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是重中之重,學校致力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適應新時代對于人才的全面要求,那么學校教育就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且還應該擔負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擔,如何促進班級德育工作便是本文研究目的。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育 ?班級管理 ?和諧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教育學院基礎教育研究課題(項目編號:JYYB-2014122)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8-0063-01
在學校里,班級是進行德育工作的基層單位,班級德育工作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而班主任作為班級德育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班主任必須聯(lián)系各種因素,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促進班級德育工作和諧發(fā)展。根據(jù)多年的農村中學德育工作實踐,本人認為,促進班級德育工作和諧發(fā)展主要從以下四方面入手,這只是談談個人在工作學習中的體會,旨在拋磚引玉。
一、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營造和諧班級文化
學校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德的主要渠道,而班級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第一,利用學校的校安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把有95年的辦學歷史和教育教學理念充分利用班級板報等形式展現(xiàn)出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升華;第二,鼓勵和動員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開展諸如政治小論文寫作比賽、文明禮儀伴我行、最美班級建設等活動;第三,結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制定班級的《班級獎懲制度》、《班委工作職責》,每月確定不同的德育教育活動主題,營造和諧班級文化,促進了中學生的德、智、體有機融合,增強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
二、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家校密切聯(lián)系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是一樣。家庭教育在引導學生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具有特殊作用,把家校有機結合起來,產生積極的教育效果。第一,密切聯(lián)系家校,形成教育合力點,例如堅持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第二,強化指導,促進教育互動。通過開展對學生家訪等活動,引導家長主動溝通交流,為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第三,及時反饋,提高交流教育效果。通過建立家長聯(lián)系電話等形式,及時了解學生思想情況,并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些做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班級德育工作健康發(fā)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三、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社會實踐活動是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是加強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手段。因此,班級管理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在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我注重利用社會教育資源,第一,請本地區(qū)的道德模范、優(yōu)秀學生家長到班級作報告、談體會,以實際事件來深化和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給學生以教育和啟迪;第二,通過組織學生參觀周碧初故居活動和榜眼府大觀園活動、獻愛心活動等,組織和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在社會實踐中,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轉化為自身的行動素質、養(yǎng)成文明禮儀的行為習慣,從而使班級德育工作煥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
四、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
后進生往往是家庭和學校中受到的批評、斥責和懲罰多于贊揚和鼓勵的對象,因此,他們的情感與班主任大多數(shù)是對立的,常常以沉默、回避或粗暴無禮的態(tài)度來應對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我在對后進生教育時,根據(jù)后進生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具體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自尊心強型的后進生,我會注意照顧面子,說話時語氣柔和,有問題時采用個別談心與批評的方式加以解決;第二種,感情沖動型的后進生,我會暫時放一放,等冷靜下來再給他講明道理,引導他改正錯誤;第三種,好勝自負型的后進生,要肯定后進生的優(yōu)點,也要指出后進生的不足,促其改正。在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中,正是班主任對后進生的關愛,融洽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在師生之間架起了一座信任的橋梁,為更好地轉化后進生的工作創(chuàng)造了條件。
班級德育工作是一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是促使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前提和保證,我將不斷查找自己的不足,學習先進的經驗,根據(jù)學生道德情感和發(fā)展的需要,采取適當?shù)牡掠椒ㄅc途徑,不斷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促進班級德育工作和諧發(fā)展,使班級德育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為國家和人民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參考文獻:
[1]黃河清.《家校合作導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蘇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編譯.《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周海文,男,本科,福建漳州人,漳州市骨干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