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 要: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fā)展,當代教育對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物理教學中,要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就離不開現代科技與高中物理教學的結合。因此,從借助現代科技引發(fā)學生物理興趣、結合教學內容介紹現代科技知識以及組織學生進行現代物理科技探究三方面對其展開探討,以期能夠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關鍵詞:現代科技;高中物理;結合教學
眾所周知,高中物理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對高中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顯然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現代科技的新奇感來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并使高中生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知識,自覺關心科學發(fā)展的前沿,如此才能使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以下便是筆者對此的一些看法與實踐。
一、借助現代科技引發(fā)學生物理興趣
現代科技的發(fā)展使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不斷深化。實際上,學生所能感知到的現代科技已經完美地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只要教師對其進行細心地挖掘,都可以找到物理知識的影子。而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內容包含了諸多理論基礎,它在現代科技中往往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所以,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可以借助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現代科技帶學生領略其神奇之處,從而使學生對物理產生探究的興趣。當然,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新的現代科技進行展示,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魅力所在。
例如:在學習與力學相關的物理知識時,我主要利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一系列現代科技材料,他們既包括建筑與體育運動,也包括航天技術等多方面,隨著這些現代科技的展示,學生紛紛對其產生了探究的興趣。與此同時,我更為學生提出了多個有關于力學的問題,將學生自主引入力學知識的學習中。從力學的相關內容和現代科技的對比來看,從基本相互作用到彈力、摩擦力、力的合成與分解,他們皆是現代科技能夠長久發(fā)展的理論基礎。隨著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提高,他們也必然能夠打好堅實的物理基礎,并對現代科技的發(fā)展懷有相當高的期冀。
二、結合教學內容介紹現代科技知識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推進,高中物理教學越來越重視教學內容與現代科技知識的結合。高中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物理思維能力,所以適當地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化,讓學生去了解一些現代科技知識,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對現代科技的好奇心,還能夠實現課堂知識與現代科技知識的融合與滲透。當然,教師要明確對現代科技知識的擴展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所以,教師應該在學生能夠理解的范圍內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現代物理知識框架,使其逐漸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靜電現象的應用》時,為了使學生在認識靜電感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了解到其在生活以及現代科技中的應用,我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插入了靜電復印、靜電除塵等內容。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探究興趣,我開展了一個小型的討論會,要求學生就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對其展開討論,一起來探究現代科技知識。隨著討論會的開展,學生的興致逐漸高漲,并在討論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有關靜電場方面的知識,并提高了學生對現代科技的探究興趣,有效促進了其物理思維的發(fā)展。
三、組織學生進行現代物理科技探究
探究性學習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對感興趣的現代物理科技展開探究,從而了解到這種建立在基礎物理知識上的新技術。考慮到以高中生的知識水平很難對現代科技有一個全面性的了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組織學生對其展開探究。在進行探究之前,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做好前提準備工作,并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指導和督促,從而有效促進現代物理科技與高中物理教學的結合。
例如: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為了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主要以分組合作的形式來帶領學生對現代物理科技知識進行探究,以鞏固學生的物理基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我首先將學生進行了分組,并要求每組成員各選擇一個感興趣的現代科技,并查找相關資料,寫出探究報告。從學生的選題來看,有的人涉及“高壓鍋的原理”,也有的小組選擇了“宇宙飛船的發(fā)射”,這些選題內容大多是不一樣的,但無疑是學生想要探究、敢于探究的內容。顯然,對這些現代科技的探究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并使他們逐步感知到物理學的魅力所在。
總之,現代科技與高中物理教學的結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出學生的最大潛力。所以,教師更應該在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基礎上將現代科技與高中物理結合起來,以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fā)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于海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入現代技術知識[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35):146.
[2]何征宇.基于新課標的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現代化初探[D].南京師范大學,2004.
編輯 王 敏