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冰
閱讀教學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語文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重要途徑,因此,探究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策略勢在必行。本文從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的學重要性
語文學科的學習不僅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更對學生的發(fā)展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語文學科的地位日益提高,也逐漸得到大家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是閱讀。閱讀一篇好文章、一部好書,就是結交一個好友,那種心靈的碰撞,思想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讀《水滸傳》,我們能認識英雄豪杰,領略兄弟情義;讀《駱駝祥子》,我們能生發(fā)對窮苦人民的同情;讀《紅星照耀中國》,我們能感受革命先烈救國救民的執(zhí)念;讀《海底兩萬里》,我們能產生對科學的不懈追求……《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本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閱讀教學,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雖然閱讀教學日益得到重視,但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一)閱讀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閱讀教學的課堂大多仍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學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仍以“教師講授,學生傾聽記憶”為主,此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也不利于學生充分理解和思考閱讀內容。
(二)課外閱讀盲目
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盲目尋找讀本進行閱讀,甚至部分學生閱讀言情小說等缺乏營養(yǎng)的書刊。也有部分學生缺乏必要的閱讀計劃,不懂得循序漸進,閱讀方法也不科學,缺乏必要的指導。
(三)功利心太嚴重
部分學生和家長片面追求考試分數(shù),只將學習重心放在考試提分快的學習內容上,認為閱讀與考試無關,無益于提高考試成績,會浪費學生學習時間,從而不支持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造成學生閱讀時間不足,閱讀能力不強。
(四)缺乏閱讀途徑
目前,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但缺乏必要的課外閱讀時間,且缺乏好的閱讀讀本和閱讀途徑。家庭提供的閱讀讀本不僅數(shù)量少,而且很多并不適合學生閱讀,尤其在農村中小學,“無書可讀,無處可讀”的現(xiàn)象尤其突出。
三、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策略
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探究科學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也是新課改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一)轉變教師定位,尊重學生地位
教師應當從課堂教學的領導者轉變?yōu)檎n堂的引導者,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yǎng),真地使學生信服。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發(fā)揮主導作用,履行教師責任,為學生學習指明方向。同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對待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注重加強對后進生的鼓勵,重點關注課堂參與不積極的學生,促進全部學生共同進步,提高學生對閱讀的重視程度,使其增加閱讀量,增強自身文化修養(yǎng)。
(二)轉變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興趣
語文課本身是一門充滿趣味的課程,可是傳統(tǒng)的語文教育太過古板,在循規(guī)蹈矩中難免使學生感到認知疲勞。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平原說過:“若學生沒興趣,即便老師你終日口吐蓮花,也是不管用的?!薄墩Z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的權利返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出一些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問題,并要求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查閱資料,互相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要想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必須先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風趣幽默,充滿激情,盡量鼓勵學生,不打擊學生。我們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及對不同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適當開展不同的閱讀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做到“因材施教”,將學生的興趣轉變?yōu)閷W習的動力。
(三)開發(fā)閱讀資源,開展實踐活動
針對學生閱讀資源不足問題,可以注重教材“名著導讀”和“自主閱讀推薦”推薦的閱讀書目,關注課后拓展閱讀推薦文章,還可以開放校內圖書館,幫助學生辦理讀書證,切實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資源,讓學生“有書可讀”。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適當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布置任務,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實踐,讓學生自行收集相關資料,鼓勵學生每天閱讀,可作批注或記錄微語錄,并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自由探討,,教師適當補充,充分肯定合乎情理的解讀、理解。并就閱讀相關話題舉行演講比賽或展開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走入閱讀的氛圍之中,在思想碰撞之中進一步加強對閱讀的理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標。
(四)加強學科聯(lián)系,完善評價策略
閱讀教學涉及的范圍十分廣闊,只要有語言的學科都可以進行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在語文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學,還可以在數(shù)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等課堂上進行加以滲透,并與語文閱讀教學形成聯(lián)系,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數(shù)學課上理解題意,政治課上理解文意,歷史課上學習古代知識背景……
此外,現(xiàn)行的教育評價策略和方法致使很多教師教學功利心太重,只注重成績,無法利用更多時間進行閱讀教學,影響了學生的閱讀的學習。因此,要想徹底改善這種情況,教師必須進一步完善評價策略,適度增加閱讀教學比重,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