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洲 李文琴
【摘要】 ?留守兒童 是我國經濟發(fā)展轉型期出現的一個特殊弱勢群體,其核心問題是教育問題,但其涵蓋的范圍遠超過教育問題,是多種矛盾與沖突綜合性的客觀體現,屬于綜合性社會問題。以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為研究對象,從政府、家庭、學校、社會及個體等方面對其進行系統分析,努力探究隱藏在現象背后的影響留守兒童教育的真正原因,為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提供了路徑選擇。
【關鍵詞】 ?留守兒童 非留守兒童 教育公平 教育支持
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大批農民外出打工,再加上部分城鎮(zhèn)家庭家長因為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孩子教育以及追求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需要,造成“留守少年”這一特殊群體人數不斷增多。筆者所在的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位于甘肅省東南部的白龍江中游地帶,人口55萬多,以農村人口為主,村民大多以種地為生,較多的青壯年外出打工,屬國家級貧困縣。據隴南市相關部門統計,2013年,隴南市共有農村勞動力154萬人,其中富余勞動力超過70萬人,而武都區(qū)外出打工的富余勞動力超過30萬人,較多的孩子與老人留在家中。本文通過對隴南市武都區(qū)11所中小學即4所高中(隴南市武都二中、武都區(qū)兩水中學、武都八一中學、武都區(qū)洛塘中學)、5所初中(武都區(qū)城關中學、濱江學校、馬街初中、東江初中、深圳中學)、2所小學(僅限武都區(qū)貢院中心小學、武都區(qū)江南小學的五六年級)留守少年為主體的生存狀況與教育現狀展開調查研究。
一、留守少年生存狀況和教育現狀問題產生的原因
1.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造成了留守少年抵抗能力降低,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誘惑和影響,走上歧途。
2.當前不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班級過大,留守少年在學校很難得到學習以外的關懷。
3.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少年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家庭教育缺失造成行為偏差,親情缺失造成心理障礙。
4.同輩群體對其影響巨大,未成年人在同齡人中尋找友情和安全保護,他們沒有能力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友誼,哪些是江湖義氣,在不良社會因素的影響下,很容易結成少年團伙。
二、留守少年生存狀況和教育現狀應對策略
1.各級政府方面切實擔負起關注留守少年生活、教育及轉化的主體責任,優(yōu)化社會風氣,為留守少年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全社會都應密切關注留守少年生存狀況和教育現狀,尤其是留守少年心理健康知識、激勵教育在農村的普及與社會宣傳力度要進一步加大,這是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制度和經費上予以保障和扶持,積極改擴建一批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教學和寄宿條件,嚴格依法治教,依法保障留守少年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和權益。
2.積極發(fā)揮各級學校作為關愛留守少年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 ,加強留守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采取積極措施,推進留守少年的教育工作。建立制度、開辟渠道、認真實施留守少年關愛工程,堅持教育預防與心理咨詢治療、正面引導并重,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誠信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把健全人格培養(yǎng)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
3.家長要了解外出務工對孩子的影響,盡可能選擇不外出或將孩子帶在身邊,如外出務工,家長妥善安排留守少年的生活,選擇好合適的代理監(jiān)護人。留守學生家長要轉變觀念,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有條件的父母應該把孩子接到身邊,讓其在打工地接受義務教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條件。家長可通過農村留守學生的“血親家長”“代理家長”“義務家長”的選擇來做好農村留守少年的監(jiān)護工作。
4.留守少年自身方面要鍛煉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質和心理健康素質,正確認識,積極面對,善于明辨是非,抵御誘惑,提高對心理沖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正確認識自我,培養(yǎng)悅納自我的態(tài)度,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充分認識自己,發(fā)揮自己的潛能。理解家長,積極面對留守問題,學會自覺地調控情緒,保持積極的、健康的情緒,學會自我疏導不良情緒,將消極的情緒對身心的傷害減低到最小的程度。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留守少年問題能否得到解決,不僅關系到留守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長,關系到我國未來的人口素質,而且關系到我國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要從創(chuàng)建良好家庭環(huán)境、提高學校教管水平、加強政府綜合管理和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四個方面著手,建立一個完整的留守少年社會支持系統,以保障隴南市廣大留守少年的健康發(fā)展,對構建和諧社會也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孫小蒙,葛元骎 .城鄉(xiāng)結合部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現狀與干預策略研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3,(05).
[2]楊國才,朱金磊.國內外留守兒童問題研究述評與展望[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3,(05).
[3]楊芳.關注自主學習小組中學困生的學習狀態(tài)[J].學周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