy outcome of patients after intrauterine adhesion separation
Sun Ping
Yunnan Qujing Luli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Qujing, Yunnan, 6556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outcome of pregnancy after intrauterine adhesion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0 patients with intrauterine adhesion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July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ll 40 patient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menstruation and pregnant rate (P> 0.05); etiology, uterine cavity operation frequency, adhesion degree had an impact on the pregnant rate (P< 0.05). Conclusion: the causes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the frequency of operation and the degree of lesion affect the outcome of pregnancy.
[Key words]Intrauterine adhesions; Intrauterine adhesions separation; Pregnancy outcome; Influencing factors
宮腔粘連(IUA)又稱Asheman綜合征,是宮腔、子宮峽部或宮頸管因手術操作,感染或放射等原因造成的女性生殖器腔壁相互粘連的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月經過少、閉經、子宮內膜異位、周期性腹痛、繼發(fā)不孕以及異常妊娠等問題。目前,經宮腔鏡宮腔粘連分離術(TCRA)已經成為診治宮腔粘連的標準方法。由于本病易導致繼發(fā)不孕和異常妊娠(反復流產、胎盤粘連、早產)等問題,給一些有迫切生育需要的家庭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因此本研究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分析影響宮腔粘連分離術后患者妊娠結局的因素,希望對臨床醫(yī)務人員治療方法的實施有所助益,提升女性術后生育率[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40例宮腔粘連(IUA)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2~34歲,平均(28±2.7)歲;40例患者均有宮腔手術史,早孕人流術17例,稽留流產13例,藥流后清宮10例;其中,有20例患者進行過1次宮腔操作,14例患者進行過2次宮腔操作,6例患者進行過3次及以上的宮腔操作。入組的40例患者中,有37例明確出現月經改變,其中月經減少者28例,閉經者9例。依照ESGE分類標準:輕度粘連19例,中度粘連16例,重度粘連5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鏡檢與病理學檢查均確診為IUA;病例與隨訪資料完整;均具有外科手術指征;無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嚴重異常;具有生育需求。
1.2?方法
月經結束后3~7d中進行手術,若患者閉經則在術前5d禁止性生活。所有患者均行靜脈全麻術、在宮腔鏡監(jiān)護下進行探查,以明確粘連位置與嚴重程度,有效拓展宮頸管,行TCRA術。入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術中沒有出現并發(fā)癥,術后指導患者服用抗生素。若患者經歷TCRA術后宮腔再度粘連,就再次進行TCRA術。采用電話方式進行隨訪,囑患者術后3個月回院復查。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用率(%)表示計數資料,χ2對組間數據差異進行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術后隨訪結果
隨訪期間,患者月經改善率為54.05%(20/37);術前經量減少28例患者中,術后恢復正常5例,與術前相比有所好轉10例;術前閉經9例患者中,術后經量恢復正常3例,月經減少4例;術前月經正常3例患者,術后經量正常。術后隨訪2年,妊娠16例(40.00%),其中1年中妊娠率為75.00%(12/16)。
2.2?影響妊娠結局的因素
1)起病原因及宮腔操作頻次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結合隨訪資料發(fā)現起病原因及宮腔操作頻次對術后妊娠率有影響(P<0.05)。詳見表1。
2)病情嚴重程度對妊娠結局的影響:術前經量多少對術后妊娠率無影響(P>0.05),粘連程度對術后妊娠率有影響(P<0.05)。詳見表2。
3?討論
正常狀態(tài)下,宮腔前后壁緊緊貼在一起,子宮內壁結構完整,不會出現粘連現象,即便是月經來潮、功能層內膜掉落,基底層也能夠對子宮起到維護作用,不會產生粘連[2]。但是在宮腔中操作史、感染等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會對子宮內膜功能層造成損傷,加大了宮腔粘連發(fā)生率。有關研究資料顯示,90.0%以上的IUA患者是因為宮腔手術損傷子宮內膜基底層所致的。在本次研究中,宮腔粘連患者發(fā)病原因主要是宮腔操作,以人工流產、稽留流產與清宮最為常見,這和國內有關研究相似[3]。
當下,婦科微創(chuàng)技術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宮腔鏡已經成為婦科疾病診療的主要工具,在宮腔鏡直視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子宮腔中生理與病理狀況,并在其協(xié)助下可以進行檢查、診斷與治療,有關研究資料記載腹腔鏡診斷宮腔內病變敏感性達到92.0%,特異性大于83.0%。宮腔粘連分離術的廣泛應用,促使個體對術后宮腔再粘連有新的認識。術后再粘連是TCRA術后極為嚴重的一類并發(fā)癥,對患者心理與生理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且經濟負擔相應增加。如何解除術后再粘連癥狀是醫(yī)學領域不斷探尋的課題,宮內節(jié)育器的放置,雖然有效規(guī)避術后再粘連,但不利于子宮內膜結構的修復。此外,如何提升TCRA術后患者的妊娠率,也是醫(yī)學領域尚未攻克的難題。國內有大量文獻報道,可采用宮腔鏡手術與B超或腹腔鏡合用辦法,以提升宮腔粘連位置、程度以及性質辨識的精確性,進而規(guī)避子宮穿孔等手術并發(fā)癥,優(yōu)化外科手術治療效果,隨訪期間發(fā)現患者術后妊娠率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曉萍,李紅梅,孔淑珍.芬嗎通對IVF-ET患者宮腔粘連術后促子宮內膜修復的效果及生育結局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08):944+946.
[2] 朱薇薇.宮腔鏡下宮頸、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口服雌激素對患者月經、宮腔再粘連以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3):13-15.
[3] 馬文琴,趙丹梅.可吸收醫(yī)用膜應用于重度宮腔粘連的臨床療效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7,26(04):3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