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萍 高慶
【摘?要】 目的:探討異位內膜氧化應激與子宮內膜異位癥(EMs)的相關性。方法:以80例EMs并留取異位內膜組織的患者為EMs組。并選擇同期在西安高新醫(yī)院行診刮術的40例患者并留取內膜組織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分析EMs患者SOD和MDA水平與臨床參數的關系、不同病理類型與R-AFS分期以及不同病理類型與痛經疼痛程度和流產史的關系。結果:EMs組的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R-AFS分期越高,SOD水平越低且MDA水平越高(P<0.05)。卵巢型和混合型的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腹膜型(P<0.05)。痛經疼痛程度為中或重度疼痛患者的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輕度或無疼痛患者(P<0.05)。有流產史患者的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無流產史患者(P<0.05)。卵巢型和混合型患者以III~IV期為主,腹膜型以Ⅰ~Ⅱ期為主。卵巢型患者痛經疼痛程度多為中或重度疼痛,腹膜型和混合型多為輕度或無疼痛。結論:異位內膜SOD和MDA水平及痛經疼痛程度可為EMs的分期診斷和病灶部位的確定提供一定的參考,且應對有流產史女性的氧化應激狀況給予更多的關注并及時預防EMs的發(fā)病。
【關鍵詞】
異位內膜;氧化應激;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EMs)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組織異位到子宮腔以外部位生長,出現反復周期性出血并形成病灶,引起痛經、慢性盆腔痛、不孕等臨床癥狀的一種常見的慢性婦科疾病[1]。氧化應激是指機體在遭受各種有害刺激時,體內高活性分子如自由基和活性氮產生過多,氧化程度超出細胞對氧化物清除的能力,造成氧化系統和抗氧化系統失衡,從而導致組織損傷,可引起糖尿病、腫瘤、關節(jié)炎和動脈粥樣硬化等諸多疾病的發(fā)生[2]。相關研究表明,EMs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氧化與抗氧化失衡[3]。但不同的研究中氧化應激標記物、組織研究類型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存在差異性,EMs和氧化應激相關性的研究結果仍然存在爭議[4]。因此,本研究探討了異位內膜氧化應激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相關性,以期為EMs的預防和抗氧化治療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擇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西安高新醫(yī)院收治的80例EMs患者,所有患者經術中腹腔鏡檢查及病理檢測確診,并留取異位內膜組織作為EMs組。納入標準:1)月經周期正常;2)育齡婦女。排除標準:1)術前6個月內服用過激素類藥物者;2)婦科急性炎癥及其它婦科腫瘤者;3)嚴重心、桿、腎疾病及免疫系統疾病者;4)妊娠者。年齡20~49歲,平均(37.89±6.35)歲。據美國生育學會1985年修訂EMs分期(R-AFS)[5]:Ⅰ期19例,Ⅱ期15例,Ⅲ期30例,Ⅳ期16例;病理類型:腹膜型29例,卵巢型34例,混合型17例;痛經情況:輕度或無痛經50例,中或重度痛經30例。并選擇同期在我院行診刮術的40例患者,年齡23~53歲,平均年齡(39.98±7.14)歲,留取內膜組織作為對照組(病理證實均高慶為本文通訊作者為正常子宮內膜組織)。兩組的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指標檢測
將新鮮組織制成組織勻漿后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檢測SOD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檢測MDA水平。
1.3?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8.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Kruskal-Wallis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SOD和MDA水平比較
EMs組的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EMs患者SOD和MDA水平與臨床參數的關系分析
EMs患者SOD和MDA水平與R-AFS分期、病理類型、痛經疼痛程度和是否有流產史有一定的相關關系;IV期的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Ⅰ~Ⅲ期(P<0.05),Ⅰ期SOD水平高于且MDA水平低于Ⅱ~Ⅳ期(P<0.05),Ⅲ期的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Ⅱ期(P<0.05);卵巢型和混合型的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腹膜型(P<0.05);痛經疼痛程度為中或重度疼痛患者的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輕度或無疼痛患者(P<0.05);有流產史患者的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無流產史患者(P<0.05)。見表2。
2.3?EMs患者不同病理類型與R-AFS分期的關系分析
不同病理類型的R-AFS分期分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卵巢型和混合型患者以Ⅲ~Ⅳ期為主,腹膜型以Ⅰ~Ⅱ期為主。見表3。
2.4?EMs患者不同病理類型與痛經疼痛程度和流產史的關系分析
不同病理類型的痛經疼痛程度分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卵巢型患者痛經疼痛程度多為中或重度疼痛,腹膜型和混合型多為輕度或無疼痛;不同病理類型的流產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EMs是一種病變廣泛、形態(tài)多樣、極具侵襲性和復發(fā)性的婦科難治之癥,其發(fā)生與多種因素相關,但目前其確切的機制還不完全清楚[6]。相關研究表明,EMs患者的痛覺敏感、中樞神經系統敏感,患者最明顯的疾病表征為痛經,約有85%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痛經[7]。氧化應激是指體內氧化與抗氧化作用失衡,組織中活性氧大量產生,導致脂質過氧化物增多,參與機體病理的過程,且可參與疼痛的發(fā)生[8]。MDA是脂質過氧化物的最終代謝產物,SOD是體內抗氧化系統中存在的多種酶之一,二者是反映機體氧化應激水平的標志物。相關研究表明,EMs患者血清SOD水平顯著高于正常人[9]。
本研究結果顯示,EMs組的內膜組織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EMs患者異位內膜存在活性氧大量蓄積和抗氧化損傷能力降低,內膜組織的氧化與抗氧化失衡可能參與了EMs的發(fā)生。R-AFS可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分期越高,疾病越嚴重[10]。本研究結果顯示,R-AFS分期越高,EMs患者的內膜組織SOD水平越低而MDA水平越高,提示內膜組織的氧化與抗氧化失衡可能參與了EMs的發(fā)展。 EMs可導致中樞敏感化,這與EMs疼痛的發(fā)生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11]。本研究中,痛經疼痛程度為中或重度疼痛患者的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輕度或無疼痛患者,可能是因為氧化應激反應可誘導巨噬細胞多種致痛因子的產生,調節(jié)疼痛相關蛋白酶活性,且可促進脂質過氧化反應,從而導致疼痛[12]。EMs的高發(fā)部位依次是卵巢、子宮直腸窩、盆腔腹膜、腹壁切口等[13]。本研究中,根據病灶部位的不同將EMs分為腹膜型、卵巢型和混合型,其中卵巢型和混合型的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腹膜型,可能是因為卵巢型和混合型患者痛經疼痛程度多為中或重度疼痛,腹膜型多為輕度或無疼痛,而氧化應激反應可誘導產生巨噬細胞多種致痛因子的。氧化應激參與了血管內皮的損傷,血管形成與胚胎良好供血是胚胎的著床及妊娠成功的關。本研究中,有流產史患者的SOD水平低于且MDA水平高于無流產史患者,提示氧化應激誘導的內皮功能紊亂在EMs的發(fā)生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卵巢型患者痛經疼痛程度多為中或重度疼痛且以Ⅲ~Ⅳ期為主,而腹膜型多為輕度或無疼痛且以Ⅰ~Ⅱ期為主,混合型患者多為輕度或無疼痛且以Ⅲ~Ⅳ期為主。
綜上,異位內膜SOD和MDA水平及痛經疼痛程度可為EMs的分期診斷和病灶部位的確定提供一定的參考,且應對有流產史女性的氧化應激狀況給予更多的關注并及時預防EMs的發(fā)病。
參考文獻
[1] 侯林峰,許彬.子宮內膜異位癥保守手術后藥物預防復發(fā)的療效觀察[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04):451-453.
[2] 王永闖,肖興軍.氧化應激在周圍神經病變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6,23(01):73-74.
[3] 張陽,王莉.氧化應激和子宮內膜異位癥[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03):663-665.
[4] 何嫣,劉玉環(huán).子宮內膜異位癥與氧化應激[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6,37(03):336-341.
[5] 趙沖,趙燁.子宮內膜異位癥對卵巢儲備功能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08):1165-1167.
[6] 圖劍毅.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痛經與病灶分期及特征的相關性[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04(30):120-122.
[7] 毛燕,陶磊,龐君,等.低壓低氧對氧化-抗氧化系統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5,15(15):2981-2984.
[8] 郭蕊萌,孫惠淼.氧化應激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在位內膜容受性的影響[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6,25(12):907-910.
[9] 丁輝.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VEGF、TNF-α和IL-6的表達及與R-AFS分期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13(20):1690-1693.
[10]謝招娣.子宮內膜異位癥異位內膜神經纖維分布與患者疼痛的關系[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4(32):3616-3618.
[11]杜宏,趙維明.慢性前列腺炎的疼痛發(fā)病機制[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7,22(01):76-78.
[12]劉媚,劉紅霞.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內TLR4/MyD88異常表達與異位細胞增殖、侵襲的相關性[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8,24(01):56-59.
[13]俞菊紅.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盆腔痛與子宮內膜氧化應激、血流動力學指標的關系[J].浙江醫(yī)藥,2018,12(40):1328-1330,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