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之玲
【摘要】 目的 探討肝膽外科手術患者在圍手術期護理期間給予個性化護理策略的可行性。
方法 142例肝膽外科手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 采用抽簽法分為參照組及研究組, 各71例。參照組采用傳統(tǒng)護理策略展開圍手術期護理, 研究組采用傳統(tǒng)護理策略+個性化護理策略展開圍手術期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圍手術期護理后不良反應(膽瘺/膽道出血、感染、嘔吐、血栓)發(fā)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25.62±6.49)h、(30.62±5.39)h、(58.91±12.39)h、(7.41±1.62)d, 均短于參照組的(39.73±8.81)h、(43.72±5.51)h、(66.52±14.62)h、(13.49±2.22)d,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1%, 低于參照組的25.3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論 肝膽外科手術患者在圍手術期護理中給予個性化護理策略, 能夠有效縮短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圍手術期護理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 效果明顯, 為提升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的康復狀態(tài)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策略;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3.082
肝膽外科手術屬于醫(yī)院實施率較高的一種手術類型, 肝膽疾病對患者的健康損害嚴重。肝膽外科手術患者在圍手術期護理期間采用傳統(tǒng)護理策略進行流程化的護理, 效果并不顯著, 對此需要探究更為有效的策略加以應用[1]。本次研究將針對肝膽外科手術患者探究最佳策略完成圍手術期護理照料, 以通過個性化護理策略的應用, 改善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的綜合表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4月~2019年1月本院142例肝膽外科手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 采用抽簽法分為參照組及研究組, 各71例。參照組男53例, 女18例;年齡26~79歲,?平均年齡(45.17±11.52)歲。研究組男55例, 女16例;年齡27~81歲, 平均年齡(45.21±11.99)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參照組 采用傳統(tǒng)護理策略展開圍手術期護理, 具體為注重術前術后基礎工作的完善準備。
1. 2. 2 研究組 采用傳統(tǒng)護理策略+個性化護理策略展開圍手術期護理。具體如下。
1. 2. 2. 1 手術前 肝膽外科手術患者針對病癥醫(yī)護知識以及疾病本身知識, 均呈現出較低了解程度的特點, 在此種情形下, 使得患者內心恐慌程度較為顯著, 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就病癥知識、醫(yī)護知識等方面加以總結歸類, 之后對肝膽外科手術患者展開術前針對性講解, 以對肝膽外科手術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2]。
1. 2. 2. 2 手術中 護理人員需要對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的具體病情狀態(tài)加以了解, 充分配合醫(yī)生, 以保證肝膽外科手術的有效完成[3]。
1. 2. 2. 3 手術后 護理人員需要檢測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的生理指標、觀察病癥狀態(tài)以及了解個人需求等, 使患者術后的舒適度以及安全性獲得充分保證。于安全性方面, 主要將引流護理力度充分提升, 以對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的快速康復奠定基礎[4]。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圍手術期護理后不良反應(膽瘺/膽道出血、感染、嘔吐、血栓)發(fā)生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25.62±6.49)h、(30.62±5.39)h、(58.91±12.39)h、(7.41±1.62)d, 均短于參照組的(39.73±
8.81)h、(43.72±5.51)h、(66.52±14.62)h、(13.49±2.22)d,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1%, 低于參照組的25.3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肝膽疾病作為發(fā)生率以及影響率均較高的慢性疾病, 患者身心健康受到的威脅嚴重。因患者對于肝膽疾病手術了解少, 對于疾病本身知識欠缺, 對于住院環(huán)境較為陌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 導致患者對護理工作的配合度較低[5, 6]。
個性化護理策略的應用可以確保在對肝膽外科手術患者進行護理期間以患者的角度完成一系列問題的分析解決, 其能夠提升患者肝膽手術的認知度, 使患者的陌生感以及恐慌感充分消除, 從而確保在接受肝膽外科手術期間的心態(tài)良好。充分消除患者自身不適感, 增進患者同醫(yī)護人員之間的了解及信任, 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前提展開個性化以及有效化干預, 緩解患者內心抗拒感[7, 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1%, 低于參照組的25.3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說明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經過個性化護理干預后對于內心疑問以及護理期間表現出的一系列問題均獲得了充分解決, 證明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期間個性化護理策略應用的效果非常顯著。
綜上所述, 肝膽外科手術患者在圍手術期護理中給予個性化護理策略, 能夠有效縮短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圍手術期護理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 效果明顯, 提升了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的康復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 劉小蘭, 金玉琴, 楊麗君,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 26(30):17-19.
[2] 王小燕. 個性化護理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術后恢復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影響.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 8(13):159-160.
[3] 王丹.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 2018, 9(7):74-75.
[4] 賴建明. 系統(tǒng)心理干預對肝膽外科圍手術期患者焦慮情緒及術后康復情況的影響. 雙足與保健, 2017, 26(11):64, 66.
[5] 陸建清. 加速康復外科(ERAS)新理念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7, 15(10):253-254.
[6] 張春元. 個性化護理策略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河北醫(yī)藥, 2016(4):631-633.
[7] 單海俠, 周芳. 個性化護理策略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7(25):155-156.
[8] 宗敏. 個性化護理策略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 7(17):146.
[收稿日期: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