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熾金
摘 要:新時代下教育的改革,把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到了另一個高度;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與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也已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前三分鐘講話訓練,正是嘗試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目標。
關鍵詞:課前三分鐘 講話訓練 策略
聽、說、讀、寫一直都是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能力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墩Z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然而,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小學生七嘴八舌,初中生不敢多說,高中生則沉默寡言?,F代社會下,口語交際能力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語文學科,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的重任。課前三分鐘講話訓練,正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探索。
一、課前三分鐘講話訓練的目的
傳統(tǒng)中學課堂教學,主要是解讀講授教材。其結果,就是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自主學習機會缺失,到了高中更不愿意開口說話。新時代教育啊改革,倡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三分鐘講話訓練,它能提供學生展示的舞臺,讓學生滔滔不絕,磨煉出了膽量;能推動學生知識的積累,擴大了知識面;能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敢于說話,愿意說話,最終善于說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成為有米可炊的寫作巧婦?!耙谎砸员沃保昼娭v話訓練,不僅增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更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課前三分鐘講話訓練的策略
1.“千呼萬喚始出來”——讓學生大膽地說
課前三分鐘講話訓練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學生不敢開口。如何讓剛入門的“媳婦”在千呼萬喚中大膽地開口說,首先是要“啟學生之智”。讓學生認識到未來社會善說話會溝通的重要性,認識到講話訓練就是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其次是要“激學生之趣”??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边@就要求訓練應從自我介紹、講述故事做起,選擇學生喜歡的話題,由淺入深,克服羞澀與膽怯心理,就如夸美紐斯所言“燃起學生的渴望和熱情”。再次是要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景?!缎抡n標》指出:“要在課內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庇柧毲翱膳渖咸囟ㄒ魳罚寣W生扮演角色,既演又說。如《阿房宮賦》的導游解說,課件準備充分,阿房宮圖片豐富有序,背景音樂應景,讓學生導游在為觀眾移步換景地解說,使觀眾在傾聽中不時提問,從而在情景中達到了講話訓練的效果。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只要被場景刺激,學生就有了想說的欲望。
2.“語必關風始動人”——讓學生依境而說
生活交際,不是只有一個場地;工作需求,難免處處都有要說的理由。讓學生學會說話,會根據不同場景而說話。一是通過講演訓練??煞譃樽晕医榻B、演講以及活動致辭等。自我介紹,從自己家庭情況、性格愛好簡單描述開始,讓學生能描述與生活、學習有關的事件;從自己切身感受入手,讓學生能有得于心,表達于口,準確描述出事物的特征和蘊含的道理。演講,重在訓練學生的主題彰顯。讓學生把握主題,寫出文稿,巧用技巧。比如,10月國慶之際,可安排課前“我想對祖國說”的演講,做到主題鮮明,情感鮮明。活動致辭,重在訓練學生講出真情,使之能在重要場合中講得莊重而深情。每年的6月26日都是國際禁毒日,設想在這種場合下,作為學生如何致辭?這訓練嘗試無疑讓學生無比激動。二是通過互動訓練??煞种鞒帧⒔庹f和辯論等。主持,既訓練學生的知識積累,又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最終達到學生主持得體自然,遇到情況處之泰然的效果。在元旦文藝匯演來臨前一個月的課前主持講話訓練,讓學生感觸良多,收獲亦多。解說訓練,重在訓練學生儲備知識、反應思維。例如,“中學生使用手機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一辯題,引起了課前講話訓練的學生的辯論激情。針鋒相對,暢所欲言,在民主而激烈的氛圍中達到了訓練學生講話能力的目的。
正是各種形式的錘煉,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見什么人講什么話”,從而準確把握情景,講出大方得體的言辭。
3.“千磨萬擊還堅勁”——讓學生能言會道
《荀子·非十二子》提及“言而當,知也”,小至個人交往得失,大至國家利益,會說都能出其不意取得效果。蘇秦、張儀會說,所以一個風光拜相六國,一個瓦解六國聯盟;晏子會說,所以三言兩語,就贏得尊嚴。讓學生達到能說會道,課前三分鐘的講話訓練一是要促進學生扎實積累。如果沒有扎實的積累,學生就無話可說,說話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靶牡娇诓诺健保缰Z言學家邦文尼斯特所言“思維的可能性總是同語言能力不可分割”,沒有豐富的積累,就不可能轉化為豐富敏捷的思維,就說不出優(yōu)美的言辭。從成語到諺語,從主題格言警句到各類名篇,再到古今中外尤其是近現代中外名人的精彩講話實錄,如此“讀書破萬卷”,才能做到“下筆如有神”,才能最終轉化為自己的優(yōu)美詞匯從口里噴薄而出。二是要教給學生說話技巧。首先應教會學生講述完整的記敘文六要素,高中生還應教會能選擇一個事件重點來進行講述。例如,社會、校園生活熱點評析,要緊緊抓住熱點進行闡述分析。其次應教會學生適當地使用修辭手法,比喻、對比、排比,都是為了加強色彩,突顯主題,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再次是應教會學生彰顯個性、富于深情。詩人尼扎米說的“發(fā)自內心的話,就能深入人心”, 連自己都感動不了,談何感動他人。因此,從肢體語言入手,訓練學生不再望天花、顧左右、低眉頭,做到腰桿挺直,正視觀眾,配合手勢,眉目傳情,激動處慷慨激昂似山呼海嘯,深情處柔情萬種如拂面春風。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笨谡Z交際能力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愈來愈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對高中學生進行語文課前三分鐘講話訓練,不僅是一個說話的機會,更是一個建立自信心的平臺;不僅能擴大學生閱讀面,更能以說帶寫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通過以說促讀、以讀助說、以說促寫,課前三分鐘講話訓練相信最終能促進高中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秀玲.《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過程與教學設計》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2]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