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潔
摘 要:實驗是高考理綜化學考查的熱點,能夠較好地探查學生的實驗探究和證據(jù)推理能力,而學生存在的問題頗多,需要教師通過多種途徑,提升綜合水平。
關鍵詞:高考;化學;實驗復習
高考化學試題中,實驗題一直是考查熱點。實驗題不僅能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考查學生的裝置識別、邏輯推理和現(xiàn)象分析能力。本文從一道性質探究類實驗題出發(fā),談談對高考實驗復習的幾點反思。
一、試題展示
圖中是在實驗室進行氨氣快速制備與性質實驗的組合裝置。
(1)在組裝好裝置后,檢驗A~E裝置的氣密性,其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2)點燃C處酒精燈,關閉彈簧夾2,打開彈簧夾1,稍候片刻,C中黑色固體逐漸變紅,E中出現(xiàn)大量氣泡,同時產生? 從E中逸出的氣體可直接排入空氣,請寫出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當C中固體全部變紅后,關閉彈簧夾1,移開酒精燈,冷卻后,稱量C中固體質量。若反應前固體質量為16g,反應后固體質量減少2.4g,確定該固體產物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4)關閉彈簧夾1,打開彈簧夾2,殘余氣體進入F,很快發(fā)現(xiàn)F中產生白煙,同時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寫出產生白煙的化學方程式:? ,產生倒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本題的實驗目的為氨氣的快速制備和性質探究。其中,裝置A運用生石灰與濃氨水快速反應,制備氨氣,裝置C運用氧化銅考查氨氣的還原性,裝置E運用二氧化硫考查氨氣的堿性,裝置F運用氯氣考查氨氣的還原性。各裝置功能清晰,是一道典型的探究類實驗習題。
二、學生問題
1.實驗分析技能欠缺
本題的(1)(2)(4)考查到了實驗的基本操作、設計原理和相關現(xiàn)象,要求學生從實驗目的出發(fā),慎重分析各裝置的功能,并利用所學知識,預測實驗過程中各裝置發(fā)生的變化及相關現(xiàn)象。
但實際中,大多數(shù)學生對E裝置的現(xiàn)象分析和F裝置的現(xiàn)象解釋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xiàn)在不能將裝置內發(fā)生的反應與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這一問題的產生,一方面源于學生實驗做的較少,另一方面源于平時教學中,缺乏對實驗現(xiàn)象預測和分析能力的訓練。
2.正確書寫方程式技能欠缺
本題(2)和(4),既考查了學生氧還方程式的書寫,又考查了學生從題目中提取有效信息確定產物的能力“從E中逸出的氣體可直接排入空氣”和“產生白煙”。在這種綜合要求下,很多學生出現(xiàn)了錯誤,這提示我們要關注習題教學,做好相關訓練。
3.計算技能欠缺
本題(3)考查了差量法和極端假設法,正確的解答步驟為:第一步,分析氧化銅被還原可能的產物只有銅、只有氧化亞銅、還是有銅又有氧化亞銅,第二步,通過計算確定生成前兩種產物時的差量,第三步,根據(jù)極端假設思想,利用題給差量確定真實的產物成分。從上述步驟可以看出,本題需要從提問出發(fā),綜合利用差量法和極端假設法,顯然,大多數(shù)學生并沒有綜合運用多項技巧完成計算題的能力。
三、高中化學復習建議
全國Ⅱ卷的實驗填空題相對較為傳統(tǒng),對基本儀器的名稱和使用、基本操作、現(xiàn)象分析、方程式書寫和計算考查較多,對離子檢驗、除雜、探究性和評價性內容考查較少。這就提示我們,在進行實驗復習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落實教材實驗,鞏固實驗基礎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不僅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考查學生實驗探究、證據(jù)推理等學科素養(yǎng),需要學生掌握教材實驗,會辨認常見的實驗儀器,會進行基本的實驗操作,會將反應現(xiàn)象與物質性質建立聯(lián)系,會對常見的實驗誤差及異常現(xiàn)象進行分析。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應該讓學生親自完成高考要求的教材實驗,因條件有限不能完成的,也需給學生展示清晰的實驗視頻,讓學生對整體流程和相關現(xiàn)象有直觀的感受,再通過實驗報告的書寫和誤差分析,鍛煉學生常規(guī)的現(xiàn)象分析與誤差處理能力。
2.進行歸納整理,建立知識框架
實驗題考查的知識點往往跨越金屬和非金屬兩大板塊,而我們常規(guī)的學習和復習順序卻是按照鈉、鋁、鐵、銅、硅、氯、硫、氮等元素順序進行的,這使得部分學生不能綜合利用物質性質進行分析和解題。因此,在元素化合物知識復習過程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對常見物質的性質進行梳理歸納,突破各元素物質性質之間的壁壘,建立基本的知識框架,改善學生不能綜合利用知識的現(xiàn)狀。
3.重視習題教學,提升綜合能力
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與習題教學密不可分。啟發(fā)性實驗習題,幫助學生理解學科概念;驗證性實驗習題,檢驗學生對基本理論和基本規(guī)律的掌握情況;應用性實驗習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不同的習題,應根據(jù)它的功能有不同的偏重,但講解時,還需教師按照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按一定思路進行分析:第一步,明確實驗的目的;第二步,分析操作流程;第三步,解決異常與誤差,同時,做好關鍵信息的標注。
參考文獻:
[1]鄺賢毅.提高化學習題教學效果的實施策略[J].化學教育,2008(3):30-32.
[2]蒲生財.近五年全國高考化學(新課標Ⅱ卷)試題比較研究[J].高考研究,2017(7):41-45.
[3]陳泳吉.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師教學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6):50.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