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枝群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7-0084-02
語文,是融字、詞、句、段、篇、章和聽、說、讀、寫、譯、編等基礎文化知識和語言文字能力為一體的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群文閱讀教學,能充分發(fā)揮課內(nèi)指導,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引領學生進行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提高教師意識,語文教學方向更加明確
(一)對“群文閱讀”的概念追溯
起初是臺灣、香港的教育家將日本佐藤學教授的閱讀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稱為“多文本閱讀”或“群文閱讀”,后來臺灣小語會理事長趙鏡中先生在全國第七屆閱讀教學觀摩會的主題演講中提出:“隨著統(tǒng)整課程的概念推廣,教師也開始嘗試群文的閱讀教學活動,結合教材及課外讀物,針對相同的議題,進行多文本的閱讀教學?!笨梢?,這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是一個歷史很短暫的概念。隨后,群文閱讀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引起了全國各地一些思維敏銳、勇于探索的語文教師踴躍參與、積極實踐。
(二)群文閱讀的概念
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它是指師生根據(jù)議題選擇一組呈結構化的文本,在單位時間的課堂中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展開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閱讀理念。
(三)群文閱讀課程建設的基本理念
群文閱讀課程建設的三個基本理念是:一是在閱讀中學會閱讀。二是走向有思考的閱讀。三是走向有素養(yǎng)的閱讀。
二、培養(yǎng)學生能力,形成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群文閱讀教學”對落實課標精神的積極意義
“群文閱讀教學”正是要營構一個個能夠引導學生廣泛、深度參與的鮮活的“閱讀和學習情境”,運用優(yōu)質(zhì)的素材和范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二)群文閱讀是學生學習生活最用得著的閱讀
群文閱讀把教讀中學到的知識、方法、能力用于群文閱讀的過程中,用于讀整本書的過程中,做到能力的遷移,養(yǎng)成天天閱讀的習慣。更好地服務學生的語文學習。
(三)群文閱讀有效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多進行群文閱讀,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理解力,而且使學生的頭腦變得越來越靈活,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辨識、篩選、提取、加工、整合和運用信息,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建設群文閱讀課程,打造地方課程特色
(一)以單元主題為議題進行群文閱讀教學
現(xiàn)行語文教材大多以主題形式編排成單元,每個單元有3-4篇課文,我們就可以以單元主題議題,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教學。
(二)以課內(nèi)拓展為主的群文閱讀教學
語文教學以閱讀教學為主,離不開字、詞、句、篇的訓練,作為語文教師,要具備大語文觀,對整個小學語文課程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三)以課內(nèi)拓展課外的“1+x”群文閱讀教學
學生的閱讀必須從課內(nèi)走到課外,實現(xiàn)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梢砸越滩恼n文一篇引多篇的方式,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進行回顧、總結,提升,讓學生在交流中分享,學會傾聽和表達。
四、群文閱讀方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
(一)單篇引領,啟發(fā)思維
在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往往先以一篇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為范例,指導學生圍繞議題抓住關鍵信息進行思考感悟。提煉其與議題相關的或人文、或體裁、或方法等關鍵詞。
如教學《借物說理》這一傾向表達的議題的群文閱讀教學,教學時以《手指》一課為例,引導學生思考:這篇課文作者要說的是一個什么理?依據(jù)是什么?讓學生在自讀中完成,找到相關關鍵句段,注上自己的理解或體會。匯報中完成學習單,提煉出這一課是借手指明白與人相處的道理,這一表達方式是借物明事理。
(二)總結規(guī)律,閱讀群文
在單篇閱讀指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閱讀的方法,利用學習單的形式,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2-3篇呈結構化的文章,完成學習單相關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同是教學《借物說理》這一傾向表達的議題的群文閱讀教學,在指導學習《手指》的基礎上,讓學生繼續(xù)閱讀《丁香結》《貝殼》《心田上的百合花開》,同樣以思考課文中作者要說的是一個什么理?依據(jù)是什么?讓學生自讀完成,找到相關關鍵句段,注上自己的理解或體會。完成學習單,提煉出是借什么物說明什么理,從而總結出表達的方式(懂道理、悟哲理等)。
(三)激發(fā)興趣,引領實踐
通過群文的教學,推薦給學生相關的書籍閱讀,或是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行寫作實踐,能起到不空不泛,踏實進行語文實踐的效果,從而提升語文能力。如:《借物說理》的文章我們還學過《落花生》,引領學生多找些類似主題的文章讀讀;如果是指向寫作方法的群文閱讀,立即就引領學生練筆。
總之閱讀多的孩子,學習能力強,當他有意識地主動去學習的時候,豐富的語言和智力背景就來幫忙了,他較好的學習能力使他只要努力就會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又能促使他更主動積極地去學習。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第十四屆中國兒童閱讀論壇暨2018“閱讀改變中國”年度頒獎典禮綜述》
[2]于澤元,王雁玲,黃利梅.群文閱讀:從形式變化到理念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