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瑞麗
【摘要】 目的 探討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采用同理心護理對認知程度、心理狀態(tài)、社會功能的影響。方法 96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 遵照雙盲法分組標準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8例。觀察組患者采取同理心護理,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認知程度、社會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意識、疾病相關知識評分及隨訪3個月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88.7±11.6)、(91.3±9.6)、(89.0±10.3)、(88.4±11.5)分,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4±11.5)、(79.9±9.2)、(77.5±10.4)、(71.9±14.5)分,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分別為(40.4±6.8)、(41.6±6.6)分,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2.9±7.1)、(53.2±4.9)分,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同理心護理能夠顯著提升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 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 改善其社會功能,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同理心護理;冠心病;糖尿病;認知程度;心理狀態(tài)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3.079
高血脂、糖尿病是冠心病發(fā)生的高危因素, 而冠心病又會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兩者互為因果, 具有病死率及致殘率較高的特點。同理心護理作為臨床上心理護理的一個重要內容, 指的是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感受患者情緒并給予理解, 從患者的角度出發(fā), 以獲取患者的信任, 消除其不良情緒, 提高其治療配合度, 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的護理方法。因此, 本研究對48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采取同理心護理, 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遵照雙盲法分組標準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8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28例, 女20例;年齡33~77歲, 平均年齡(51.6±8.5)歲;病程2~18年, 平均病程(15.2±4.6)年;文化程度:小學及小學以下15例, 初中和高中15例, 大專及大專以上18例。觀察組患者中, 男25例, 女23例;年齡32~76歲, 平均年齡(52.8±7.8)歲;病程2~20年, 平均病程(14.9±4.8)年;文化程度:小學及小學以下16例, 初中和高中17例, 大專及大專以上1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關于冠心病、Ⅱ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③本次研究已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反復性低血糖患者;②全身嚴重感染患者;③惡性腫瘤患者;④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⑤先天性心臟病、肺心病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 主要包括用藥指導、運動指導、病情觀察、飲食控制等。
1. 3. 2 觀察組 患者采取同理心護理, 具體措施如下。
1. 3. 2. 1 培訓 醫(yī)院在開展同理心護理前需要經過專業(yè)的演練、授課等手段提高護理人員的能力, 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需求、同理心護理理論知識, 幫助護士熟悉掌握并靈活運用同理心護理, 學會如何感知并傾聽患者的心理, 并給予有效的反饋。
1. 3. 2. 2 換位思考 護理人員在與患者交談過程中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并設身處地地為患者著想, 若患者自身有問題或想法, 護理人員需在了解其想法后, 重點思考如何處理這些問題。護理人員還需運用觀察、想象等手段感知患者此時的心情, 并切身感受其復雜情緒, 主動與患者交流, 幫助其疏導情緒, 對其進行安慰、鼓勵, 以此建立良好的關系, 并達到共情的目的。
1. 3. 2. 3 用心傾聽 在心理護理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傾聽, 傾聽是溝通的基礎, 護理人員通過傾聽能夠最直接、快速地獲取患者的認知和感受, 從而對患者實施對癥心理護理。由于冠心病病情危險系數大, 糖尿病病程長, 再加上患者的自身原因等影響, 容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一系列較為復雜的情緒, 而這些不良情緒則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恢復, 進而加重其病情。因此, 護理人員需細心觀察患者的動作、表情以及細節(jié), 并主動交流, 認真傾聽患者的內心想法, 在傾聽過程中注意不能打斷患者訴說, 在獲取信息的同時還需根據患者的語言中表達的信息和心理困擾給予適當的回應。護理人員在傾聽過程中需要及時地分析、整理獲取到的信息, 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健康宣教, 主要包括糖尿病治療方法、病因, 冠心病危險因素和發(fā)病原因等[1]。
1. 3. 2. 4 同理表達 護理人員需要接納并尊重患者, 主動關心患者, 并理解其負面情緒, 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并幫助其解決問題, 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真心的關愛, 進而讓患者表達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并盡量滿足患者需求, 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護理人員除了與患者溝通外, 還需多與患者家屬溝通, 同時鼓勵患者家屬多陪伴、理解并幫助患者。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心理狀態(tài):采用SAS和SDS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抑郁情況, SAS量表的臨界值為50分, SDS量表的臨界值為53分, 分數越高表明焦慮、抑郁癥狀越嚴重。②認知程度:在出院前使用本院自制的問卷全面了解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情況和認知情況, 主要包括疾病相關知識、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意識等, 每項均為100分, 分數越高表明認知程度越高。③社會功能:在護理后隨訪3個月, 應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量(SF-36)評估兩組患者的社會功能情況, 此項總分為100分, 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社會功能越好。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后認知程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意識、疾病相關知識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后SAS、SDS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SAS、SDS評分分別為(40.4±6.8)、(41.6±6.6)分,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2.9±7.1)、(53.2±4.9)分,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8091、9.7769, P=0.0000、0.0000<0.05)。
2. 3 兩組患者護理后隨訪3個月的社會功能評分比較 觀
察組患者護理后隨訪3個月的社會功能評分為(88.4±
11.5)分,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9±14.5)分,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1770, P=0.0000<0.05)。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 臨床上冠心病、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脂或高血壓, 因此加大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率, 由此造成冠心病伴糖尿病的發(fā)生。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伴糖尿病易引發(f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并發(fā)癥, 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 因此臨床上需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和護理措施幫助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降低病死率, 并減少不良心血管事件[2]。
同理心護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 并強調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以患者為中心去解決問題。同理心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認知, 還能夠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 有利于控制疾病, 主要包括換位思考、用心傾聽以及同理表達等內容, 通過護理人員的想象去感受患者心理, 并靈活運用共情, 以此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3-5]。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意識、疾病相關知識評分及隨訪3個月社會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采用同理心護理具有確切的效果, 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 緩解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 改善其社會功能,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彭芳芳, 張梅, 向曼, 等. 同理心護理對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認知程度心理狀態(tài)及社會功能的影響.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41):45, 51.
[2] 羅瓊, 王玲, 查娟, 等. 同理心護理對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認知程度心理狀態(tài)及社會功能的影響. 西部醫(yī)學, 2016, 28(7):1030-
1033.
[3] 閆莉. 同理心護理在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8, 30(20):116-118.
[4] 周曉萍. 探討同理心護理對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認知程度心理狀態(tài)及社會功能的影響. 醫(yī)藥衛(wèi)生(文摘版), 2016(9):00171.
[5] 蘇嚴琳, 羅芳, 楊承健. 以同理心為基調的護理策略應用于冠心病患者對其期望感知與不良情緒的影響.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7, 23(21):3323-3326.
[收稿日期:2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