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書法藝術歷史上,孫過庭《書譜》是首部具有獨立思想及辯證精神的理論之作,是我國書法藝術上的里程碑。孫過庭在《書譜》三千七百字中闡述了許多關于美學思想的命題,其內容涉及書法書展、學書師承、重視功力、廣泛吸收、創(chuàng)作條件、學書正途、書寫技巧以及如何攀登書法高峰等課題,在當時構建出的書法審美源遠流傳,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至今對當代書法的理論探究和實踐仍有很大借鑒意義。
關鍵詞:孫過庭《書譜》;美學思想;書法欣賞
孫過庭所著《書譜》中對書法解讀細致全面,語言簡練重點鮮明,在古代書法理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將從儒家思想“中和之美”的傳統(tǒng)審美角度出發(fā),對孫過庭《書譜》的文學理論進行淺析,將美學思想歸納為“和合歸一”的和諧之美,以欣賞的角度闡述書法給人們帶來的美好感受。鑒于此,筆者認為孫過庭《書譜》的美學思想重點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孫過庭《書譜》中的美學特點
(一)《書譜》的中和之美
“中和”一詞并不代表平淡,書法實則是人的內心情感表現(xiàn)。故此,書法反對粗野狂俗,將其視為“丑書”。在文藝的角度上,中和之美所意是抒發(fā)感情要恰到好處,所謂“過猶則不及”,需要適度和諧地處理情感和意境才是最好的表達方式。書法中的字體奔放是率意放縱的體現(xiàn),但是字里行云流水間卻也收放自如,履險如夷。如唐太宗贊王羲之其字“煙霏潔露,若斷而連”,贊王獻之的字:“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神光離合,乍陰乍陽”。再有,書法的美在表面給人帶來感官上的愉悅,還中和有仁善的內涵,才真正具有社會價值和意義。因此,孔子主張要盡善盡美,以求得美與善的合二為一,孔子的這一儒家思想對后人在學習書法方面都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孫過庭盡管在文中提到“偏工易就,盡善難求”,但仍然指出了“盡善”的目標,他認為書法練就的就是骨氣,書法的風骨筆力之美,乃是盡善盡美的首要條件,從書法中樹立起骨氣當為學書之人的根本。孫過庭還提到“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觀點,即要求書法的字體結構要有個性變化但又不形成沖突,字的筆畫之間講究和諧統(tǒng)一,但又不存在雷同呆板。這一觀點的論述,也是對書法藝術形式里基本法則合理運用的解說,同時也是藝術作品形式和內容的辯證應用。
(二)《書譜》的“意味”之美
書法是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xiàn),我國著名哲學家李澤厚曾在他所著的《美的歷程》中有這樣一段話解讀藝術之美,他說“美之所以不是社會內容的自然形式,而是所謂的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積淀了社會內容的自然形式”。作家林語堂曾這樣評價書法的隨性特點,“中國藝術在自由表現(xiàn)上等各個方面都不如書法自由”。書法藝術是借助漢字為載體,使橫豎撇捺完美結合,尤其是橫縱線條在書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也有字體線型是書法藝術的重要表現(xiàn)這一說法。學書者在書寫時需要賦予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專有獨特的神韻和技巧,從而達到運筆自如,線條流暢,手筆一體的神迷境界。藝術書法家的情調、內涵都在這里得以體現(xiàn),書法所追崇的意境美、書境美、筆墨美才能形成。對于書法之美,孫過庭在《書譜》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姿,鸞舞蛇驚之態(tài),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jù)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信可謂智巧兼優(yōu),心手雙暢,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于毫芒?!弊阋砸娮C藝術來源于生活這一觀點,孫過庭認為,好的書法作品就如同大自然的奇觀壯景,嘆為觀止不可多見。
二、對孫過庭《書譜》中的書法欣賞分析
《書譜》中提到了隸書、草書兩種書體,孫過庭指出隸書的要點為五個字:“隸欲精而密”。隸書是以其字體方直為特點,給人直觀感覺顯得字體呆板,故隸書又強調“蠶頭燕尾”,意為使嚴謹方正的隸書顯出跳動活潑之氣。但也不提倡在書寫隸書時頻繁使用,孫過庭寓意“燕不雙飛”,認為用多了則失去了隸書“精而密”的特點。草書是以快速書寫為名,快就宜簡不宜繁,適當刪除一些筆畫,就是將一些筆畫融匯一起一氣呵成。讓方正的棱角變成彎轉的圓角,形成自然流暢的線條,故曰:“流而暢”。章草是隸書的草體,與現(xiàn)代草書相同點都體現(xiàn)在字體筆畫的刪減和圓轉;不同在字字獨立,保留了隸書的“燕尾”即捺筆的獨特。作為隸書的草體,它不如現(xiàn)代草書這樣行云流水一瀉千里,但比起隸書起來卻又快速簡便許多,故曰:“簡而便”。孫過庭指出一個學書者,使篆之“婉能”,隸之“精密”、草之“流暢”、章之“簡便”,匯諸長于腕下,自然能成大家。
三、總結
綜上,筆者認為孫過庭《書譜》不僅是一部簡單的書法論著,更是中國書法文化傳承的法寶,在我國書法藝術歷史長河中,起到的書法論證和美學思想的價值意義深遠,值得所有學書者不斷研讀、探究,讓《書譜》為我國現(xiàn)代書法藝術傳承典范。
參考文獻:
[1]劉桐.孫過庭《書譜》書法美學思想研究[J].大眾文藝,2019(7):107-109.
[2]劉秀蘭.孫過庭《書譜》中的書法美學與儒家思想[J].芒種,2018(8):64-65.
作者簡介:閆慧慧,女,漢族,山東莘縣人,碩士研究生,助教,渭南師范學院,研究方向為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