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敏
摘 要:新課程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對音樂的情感培養(yǎng)。在教學中可以引入流行音樂鑒賞、比較法鑒賞,以及音樂情境渲染,更好地讓學生認識音樂的魅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音樂的本質,認識到民歌在音樂中的地位。
關鍵詞:鑒賞;流行音樂;比較法;情境
隨著教學大綱的要求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要結合音樂課程,在音樂鑒賞課中,欣賞高品質、正能量的音樂作品。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引入流行音樂,引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愛上音樂,進入到音樂的世界。當然也要關注新技術的應用,比如多媒體就能更好地尋找音樂資源,讓學生享受更好的音樂品質,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一、流行音樂元素
在音樂教學中,開始是沒有流行音樂進入教材當中的,新課程以來,根據(jù)實際情況,流行音樂占據(jù)了學生的很多的音樂空間,學生喜歡的大多也是流行音樂,這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以前因為流行音樂唱法、演奏、技巧都是比較簡單、易懂、易學的,音樂教師比較輕視這些,但是因為流行音樂受眾廣,易傳播等特點,占據(jù)廣大的市場份額,因此還是要進行鑒賞講解的。學生喜歡的音樂,講解起來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讓學生走入音樂,愛上音樂。在流行音樂中,也不是所有的都是流行很短時間人們就不關注了,比如鄧麗君,20世紀最著名的歌唱家,甜美空靈的歌聲,至今都有龐大的群眾基礎,讓人們傾聽傳唱。而香港知名演員黃家駒更是搖滾音樂的代表人物,1990年發(fā)行的代表作《光輝歲月》更是學生學習吉他的必學曲目。當然也要對國外的流行音樂進行了解,比如《杜鵑圓舞曲》《藍色狂想曲》《馬刀舞》等,在眾多歌曲中進行對比,才能明白當時音樂的背景、作詞、作曲、作者等區(qū)別,更好地理解作品。獨特的時代造就了獨特偉大的作品,就比如當代由于大家的欣賞水平的提高,就要求質量更好的作品,而周杰倫的中國風音樂也就應運而生,風靡全國,成為了中國樂壇的方向標,一個重大的分支。
二、比較教學法
比較法是音樂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在音樂比較的過程中,學生會對音樂有更深的了解,也會對音樂作品的誕生和由來進行了解,明白音樂的變遷和改變。當然在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要數(shù)各地不同風格的民歌。其一,就是民歌和流行音樂的對比,發(fā)現(xiàn)之間的關系,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源泉來自哪里,流向何方,比如《好漢歌》與《王大娘釘缸》進行對比,可以先播放《好漢歌》,聆聽其中的豪邁、灑脫。然后播放《王大娘釘缸》就會發(fā)現(xiàn)這首河南民歌和好漢歌在作曲上非常的相似。讓學生認識到民歌的重要性。認識到為什么那么多的音樂家、作曲家要到鄉(xiāng)間進行走訪、采風,尋找靈感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其二,就是民歌與民歌對比,比如河北的《孟姜女哭長城》與江蘇《孟姜女》進行對比,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由于地域的不同、方言的不同造就了歌曲的腔韻、情感表達等不同,在比較中認識到一首民歌的多變和再創(chuàng)作空間。
三、巧設情境
在音樂鑒賞課中,情境教學可以有效地結合鑒賞曲目,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曲目的情感、腔韻、唱法等,也能讓學生更好地投入,自由地暢想在音樂的海洋中。其一,就是環(huán)境渲染,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入曲目的意境中,對環(huán)境進行適當?shù)臓I造、布置。教師可以根據(jù)所講授的音樂作品的風格、曲調、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相關布置,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作品的內在含義,體驗音樂的本質。比如進行戲曲經(jīng)典段落鑒賞,就可以在教室中布置與戲曲相關的服裝、道具、臉譜面具等等,當然也可以張貼戲曲名家的海報,這樣就會給學生很大的心理暗示,讓其更好地融入音樂鑒賞課程當中,感受戲曲中的喜怒哀樂。其二,就是音樂實踐,實踐過程中感知音樂的情感和風格多變。比如《當你老了》這首歌的鑒賞,最好的鑒賞方法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學會演唱,并且唱給自己的父母親、爺爺奶奶等家人聽,有條件的學生可以一邊演奏樂器,一邊演唱,就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本意,在和家人互動中,明白家人的重要性。這樣也能更好地了解作品,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其三,就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在鑒賞課中有些影視作品的背景音樂就非常有必要鑒賞,比如《故宮的記憶》《出埃及記》《厲害了我的國》等背景音樂,是如此的氣勢磅礴、跌宕起伏。這樣的作品肯定要觀看相關的視頻,以及了解創(chuàng)作的背景。再就是在鑒賞音樂作品中也可播放相關的視頻,比如少數(shù)民族歌曲時,就可以視頻介紹學習該民族的風俗習慣。
四、總結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大部分時間講解的是作品鑒賞,在高中有限的教學時間中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陶冶情操。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打造高質量有效的音樂課堂。當然也可在教學中讓學生感知到音樂的美感,傾聽音樂中的優(yōu)雅、磅礴、傷情等等,也可在鑒賞音樂的同時了解音樂中所蘊含的文化因素,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顧喜葉.音樂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9(6).
[2]董虹滟.基于比較教學法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8(3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