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朋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學生“說話、聽話、識字、讀書、作文”等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因此,課文整合這一高效的教學方式便得到許多語文教師的推崇。但是,到底該如何整合,整合的點到底在哪里?大家還是一籌莫展。因此,筆者通過自己的不斷實踐,摸索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下面,我將從為什么要實施課文整合教學和實施課文整合教學的方式進行闡述。
為什么要開展小學語文課文整體教學,其做法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我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語文能力培養(yǎng)不夠。《語文課程標準》把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做了重點具體的表述。這也間接說明,我們的語文課堂在這一方面做得有所欠缺,許多教師注重學生的理解、感悟,而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下的功夫較少,導致學生語文能力不強、語文素養(yǎng)不高。因此,實施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可以改變教學方式,把更多的時間運用到學生的語文能力訓練上來。
2.課外閱讀推進緩慢。越來越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清醒地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而光靠課本上的閱讀材料是遠遠無法滿足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的。但是,一味地強調(diào)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而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缺乏教師的引領和指導,這樣的課外閱讀效果是不夠理想的。況且,語文教師有義務和責任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閱讀、多讀課外書,尤其是整本書。因此進行單元整合教學既能夠?qū)ⅰ敖炭茣焙汀罢緯苯Y(jié)合起來,又能夠節(jié)省出時間,在課堂上引領學生開展課外閱讀,這也許才是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最大的意義所在吧。
但是,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該如何具體操作呢?整合的點到底在哪里?我從平時的教學實踐當中總結(jié)出五大招式,和大家一起切磋。
(一)對比閱讀。對比閱讀教學就是把不同課文中,具有相似點的文段進行對比閱讀,讓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找到語文表達的規(guī)律,從而進行遷移運用。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1.同內(nèi)容對比。在教學中,可以將兩篇或多篇文章中描寫內(nèi)容相同或相似的文段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在描寫同一事物時選點的不同及表達方式的差異,讓學生體會到,不同的人寫同一類型的事物,語言各具特色;通過比較,對文章的寫法有所感悟。
2.同風格對比。每個作者都有其寫作風格,教學中,如遇到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章,就可以將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讓學生從中領悟該作者的寫作風格,品味其作品,學習其擅長的表達方式。
(二)選點串聯(lián)。在同一個單元中,幾篇文章的教學點互為補充,但又能串聯(lián)起來成一體系,這樣的單元就可以采取選點串聯(lián)的方式進行教學。選點串聯(lián)就是要仔細研讀文本,從每篇文章中選出契合單元教學目標的一到兩個點開展教學,而這幾個點的選取應該是在同一個主題或類別之內(nèi)的,且相互聯(lián)系,互為補充的。其主要教學步驟如下:
1.精心選點。對同一個單元中的幾篇具有關聯(lián)的文章,要精心從每一篇文章中著重選取一到兩個教學要點開展教學,選取的教學點不要重復。選點的內(nèi)容一定要與年段和單元目標相契合,且能串聯(lián)起來作為一個整體,解決一個或一系列的教學問題。
2.單個突破。教學中,著重對每篇文章中選取的教學要點進行深入、展開教學。除了這些教學要點外,文中其他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簡單帶過或忽略。在教學時,教師要將教學要點教透徹,教扎實,不能蜻蜓點水,讓學生似懂非懂。
3.串聯(lián)梳理。在教師引導學生對幾篇文章中的教學要點進行逐個突破之后,要再回過頭來將所有的要點串聯(lián)起來,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使之成為一個教學整體,并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jié),讓學生在整體上明白這一系統(tǒng)的表達方式或?qū)W習方法,進而遷移運用。
總之,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的方式還有很多,以上的幾種方式只是較為常見、較容易被借鑒的。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里面包含的方式、技巧遠遠不止這些,我相信大家追尋高效課堂的腳步永遠不會停下來,就讓我總結(jié)的幾種方式來為大家進行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的征程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