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群
【摘? 要】探究性閱讀是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開展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解讀課文,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開展探究性閱讀需要把握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還要注重差異性教學,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作出引導,使學生可以有效進行探究閱讀,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同時,在組織探究性閱讀教學時,教師要給予學生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培養(yǎng)學生探究閱讀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開展方法
閱讀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主要方式,但在以往的教學中,閱讀教學比較刻板,限制了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只是教授學生閱讀的套路,沒有教授學生閱讀理解的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閱讀能力也沒有得到培養(yǎng),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和學習。隨著新課改的落實和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探究性閱讀教學得到了應用,有效改變了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
一、激發(fā)學生進行探究閱讀的興趣
小學生對語文閱讀有一定的興趣,因為小學階段的閱讀內(nèi)容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但讓學生自主閱讀,學生就比較抵觸。小學生文字解讀能力較低,單純地提出閱讀理解目標讓學生進行探究閱讀,學生不僅不能完成閱讀理解,還會對從文字中獲取語文知識的過程感到困難,缺少興趣的支持,探究閱讀也就不能進行。因此,探究性閱讀教學需要教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和趣味問題作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探究的興趣,使其產(chǎn)生自主閱讀的意愿。
多媒體技術(shù)的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非常好的效果,小學生本身對多媒體這種形式就比較感興趣,教師結(jié)合閱讀內(nèi)容或與閱讀相關的內(nèi)容制作簡短的視頻,在閱讀教學的伊始進行播放。在觀看過程中,因為內(nèi)容的引導和觸發(fā),學生會對探究閱讀產(chǎn)生興趣,探究性閱讀便可以得到有效實施。例如,在《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的教學中,很多學生對古詩的學習都不太感興趣,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中搜集廬山瀑布的視頻和介紹,然后在課堂中進行展示,學生在生動的畫面觸發(fā)下會對古詩閱讀產(chǎn)生興趣。多媒體的應用還有一種優(yōu)勢,學生在閱讀中可以與觀看的內(nèi)容進行對照,便于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可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
趣味問題的引導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有效指導學生閱讀理解的方向。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探究性閱讀中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將閱讀內(nèi)容吸收、內(nèi)化。例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小興安嶺為什么美?我們的家鄉(xiāng)美不美?”通過這兩個問題的引導,學生的探究性閱讀有了方向,而家鄉(xiāng)美的問題也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對祖國美、家鄉(xiāng)美的認識,能夠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無論教師運用哪種方式激發(fā)學生探究閱讀的興趣,都需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保證激發(fā)的有效性。
二、注重學生差異,引導學生探究閱讀
小學生受智力發(fā)育和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個體之間有較大的差異,有的學生在語文閱讀中非常敏感,可以很快獲取知識,但有的學生學得比較慢,抓住知識的能力比較低。面對這種個人上的差異,教師不應放任不管,讓學生自主提升,這樣的教學效果無法得到保證,應該將學生之間的差異考慮到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讓學生可以有效獲取知識,并在探究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能力。
例如,在《紙的發(fā)明》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依據(jù)教學目標對學生的探究性閱讀進行引導。首先讓學生預習,學習課文中的字詞,然后在課堂中提出紙發(fā)明的過程讓學生進行深度閱讀,掌握文章做了怎樣的描寫;其次,讓學生結(jié)合紙發(fā)明對社會的影響和中國紙發(fā)明要先于西方,使學生可以在閱讀中掌握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這樣逐步的引導,能夠保證學生探究性閱讀的有效性,所有學生都可以進行有效的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得到有效鍛煉。
三、為學生的自主表達提供條件
探究性閱讀需要學生依據(jù)課文進行思考、探索、總結(jié),這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表達提供條件,這樣學生才能對知識進行深度學習,學習到的知識也會更多。此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將自己在探究閱讀中獲得理解闡述出來,這樣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借鑒、相互溝通,有助于學生探究閱讀效果的提升,也能使學生在探究閱讀中獲得語文素養(yǎng)。
小組合作學習是探究性教學中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教師通過將學生分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閱讀,可大大提升探究閱讀的效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從更多的角度出發(fā),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得到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得到文化的理解和傳承。例如,在《頤和園》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的自主表達提供條件,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分析、理解課文,這樣能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氛圍,學生受到氛圍的影響,會主動閱讀,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刻。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交流,探究閱讀的方向也會更多,學生也能從中挖掘出民族榮譽感。
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增加一些教學互動,用幽默的語言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在探究閱讀中更加積極。
四、多元化評價學生的探究性閱讀
小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都比較在意,而探究性教學都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的形式開展,所以學生非常想得到教師的肯定。所以,教師應對學生的探究閱讀給予積極的評價,使學生在主觀上認可探究閱讀的進行,使學生養(yǎng)成探究閱讀的興趣。每個學生的探究性閱讀都是不同的,教師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探究性閱讀作出綜合性的評價,使學生可以接受評價,并建立探究閱讀的信心,這樣有助于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
多元化評價需要從形式和內(nèi)容上作出改變,不是單單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不同的評價。在形式上,教師可以實行團隊評價或自主評價,對小組的合作學習作出一個大概的評價,然后讓學生在組內(nèi)互評,這樣的評價方式更客觀,也更能體現(xiàn)評價的效果,評價也更具針對性,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建立和語文能力的提升。自主評價需要與評價內(nèi)容結(jié)合,教師可將探究閱讀過程中的各個步驟,如學習態(tài)度、提出問題的次數(shù)、有效解答的次數(shù)等內(nèi)容作為評價標準,讓學生依據(jù)這個標準進行自主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可以使學生認清自己在閱讀中的問題,能使學生進行自我改變,完善自身的閱讀的方法。教學評價是探究性閱讀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師要重視其作用。
結(jié)論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改善教學中的問題,使學生在閱讀中建立閱讀理解的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發(fā)揮探究性閱讀教學的作用,通過信息技術(shù)展示教學內(nèi)容或問題引導,使學生產(chǎn)生探究閱讀的興趣;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閱讀能力;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表達,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多元化評價學生的探究閱讀,使探究性閱讀教學得到落實,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韓美紅.拓展性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5):124
[2]張淑榮.信息技術(shù)在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shù),2019(Z1):46-47
[3]陳梅花.小學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的觀念及方法分析[J].學周刊,2019(09):112
(三明市基礎教育科學研究2019年市級課題《核心素養(yǎng)指導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JYKT一1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