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憲娟
摘 要:現(xiàn)如今,在教育領域之中,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所以收到了廣大師生的推崇。本文主要圍繞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合理運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小學數(shù)學 運用
對于許多學生而言,數(shù)學這門學科較為復雜抽象,其中有許多知識點學生很難理解。如果教師一味地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法,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但是,若教師能夠采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就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诖?,圍繞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運用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興趣
要想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水平,首先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只有當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之后,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而多媒體技術集圖片、聲音、視頻于一體,能夠使那些靜態(tài)的知識轉變?yōu)樯鷦佑腥さ漠嬅?,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述到“軸對稱圖形”的知識點,雖然教師口頭講述也可以讓學生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但是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可能會忘記。若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在課堂上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如蝴蝶、天安門、具有對稱性的古建筑、結婚時用到的囍字等等,然后讓學生去思考這些圖形究竟有什么共同點。如果學生經過思考之后仍然不能夠找出這些圖形的特征,教師可以再播放這些圖形對折重合的動畫路徑,這樣學生就會一目了然,掌握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與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相比,應用多媒體教學無疑更具有趣味性,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利用信息技術突破難點
在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有些知識點較為復雜抽象,對學生的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有著一定的考量,這些知識點困擾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為了幫助學生突破這些難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去理解這些知識點。如,在“直線、射線、線段”的教學中,筆者一開始通過口頭講述的方式闡述直線、射線以及線段的概念與特征,并且一邊講述一邊在黑板上畫出線段以及射線等,讓學生了解線段有兩個端點,其長度固定,但是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其長度無限延伸。但是最后提問之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個知識點仍然不夠理解,于是筆者改變了自己的教學方式,采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多媒體教學法。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都喜歡看西游記這個動畫片,非常喜歡齊天大圣孫悟空。于是筆者播放孫悟空耍金箍棒的視頻,當學生看到金箍棒變長變短的這個視頻之后,他們目不轉睛,被孫悟空的神奇操作所吸引。這時,筆者再讓學生去觀察金箍棒,如果它沒有變形時,金箍棒就如同一根針一般,此時它就是線段;如果孫悟空將金箍棒放到地上,然后讓其另一端向天空無限延伸,此時它便是射線。若孫悟空將金箍棒往天上拋,然后讓金箍棒的兩端無限延伸,此時金箍棒就是直線。這樣一解釋,學生紛紛秒懂,對直線、射線以及線段的概念迅速掌握,而且這種教學方法學生感覺非常的有趣。甚至有些學生在下課后還津津樂道,討論課堂中講述的知識點。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當學生對知識點存在著理解障礙,教師不妨換種方式讓他們理解。
三、利用微課實現(xiàn)課堂的翻轉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必須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才能夠完成學習,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新的教學方式紛紛涌現(xiàn),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教學。如,微課教學能夠實現(xiàn)課堂的翻轉,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微課教學指的是教師先制作教學視頻,然后將視頻分享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預習學習內容,然后在課堂上就視頻中的問題與內容進行探討。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課前自主預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反復觀看,這樣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得到提升。例如,在講述到“認識圖形”這一課時,筆者先將該課知識內容錄制成視頻,讓學生了解各種平面圖形,并且涉及了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回答這些問題,通過學生的回答來推測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如果學生課后仍然不理解某個知識點,可以讓學生再去觀看視頻中的內容,若仍然不理解,再讓學生尋求教師的幫助。通過這種教學,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會得到提升。
四、結語
綜上,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與時俱進,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要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此一來,學生不僅會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他們的數(shù)學學習水平也能夠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小敏.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8:115—119.
[2]李祎,鐘紹春,周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shù)學智慧教學模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11:128—133.
[3]辛艾桐.關于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課程整合的思考[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13(0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