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花
【摘要】在小學藏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能將靜態(tài)的文字與圖像、視頻、動畫、音頻等融合起來,給予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使學生能夠理解語言文字背后所蘊含的內容。基于此,本文先介紹了在小學藏語文的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并提出幾點應用措施,以期能夠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小學 ?藏語文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8-0141-02
小學藏語文的學習需要學生能夠掌握藏語文的語法、詞匯等較為復雜的知識點,而小學時期的學生難以真正理解這些知識。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抽象變?yōu)榫呦?,化復雜為簡單,降低學生學習和理解的難度。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藏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實現(xiàn)藏語文教學的情境性
與普通的小學語文一樣,藏語文的教學也是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為目標,使學生能夠掌握藏語和漢語方面的知識,能夠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但是這些知識點都過于抽象,學生難以真正理解。此時,教師就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將靜態(tài)的語言文字變成生動活潑的情景,將語文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融合起來,發(fā)揮語文的實踐性。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
(二)實現(xiàn)藏語文教學的分層性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無論是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還是在知識基礎、興趣愛好等方面,都存在較多的不同。如果教師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學手段,就容易導致優(yōu)等生無提升空間,學困生無法準確掌握知識。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實行分層教學,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學習知識,并在此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即使學生在不同的起點,也都能夠共同進步和成長,最終牢牢掌握語文知識。
(三)實現(xiàn)藏語文教學的合作性
小學藏語文的教學應當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提高,讓各小組成員在問題和任務的驅使下,自主學習語文知識,更好地解決問題。這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多媒體技術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融合起來,增加學生的感性與理性認知,并能夠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非常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學習和發(fā)展。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藏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活學習熱情
興趣能夠推動學生學習,能夠帶給學生學習的動力,促使學生積極地去探究神秘、未知的語文世界。多媒體能夠將生動活潑的圖片、栩栩如生的視頻巧妙結合在一起,動靜結合的方式能夠營造出一個恰當?shù)慕虒W意境,讓學生能夠與課文內容產生情感共鳴,學生能夠在閱讀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將對應的畫面深深刻印在腦海中。當這些零碎的片段被串聯(lián)起來以后,學生就能夠在多媒體技術以及教師的引導下,能夠通過文本展開想象,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的主旨和內涵,真正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就是勾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和好奇心,為學生藏語文的學習搭建好橋梁。
(二)活化教學內容,活躍教學氛圍
第一,利用圖文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圖片、視頻不僅能夠幫助教師還原真實、生動的情景,還能夠發(fā)揮拋磚引玉的作用,使學生能夠展現(xiàn)自己的想象力,能夠從字、句、詞、段中再次聯(lián)想和加工信息,從而在腦海中形成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使學生藏語文的學習不再只是局限在學習藏語中。
第二,以誦讀實現(xiàn)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一些學生在學習藏語文時,能夠把握好藏語言中的語素,但是未能形成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語感是一種感覺,需要學生長期堅持鍛煉和積累。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增加訓練的趣味性。教師在教學藏語文時,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加入一些經典誦讀、名家誦讀的內容,或者為學生播放合適的背景音樂,讓原本就充滿允許的詩歌和散文變得更有魔力,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情緒,使學生能夠在此氛圍中學會品位、模仿,能夠感受到其中的韻味,逐漸讓藏語言的學習變成一種樂趣,學生不再是厭煩或畏懼藏語文的學習。
第三,利用交流提高學生的人為素養(yǎng)。在藏語文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原本就具有人機交互性,能夠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一堂高質量的藏語文多媒體課,不僅能夠為學生展示出藏語文的魅力和詩情畫意,還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夠感受到藏語文的韻味。教師要在教學時給予學生表達自我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教師交流的方式既可以利用提問、討論,還可以利用周記、作文等形式。
(三)豐富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就需要教師能夠制作出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1]。多媒體課件的內容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還應當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要在課件中加入一些生活案例。教師教學的內容不應當局限在教材中,還需要為學生拓展學習內容。教師在制作課件時,需要認真?zhèn)湔n與構思,要聽取學生的建議、想法和意見,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制作課件,自己去搜集資料等。教師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教與學業(yè)并非是教師可以獨立完成的,還需要學生的配合。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網絡上搜集學習資源;學生要將自己朗讀的過程錄制下來,與名家的朗誦進行對比,或者讓其他學生幫忙找出其中的錯誤;學生還可以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在上課時將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與大家分享,這有利于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提高,能夠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多媒體技術能夠實現(xiàn)課件教學的交互性和適用性。
(四)結合傳統(tǒng)教學,提高學習效率
多媒體技術能夠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優(yōu)勢,能夠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能夠讓藏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有趣與活潑[2]。但是過于程序化的設計無法應對教學時出現(xiàn)的突發(fā)情況,此時就需要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能夠填補多媒體課件的空白,給予學生展現(xiàn)教學智慧的余地。一節(jié)課是否精彩,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夠即興發(fā)揮。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同時,還要利用豐富的語言、有趣的肢體動作以及黑板板書進行教學。只有這幾個方法結合起來,才能夠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3]。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多媒體技術的融合,可以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還能夠極大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五)增加作業(yè)個性,實現(xiàn)分層教學
藏語文作業(yè)的個性化指的就是根據(jù)學生能力、層次的不同,為其布置不同難度和數(shù)量的作業(yè),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發(fā)提高和進步。多媒體技術能夠實現(xiàn)教學的層次性,可以將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變成主動探究;可以將同一性的作業(yè)變成分層性作業(yè),能夠改變傳統(tǒng)的作業(yè)形式,使學生能夠通過作業(yè)的寫作感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還能夠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實現(xiàn)解題思路的拓展、知識水平的提高。
結束語
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能夠使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再受到空間與時間的限制,還能夠提高交流的高效性,學生學習語言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多媒體技術能夠打破過去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實現(xiàn)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金安卓嘎.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小學藏語文課堂教學[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7(9).
[2]燈孜志瑪.淺談小學藏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
[3]冷木草.巧妙運用多媒體,提高藏語文教學[J].讀書文摘(中),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